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774条信息
- 求同存异就会成为审美共识
- 相关描述: 杨小彦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艺术理论家)
因为面对抽象画,有朋友与我讨论趣味,希望我给出明确答案,如何好?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如何不好?对方回,的确很难回答如何不好。我说,诚实讨论,不管好还是不好,感觉都没错,关键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味边界,在这一边...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117/n885208.html
2016-11-17 16:28:21
- 性格个性与艺术风格的两面性
- 相关描述:
古调独弹 隶书斗方 倪文东
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的性格个性和艺术创作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有多大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古今中外有许多艺术理论家都有过一些论述,那就是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艺术创作之间有着必然的关联。
我们试想一下,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你非让他的艺术创作豪...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104/n881536.html
2016-11-04 14:33:08
- 少女躺在沙发上,每届美展都能碰到
- 相关描述:
《佳人有约》 杨金星 中国画 第10届美展
杨小彦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艺术理论家)
曾经有机会采访靳尚谊老先生,谈中国油画。
他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来中央美院办油训班一事,感慨说,当年苏联人给中国油画带来了三样东西,画群体、画外光以及讲故...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101/n880543.html
2016-11-01 16:49:51
- 【艺术号·专栏】王瑞芸:当代艺术是抛弃“原创性”的艺术——与朱青生商榷
- 相关描述: 前两天在网上“逛”时,偶然读到朱青生的文章“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原创性”。文章的着眼点特别好:人文关怀!他在开篇就说,“今天的艺术是现代艺术,(“现代艺术”是“当代艺术”的笔误吧?)现代艺术注重对人素质的推进,让每一个人成为更加独立的个体并具有更为完整的人性。” 说得多棒啊。 我与老朱...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8/n876510.html
2016-10-18 16:39:26
- “瓷誉中国 首届陶瓷绘画学术双年展”暨研讨会在京开幕
- 相关描述: 日前,“瓷誉中国——首届陶瓷绘画学术双年展”在北京钟莲生陶瓷绘画研究院隆重揭幕。此次展览是中国宋庄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集中呈现了钟莲生、李林洪等全国46位优秀陶瓷艺术家各阶段的陶瓷绘画艺术作品百余件,涵盖人物、山水、风景等各种题材,为大众奉献一场前所未有的“瓷画艺术盛宴”。
此...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2/n874582.html
2016-10-12 08:41:53
- 中国真需要那么多当代艺术吗?
- 相关描述: 当代艺术这种发端于20世纪后半期美国强调艺术与社会关系的的新语言形式不仅在西方风靡一时在中国也是时髦的概念,而且开始生根发芽。
其实中国当代艺术不过是中国理论家们一厢情愿的说法,就像世界上不存在美国式数学一样,中国当代艺术的提法本身就很令人费解,西方艺术概念之多令人中国人眩晕,以...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1/n874213.html
2016-10-11 09:15:15
- “笔墨语言的现代性进程:从黄宾虹到姜宝林”高层研讨会暨姜宝林笔墨语言特展成功举行
- 相关描述: 笔墨语言是中国贡献于世界的一种绘画语言。进入20世纪以来,受跨文化语境的震荡和艺术语言视觉化的趋势之冲击,基于笔墨的书写性图像生成的语言危机重重。伴随着这些冲击和震荡,“革毛笔的命”者有之,“笔墨终结论者”有之、主张“笔墨等于零者”有之。但同时,从黄宾虹、齐白石,到潘天寿、李可染、石鲁...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1008/n873346.html
2016-10-08 15:14:36
- 2016年大栅栏设计社区官厅公共艺术小镇@设计之旅
- 相关描述: 主题:2016年大栅栏设计社区官厅公共艺术小镇@设计之旅
时间:2016年9月29日
地点:北京坊
青年艺术家王恩来发表讲话
著名青年艺术家卢征远发表讲话.
