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8秒
所有结果47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艺术号·专栏】疫情之下的批评写作|于洋:“抗疫”时期的创作与研究是新课题
相关描述:2020年1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神州大地,引发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性的灾难。面对这场牵动亿万人的瘟疫,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纷纷拿起画笔、打开电脑,力所能及地做出一丝行动,期待着疫情消散的那天到来。为此雅昌艺术网和艺术头条采访了诸多艺术界人士,让他们谈谈疫情期间关于艺术创作...
【艺术号·专栏】疫情之下的批评写作|刘礼宾:对自己所秉持的艺术价值有了更多的反思
相关描述:2020年1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神州大地,引发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性的灾难。面对这场牵动亿万人的瘟疫,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纷纷拿起画笔、打开电脑,力所能及地做出一丝行动,期待着疫情消散的那天到来。为此雅昌艺术网和艺术头条采访了诸多艺术界人士,让他们谈谈疫情期间关于艺术创作...
【艺术号·专栏】疫情之下的批评写作|杨卫:不仅仅只思考艺术内部的问题,更应该思考社会问题
相关描述:2020年1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神州大地,引发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性的灾难。面对这场牵动亿万人的瘟疫,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纷纷拿起画笔、打开电脑,力所能及地做出一丝行动,期待着疫情消散的那天到来。为此雅昌艺术网和艺术头条采访了诸多艺术界人士,让他们谈谈疫情期间关于艺术创作...
【艺术号·专栏】疫情之下的批评写作|彭德:疫情期间专注新著作写作
相关描述:2020年1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神州大地,引发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性的灾难。面对这场牵动亿万人的瘟疫,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纷纷拿起画笔、打开电脑,力所能及地做出一丝行动,期待着疫情消散的那天到来。为此雅昌艺术网和艺术头条采访了诸多艺术界人士,让他们谈谈疫情期间关于艺术创作...
【艺术号·观点】乔晓光:牛窑里的皮影戏
相关描述:我们已经习惯了从汉字了解中国,从古史典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圣贤精英、帝王将相去认识中国。但我们很少从一个农民、一个村庄、一个地域的习俗生活、一个口传的诗歌、一件民间艺术品——世界很少从民间去认识中国。 ——乔晓光乔晓光,中央美院教授、油画家、水墨与剪纸艺术家、民间美术研究学者,如果算上...
【艺术号·专栏】季涛:疫情之后的艺术市场还会爆涨吗?
相关描述:今年春节前后,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由武汉出现,迅速向全国蔓延,以至于武汉遭封城。为避免在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中扩散感染,各地均采取了延长春节假期、暂停营业、减少人员流动和在家自我隔离等防控措施。相比2003年非典在我国爆发事件,这次疫情扩散十分迅速,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就传染至大江南北...
【艺术号·观点】哈尔·福斯特: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神分析法(上)
相关描述: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神分析法哈尔·福斯特/著诸葛沂/译      沈语冰/校哈尔·福斯特20世纪初,精神分析被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及其追随者们发展成一种“潜意识的科学”,与此同时,现代主义艺术也渐渐成形。整个20世纪,与此书中提到的其他阐释方式一起,精...
【艺术号·观点】乔晓光:灯山会
相关描述:我们已经习惯了从汉字了解中国,从古史典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圣贤精英、帝王将相去认识中国。但我们很少从一个农民、一个村庄、一个地域的习俗生活、一个口传的诗歌、一件民间艺术品——世界很少从民间去认识中国。 ——乔晓光乔晓光,中央美院教授、油画家、水墨与剪纸艺术家、民间美术研究学者,如果算上...
【艺术号·观点】王犁:疫情中,一个画家的自我检讨
相关描述:王犁在大灾难面前每一个人都是普通人。但真正面对大灾难的时候,那些住在武汉尤其是住在武汉医院里的人,与我们这些靠媒体获得信息的人感受肯定不一样。灾难在眼前发生,但还没在自己身上发生。大家都在准备怎么过年的时候,谁都不会想到时间怎么突然折断。放寒假第二天,我就从杭州去了高雄。这几年,因为常常在...
【艺术号·观点】熊霄:口罩的前世今生
相关描述:说到口罩的前生,那应该是古波斯的面纱。当时古波斯为了在宗教仪式上阻挡俗人的不洁气息而佩戴,这应该就是口罩的缘起吧。后来中国古代宫廷中,为了防止口气污染与食品卫生,也开始使用丝巾来遮盖口鼻。现如今口罩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仅如此,近几年更是出现了口罩热,很多年轻人戴口罩仅仅只是为了个...
