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271条信息
- 曹意强:我从来没有想到, 一本美术史会带来这么大启示
- 相关描述: 我进入美术史,是受到我的老师和朋友范景中教授的影响。1983年,我调到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学报工作,我与他初次见面,就感觉到他有真正的学者气派,我们很快成了朋友。我是1978年考入浙美版画系的,我们画画的人当时不太瞧得起搞理论的,但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开始觉得理论研究是很有魅力的,我...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9/n861885.html
2016-08-29 09:51:58
- 所有的艺术都不是孤立现象 我读过本雅明大量的书
- 相关描述:
殷双喜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编辑部副研究员,《美术研究》杂志主编。
本雅明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三联书店
戴蒙德 枪炮、病菌与钢铁 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术研究》杂志主编殷双喜:
我自己是通过西方哲学进入美学,给我影响最大的是黑格尔。黑格尔的《美学》三卷我都读...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9/n861804.html
2016-08-29 08:52:32
- 艺术史书籍之《艺术的故事》:每一件作品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 相关描述:
论基础首推的就是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这本《艺术的故事》是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E.H贡布里希,译者范景中/杨成凯(小编一直看的是小版的《艺术的故事》,也是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但是总体感觉不如这本,小版的排版问题导致图片无法及时对比还是很严重的)。它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5/n861105.html
2016-08-25 15:24:32
- 艺术史学者菲利普·大卫里奥:不走正路的学术奇葩
- 相关描述: “艺术作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唯一鉴证,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有可能追寻到祖先的情感,无需借助任何媒介的诠释,只要去认真体味和理解就行了。”
——菲利普·大卫里奥
谈起艺术史学者,人们总会拉出来一个长长的名单来。中国美术史就不必说了,从七世纪吴道子引领风尚的画坛传奇,到九世纪张彦...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5/n857230.html
2016-08-15 19:15:55
- 潘耀昌:艺术史翻译和批评的两难
- 相关描述:
在跨地域、历史的文化交流中,语言困惑难免,文艺作品最难译,艺术和艺术史的语言,无论是图像还是词语,都会造成歧义,然而,交流还得进行。这是一个悖论性问题,也是一种两难问题。解读原文离不开译释,各种版本见仁见智。对古人或外国人的思想,我们接触的渠道不外乎原本、译本、译本的译本。由于语言...
-
http://comment.artron.net/20160811/n856564.html
2016-08-11 20:06:17
- 衣锦尚絅 --萧瑟与供给的另种解读
- 相关描述: 这是个难产儿,生下来果然体格健硕、声壮如钟,原本沉稳有力的作品在它旁边变柔弱,变羞怯,它踢画! 难产儿多因营养好,受宠多,作品创作周期长达两年,增减修改百般淬炼,直到画面出现老铁质感,又嫌整体发闷,于是抱着破坏自戕的念头犹如刀劈斧削般决绝动作,却中途顿住,得了,就是它! 《衣锦》...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810/n1120562.html
2016-08-10 00:00:00
- 巴塞尔艺术展,市场的艺术
- 相关描述:
Daniel Templon画廊展位,盐田千春作品,“意象无限”展区。©巴塞尔艺术展
6月14日,星期二,上午11点。阴霾的天空之下,身穿香奈儿套装和高级礼服的顶级贵宾冒雨前来。这些VIP中的VIP在Messeplatz展览馆前排起长队,等待进入仅向持请柬嘉宾开放的瑞士巴塞尔...
-
http://news.artron.net/20160707/n849781.html
2016-07-07 17:09:17
- 【雅昌快讯】“壹平方阅读”公益图书馆于成都了了·艺术传播机构宣告成立
- 相关描述:
“壹平方阅读”公益图书馆成立媒体发布会现场
2016年4月23日下午3点,在世界读书日当天,“壹平方阅读”公益图书馆在成都世纪城天鹅湖花园22栋的了了·艺术传播机构原书吧宣告成立。
了了·艺术传播机构邓昭宇
“壹平方阅读”由了了·艺术传播机构邓昭宇和批评家、策展人、成...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423/n832480.html
2016-04-23 23:18:09
- 【院长说】国美院长许江:历史嬗变长河中的大学望境
- 相关描述: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校训石前刻有“行健 居敬 会通 履远”的中国美术学院校训石 2016年4月8日上午8时,中国美术学院正式发布校训:行健 居敬 会通 履远。这八字规箴被墨绿色的笔迹镌刻于象山校区一块重达一吨的巨石上。“这八个字是我写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微笑着拿着刚印制完成的国美...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60409/n829081.html
2016-04-09 08:45:30
- 【雅昌讲堂2371期】邵宏:现代主义前西方艺术中的东方元素 ( 上)
-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邵宏:现代主义前西方艺术中的东方元素 ( 下)
主讲人介绍:
邵宏: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设计管理学博士后,广东美学学会副会长。已出版的...
