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81秒
所有结果23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10分钟读懂世界艺术史
相关描述:  人类艺术的进程已经发展了五个阶段,分别为:原始美术(原始社会至古希腊时代)、古典美术(古希腊时代至1860年代)、现代艺术(1860年代至2战后)、后现代艺术(2战后至1980年代)、当代艺术(1980年代至今)。花十分钟看完此文,你就大致了解了人类艺术的进程历史。   艺术是人类文...
纲举目张
相关描述:  娄正纲,作为80年代走出国门、投身国际艺坛的中国当代艺术代表,其个人化的创作主要集中体现于水墨的领域,具体表现为抽象性观念和当代性书写两个方面。   水墨是中国乃至东方的传统,其渊源弥长悠久,其风格多样丰富。水墨之于现代即是传统转型的发展轨迹,之于当代则是思想观念的冲突激变。回顾80...
汪民安:艺术让疯癫的意义重生
相关描述:  郭海平一直在探讨精神病人与艺术的关系。他对精神病人的世界充满好奇,对他们创造的艺术赞叹不已。他确信,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家。为此,他努力地创造条件让病人画画。他深入到精神病院,同病人相处,同他们一起创作,让他们的作品展出,说话,受到注目。这是他这十来年的主要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这甚至也是...
艾蕾尔:被技术性与方法论阉割的青年艺术
相关描述:  青年艺术的犬儒姿态,一方面体现在面对现实的罪恶与黑暗的冷漠,观众很难在其作品里看到明晰的判断力与立场的坚守;另一方面体现在面对市场成功学和成名成家的利诱,艺术作品的“跟风”倾向。     近年来,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层出不穷,譬如“青年艺术100”、“青年艺术+”、“出新——2015国...
张坚:远望与重建:创造的悲怆
相关描述:  绘画的具象性及其主题意涵的生成与流向,是在持续地回避、抵御和破解符号化的观看的诱惑的过程中获得真实意义的,这同时应该也是一个艰难的自省的过程,需要创作者的诗性的智慧和哲学的洞透。阿瑟∙丹托(Arthur Danto)《艺术的终结》和《哲学化的艺术》所谈论的传统艺术的终结,是在黑格尔哲学...
对话:栗宪庭&余润德
相关描述:      时间:2014年10月5日   地点:宋庄栗老住所   文字整理:桉榆   写在前面:时值银杏渐变金色的季节,驱车前往宋庄采访栗宪庭老师,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之父”的栗老,年近七旬,沉稳之中可见老到的天真和纯粹。栗老所居之地,安谧纯朴,自是修心养性的艺术宝地。在栗老家...
【展览推荐】何云昌个展《王道至柔》:从逆流不屈走向开阔平和
相关描述:  【编者按】“少了何云昌的行为艺术,中国的艺术就少了那根尖锐的刺。”策展人王春辰对何云昌这样评价。艺术家何云昌可以说是国内坚持行为艺术创作的典型案例。他于90年代初期转而专注行为艺术领域的探索,并成为行为艺术最具挑战精神的践行者,一直以自己的肉身作为艺术表达的材质和媒介并强调现场,其作品...
【雅昌专栏】孙振华:美术馆成为“中心”之后
相关描述:  艺术圈里的人说,现在是美术馆的时代。  在80年代,信息传播相对不那么便捷,人们又渴求新的思想,那时候艺术报刊、书籍等纸质媒体一度充当了“老大”,成为新思想的引领者,成为艺术界关注的中心。  在那个观念不断更新时期,新艺术启蒙的重要推手是纸质媒体,它的传播效应非常明显,谁更早一天看到新...
为何国内批评家搞不懂现代艺术
相关描述: 康定斯基《构成》 达芬奇《哺乳圣母》   1。艺术批评家大多半吊子   中国艺术批评界有一个通病,这个通病就是大多批评家是半路出家型,他们大部分是学文学、哲学等出身的,对视觉艺术把握不够全面,也不够精深。由于大多批评家是半路出家,从小缺乏足够的视觉训练,他们只能从文学角度去解...
为何国内批评家搞不懂现代艺术
相关描述: 图片说明:达芬奇《哺乳圣母》 图片说明:康定斯基《构成》   1.艺术批评家大多半吊子   中国艺术批评界有一个通病,这个通病就是大多批评家是半路出家型,他们大部分是学文学、哲学等出身的,对视觉艺术把握不够全面,也不够精深。由于大多批评家是半路出家,从小缺乏足够的视觉训练,他...