【艺术号·观点】王犁:2019,我用力捏了捏脸皮还有疼痛感
相关描述:王犁2019已经过去了,年底最流行的一句话,“2019年是前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但可能是以后十年中最好的一年。”读来那么顺嘴,想来那么沮丧。我用手指用力捏了捏脸皮的肉还有疼痛感,再拍一拍脑门清醒了一下,确定2019已经结束。知道自己生活在杭州这个城市,相信未来也会生活在这里。可是过去的一年究...
【艺术号·专栏】季涛:京城艺术品秋拍出现市场反弹景象
相关描述:随着2019年岁末的临近,北京的文物艺术品秋季系列拍卖会基本亦告结束。从预展上观察,各家拍卖行的观展者依然熙熙攘攘,拍卖场上重要场次的人气与竞买热情仍旧火爆,新人入场参与竞买的人气不减。潘天寿《初晴》 中国嘉德拍出2.06亿元为方便计,笔者将在京举办秋拍的数十家拍卖行中选出品牌与业绩较好的...
【艺术号·专栏】孙欣:“潜古”的转向
相关描述:任何一种艺术现象与其后时代语境的关系是不可降解的。如果把视域回溯到20世纪,我们发现,近代中国在启蒙和革命的两种思想范式下发生着现代性转变,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尤其是85新潮后,经历了30年异质文化大量涌入的进程,水墨领域在这期间涌现出大量形式挪移、观念借鉴的形态,而这...
【艺术号·专栏】杨卫:关于我的批评与策展
相关描述:​按:昨天刚参加完第二届“策展在中国”论坛暨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年会,今天便在电脑里翻到这篇几年前关于策展的访谈,于是拿出来发表,也算是应时应景一下。答《上层》杂志记者蔡芳芳问文/杨卫1、您是从艺术家转入批评与策划,当时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介入美术批评与策划的?艺术家与批评家除了工作性质不同,...
【艺术号·专栏】季涛:让拍卖不保真如何不再纵容知假贩假
相关描述:《拍卖法》最受社会各界诟病的是第61条第二款,就是瑕疵免责条款,大家都认为《拍卖法》是在保护拍卖行的利益。《拍卖法》是这样说的:“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实际上,一开始拍卖行并没有认为这有什么保护的意义,直到《拍卖法》都颁布了多年之...
【艺术号·专栏】张辉:黄花梨替木式牙头独板翘头案赏析
相关描述:常规的案子结构是牙头之间有带有牙板。但是,另有一种少见的结构是两个牙头间没有牙板,即两牙头没有连为一体。这种牙头形如建筑中的『替木』一样,可称之为『替木式』牙头。2019 年秋季,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推出的黄花梨替木式牙头翘头案(图一)就是一例典型的制作。图一 清  黄花梨替木式牙头 独板...
【艺术号·专栏】杨卫:喜欢陈丹青
相关描述:我之所以写下这样一个标题,是因为数年前我曾写过一篇《不喜欢陈丹青》的文章。那时,陈丹青刚进清华美院,担任博导不久,我有感于绘画实践专业设立博士学位的荒谬,把陈丹青进体制联系起来,对他进行了批判。我当时提出了三点不喜欢陈丹青的理由:其一是作为中国美术界曾经引领风骚的人物,陈丹青率先走出国门,...
【艺术号·专栏】冯玮瑜:我心皎洁如明月 一只唐英督陶、霍宗杰旧藏乾隆白釉菊瓣盘入藏记
相关描述:清乾隆 白釉菊瓣盘月到天心人半醉,十年风月旧相知。华灯初上,京城的春夜,一场高贵华丽的晚宴正在金宝街的京港中心宴会大厅隆重举行,鲜花着锦,裁红点翠,嘉德的春拍酒会群贤毕至,冠盖云集,衣香鬓影,嘉德的领导郭彤、戴维、栾静莉、宋皓、于大明、乔皓、程玉洁等悉数在场,旧雨新知,欢聚一堂,觥筹交错,...
【艺术号·专栏】彭德:黄永砯之死
相关描述:黄永砯(1954-2019年)有年轻画家打来电话:黄永砯去世了。她不认识黄永砯,也不喜欢他那理性冷峻的装置,可是看了网上的评价,说黄永砯这样的国际级人物,家徒四壁,衬衣都洗得发毛了,认为他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说着说着开始抽泣;又说黄永砯是个冷面人,肯定没有妻子。我说我感觉他从来都是单身,至少...
艺术家线上发作品、发展讯、发新闻都是小case!
相关描述:艺术号联合云艺+打造艺术家版艺术号,专注为艺术家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云艺+是雅昌文化集团旗下的一款针对于艺术家的艺术数据资产管理工具,旨在帮助艺术家节省管理成本,专注艺术创作。通过为艺术家搭建个人信息平台,使艺术家更方便快捷地管理作品、资讯、展览活动、交易记录等;同时基于数据及调研,权...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