9月29日,以“当代社区的公共艺术营建”为主题的和山计划公共艺术论坛在北京坊召开。和山计划项目在广...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30/n872609.html
2016-09-30 16:11:22
- 吕品田:纤维艺术是高扬美好的当代艺术
- 相关描述: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著名艺术理论家吕品田先生,早在2000年就曾著文谈到:“从洛桑到北京”是一个寄蕴深意和新意的主题。它可以附带、但决不着意于一种地理学意义,其底蕴要归结到文化学方面。从作为特定材料的物质艺术形式,深化为作为多元文化价值的审美把握。手和机器作为各有侧重的社会生产力...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30/n872516.html
2016-09-30 11:54:08
- 从洛桑到北京金奖——刘兴邦、吕航丨跨界而出得于“象外”
- 相关描述:
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兴邦、吕航创作的《象外》一举夺得“从洛桑到北京”第九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金奖。
颁奖现场
跨界黑马
金奖一出,引起轰动。原因是两位作者不是纤维艺术专业出身,作品是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综合创作,但优秀而有特质的作品被评委的火...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30/n872510.html
2016-09-30 11:04:31
- 魅力壶口 大美宜川—“画说宜川”油画写生壶口瀑布续篇
- 相关描述:
两天来,画家们亲临壶口瀑布感受天然霸气,大胆的色彩,激情碰撞,成就了一幅幅完美作品。目前,写生活动已开展四天,画家们热情高涨,收益甚多。
崔国强老师在壶口写生
冯民生老师在壶口写生
在壶口写生两天,真正感觉和体会到壶口瀑布的雄伟与壮丽,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听觉...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23/n869974.html
2016-09-23 10:57:44
- 王洪义:绘画,今不如昔
- 相关描述: 一切手工技艺,都是今不如昔,绘画当然也不例外。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是因为以前需要动手做的事情,现在不用动手了(如照相机普及,画家很少画速写了)。
除了这个绝对原因外,还有一个相对原因:是美术发展过程中的“去技艺”现象,虽然这种现象的源头在西方,但一味追随西方的中国当...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21/n869300.html
2016-09-21 16:13:16
- 央美贾又福工作室师生作品全国巡展南京站开展
- 相关描述: 著名山水画家、艺术理论家、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贾又福先生携工作室弟子40余人,将于2016年9月20日至10月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美术馆举办“苦行探道——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工作室师生优秀作品全国巡展”。此次展览是继2016年4月张家港大展之后,贾又福先生艺术创作和教学成果在江苏省...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20/n868701.html
2016-09-20 10:13:39
- 杨小彦:做艺术与做人
- 相关描述: 维特根斯坦曾说:“可以说的都可以说清楚,对于不可以说的,就必须保持沉默!”关于真、关于真的艺术,关于做人,都是很好的话,但似乎还没有完全说清楚。只是,一旦说清楚了,还叫艺术吗?
做艺术与做人
文 / 杨小彦
偶尔见到老同学,刚退休,彼此寒喧,坐下,要两杯咖啡,聊天。
...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20/n868606.html
2016-09-20 08:36:47
- “从洛桑到北京”第九届国际纤维艺术研讨会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召开
- 相关描述: 2016年9月11日,“从洛桑到北京”第九届国际纤维艺术研讨会暨双年展颁奖仪式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举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李月教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谢维和教授先后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周利群担...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20/n868603.html
2016-09-20 08:29:55
- 苦行探道 —央美贾又福师生作品全国巡展即将在南京金陵美术馆开幕
- 相关描述:
著名山水画家、艺术理论家、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贾又福先生携工作室弟子40余人,将于2016年9月20日至10月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美术馆举办“苦行探道——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工作室师生优秀作品全国巡展”。此次展览是继2016年4月张家港大展之后,贾又福先生艺术创作和教学成果在江...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18/n868089.html
2016-09-18 20:37:13
- 杨小彦:美是一种偏见
- 相关描述: 几乎所有人面对看不懂的艺术,都会发问:告诉我,它美在哪里?
我是那种不断被人追问这一问题的人之一,因为我是所谓的艺术理论家,做艺术批评。也就是说,我是那种不自量力的人,希望告诉观众,艺术意味着什么。或者通俗说,如何看懂艺术。
的确,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制造了艺术和公众的对立,结...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14/n867498.html
2016-09-14 14:19:26
- 杨小彦:美是一种偏见,不要讨论
- 相关描述: 美在哪里?
几乎所有人面对看不懂的艺术,都会发问:告诉我,它美在哪里?
我是那种不断被人追问这一问题的人之一,因为我是所谓的艺术理论家,做艺术批评。也就是说,我是那种不自量力的人,希望告诉观众,艺术意味着什么?或者通俗说,如何看懂艺术。
的确,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制造了艺...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12/n866604.html
2016-09-12 09:42:49
- 删繁就简三秋树——也探吴悦石先生书法艺术
- 相关描述: 正如董寿平先生所云:“吴悦石在当代画苑是一个具有多方面知识才干的书画家、鉴定家、艺术理论家——以他渊博的知识,终于在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成就,尤其在他的绘画、书法创作上显示出鲜明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具有高度的文学修养。”几十年过去,吴悦石先生在当今画坛愈见风生水起,并以自己的努力与实...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905/n864476.html
2016-09-05 14:11:45
- 余秋雨的文化启迪:宁做不成功君子 不做很成功小人
- 相关描述: “宁可做一个不太成功的君子,也不做一个很成功的小人”,近日刚满70岁的余秋雨1日在兰州如是劝诫年轻人。他说,中国文化要做减法,不要做加法,只有减法才能显示其筋骨和力量,也是成为君子的途径
9月1日,余秋雨做客兰州《金城讲堂》。在逾两个小时的报告中,这位刚刚古稀之年的老人以丝绸之路...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02/n864069.html
2016-09-02 19: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