-
http://video.artron.net/20160330/n824182.html
2016-03-30 08:21:47
- 陆平原:脑洞大无边的当代蒲松龄
- 相关描述:
在湖边,有人做了件行为艺术作品。他当场摘出了自己的一只眼珠,朝湖中心扔去。从此以后,只要闭上剩下的那只眼睛,就能清楚地看见湖底的景色……
高架下面的绿化带里,有个8米多高,白色水泥浇筑的母亲喂奶造型雕塑,这个雕塑一到半夜,周围就围着很多小孩往上爬,有时候密密麻麻坐在上面,到天...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60304/n820054.html
2016-03-04 09:37:55
- 张晴:亚洲正在进入一个 重新拨动时针的时代
- 相关描述: 美术报:近20年来,亚洲的双年展、三年展风起云涌,是什么力量在推动?与世界性的双年展相比,我们自身的特色在哪?
张晴: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于1895年,走到现在仅仅是一种象征,当然它云集了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家和策展人,是最好的交流平台。
近20年以来,我们自己的双年展、三年展发...
-
https://news.artron.net/20151231/n806001.html
2015-12-31 09:44:38
- 画册前言
- 相关描述: 艺术应该是创新的。在艺术的世界里,唯一不变的是不断的超越与创新。无论是新的观念,新的语言,新的形式还是新的方法,只有不断地创造与创新才能维护艺术的价值体系和其真正的生命力。
纵观艺术发展的历史,青年艺术家们往往是艺术创新与迭代的弄潮儿。他们有着十分敏锐的触角去发现、接受和处理来自...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1207/n799479.html
2015-12-07 09:41:23
- “悬浮”就是“高级灰” 羅一(Loy Luo)首届绘画雕塑展追踪报道
- 相关描述:元系列之五 综合材料 100X100CM 2015年 2015年11月21日下午三点,“悬浮”羅一绘画雕塑展在798艺术区寧空间开幕,此次展览是羅一女士的首届个展。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2月20日,期间已引起一些海内外藏家以及艺术界朋友的关注。“悬浮”羅一绘画雕塑展 展览开幕现场 作...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1128/n794936.html
2015-11-28 12:24:15
- 谢儒杰:盲点的背后——唐明修《盲点》作品解读
- 相关描述:
这是我个人专栏的第二篇文章,我试图用艺术家的一件作品,去说明其的某一面艺术特质。当然艺术特质的内容可能在一个艺术家身上是多样的。但我们阅读作品的时候往往会通过一个切入点,而我希望用一个个切入点所带入的阅读与大家分享,今后一个星期努力一篇,希望得到大家对我看法的批评与指教。
每...
-
https://news.artron.net/20151009/n769129.html
2015-10-09 08:58:24
- 闽籍名家黄梦洁"画中极简"花鸟画赏析
- 相关描述:黄梦洁
福州画院专职画师
福建省文联委员
福建省青年画院常务副秘书长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福建省花鸟画学会副秘书长
黄梦洁艺术名片
黄梦洁,1975年出生于福建诏安,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福州画院专职画...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827/n773347.html
2015-08-27 08:30:41
- 【逝者】国家文物委员会古籍鉴定委员杨成凯先生去世 享年74岁
- 相关描述:
杨成凯先生
(雅昌艺术网讯)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语法学家、国家文物委员会古籍鉴定委员杨成凯先生今晨3点40分在北京朝阳医院离世,享年74岁。
杨成凯先生生于1941年,山东招远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现代汉语语法,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814/n770142.html
2015-08-14 21:04:57
- 展馆里的奥地利百年故事
- 相关描述:
展览现场
对于熟悉艺术史的人来说,提到奥地利绘画,马上就能想到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和埃贡·席勒(1890—1918),他们都是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画家。但这一流派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短,资料相对鲜见。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推出的“奥地利百年绘画展1860—1960...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50810/n768505.html
2015-08-10 08:35:06
- 吕澎:“美术的故事”是艺术想象力不断遭遇挫折的历史
- 相关描述: 进入艺术展厅,看到挂在墙上的画作,“美不美”、“喜不喜欢”恐怕是第一个浮现上来的念头。但是,在艺术史学家的眼中,有价值的画,很可能和大家普遍认为的“美”,相去很远,他看到的价值,更多的是基于在把握世界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之后做出的历史判断。
有多少位作者,就有多少种历史
记者...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710/n757999.html
2015-07-10 09:52:30
- 【观察】西方艺术史大师在国内美院的“冷”与“热”
- 相关描述: 2015年6月,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对外宣布:贡布里希、高居翰在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合璧”,原本位于六楼的贡布里希纪念图书室迁至图书馆三楼,在一间修葺一新的170平方米的阅览室里,贡布里希五千余册私人藏书与高居翰两千余册私人藏书相遇,携手为中国艺术史学科的发展默默献力。
据悉,合璧...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50630/n754314.html
2015-06-30 0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