《非色》蔡小华展研讨会记录11
相关描述:  作为一个哲学家与艺术批评家,我一直在寻求一种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可能性,也许可以在“虚薄”这样一个触感、这样一种感受的方式下,生成出来。“虚”和传统文化庄子的“虚淡”;“薄”和杜尚的“次薄”的概念,二者相关。非常简单,手机苹果为什么把别的手机都灭掉了?因为它薄,越来越薄;我想“薄”是一个...
优秀的的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
相关描述:  阿瑟·丹托ArthurDanto,(美国,1924年~)现在是当下声望日盛的艺术批评家,他早年学习过绘画、艺术史,后读哲学,一生都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属于分析哲学。40年代游学巴黎,研究萨特,著有《萨特》(1975年)一书(有中译本);二战后,英美英语世界对尼采多有蔑视和...
高名潞:“意派”只是一个开始
相关描述:   “现在想来很奇怪,那时短短的几年走了那么多的地方,先是内蒙古草原,后来到了甘肃藏民区,川北、重庆三峡,因为结婚还去了上海,黄埔江,天津海河。你看这次展览的画有牧民、藏民、城市人、农村人,风景也是啥都有,长江、黄河、黄埔江、海河、农村、草原……”。   循着门口并不太醒目的“高名潞...
临帖拾得
相关描述:(一)   草字之法,异于正体,非雕点画、列结构、布字形。其法之要,重在用笔。偶临王导《辛酸帖》,尤感古贤用笔轻灵恣意之态,尽由笔势出。笔之所至,发于蓄势,止于续势。点线之要,在于使转;用笔之要,在于力之所用。其形,尽在笔势中得。 (二)   右军书,风流逸宕,儒雅淸超,世人尤以《兰...
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批评性艺术
相关描述:  有关西方人做的中国当代艺术展所存在的各种解释问题,一直在我们评论过程中接受检验。比如西方人的东方学把中国艺术范围限制死,西方人如何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图像进行牵强附会的联想的,关于这个话题,经过多年来的检讨也确实已经成了事实。现在要倒过来问,如果由中国策展人自主策划的西方艺术家的展览会不会...
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批评性艺术”
相关描述:  有关西方人做的中国当代艺术展所存在的各种解释问题,一直在我们评论过程中接受检验。比如西方人的东方学把中国艺术范围限制死,西方人如何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图像进行牵强附会的联想的,关于这个话题,经过多年来的检讨也确实已经成了事实。现在要倒过来问,如果由中国策展人自主策划的西方艺术家的展览会不会...
阿瑟•C•丹托:姬子的绘画——飞腾的世界
相关描述:     八荒来风 纸本水墨 184x145cm 2009   姬子的绘画:飞腾的世界 ——于纽约河畔大道的曼哈顿寓所在苹果电脑上看姬子作品   一般而言,我不会根据看到的作品照片来评论某个展览的。有一次,有人请我为威尼斯绘画大师保罗•韦罗内塞的展览写个评论,这个展览当时准备在华盛顿...
技巧迷恋与虚拟经验
相关描述:  时至今日,绘画这一原本纯属技巧手艺外加思想观念的艺术,被越来越多的声音所迷惑,“美”的领域飞快的被突破,似乎艺术水准的体现只是观念和想法,这种对于传统技能的忽视甚至否定,必然使绘画走向另一极端。当艺术家“信手涂抹”的姿态变成一种时尚,从根本上排斥注重美感推崇手艺的传统绘画,其代价是放弃...
姜吉安 夏可君:打开感知模式的边界(一)
相关描述: 语境   姜吉安:中国当代艺术这三十多年,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艺术道路。随着90年代的“玩世泼皮”被西方资本关注,艺术作为社会问题的反映工具成为显学。这造成中国艺术一直陷在经验层面,仅仅成为生活经验的表达、抒情和再现。总体还是现实主义思维,或者一些变体。我从80年代开始,一直对这种方式...
当代艺术的变局 艺术不会改变求美向善的主流
相关描述:  ●因为崇尚艺术进步而反传统,为了避免与现实重合而反美学,这两点基本可以概括现代艺术的精神诉求,由此带来的后果却相当严重   ●新艺术由于放弃了常规意义上的审美标准而饱受责难,但是真正严肃的现代艺术实验却往往有更高的思想目标   ●就审美奠基于人的自然本性来讲,美从来不会因为艺术的变...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