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49秒
所有结果87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早期“蒙娜丽莎”惊喜还是谎言?
相关描述:上海最近展出的“早期蒙娜丽莎发现之旅”,一幅所谓“达·芬奇遗失珍罕画作”以220元一张的门票火热开展,观众络绎不绝,主办方估计应当赚得瓢满钵满。此文从月初开始写到现在 ,数次打断,终于写成。拙见不足为信,权当参考。人民群众挣钱不易,花钱看展要看得明白才是。2012年,一个之前从没听说过的蒙...
艺术教育: 作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相关描述:作为百年校庆之年的重要学术活动,经教育部批准,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高等美术教育国际学术盛会——国际美术教育大会,伴随2018年北京金秋盛景,于11月2日至3日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大会围绕“新时代的美术教育”这一主题,聚焦全球美术教育领域里前沿问题,回顾、总结、交流中外美术教育所取得的创新成果...
天下熙熙——卢甫圣
相关描述:  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18(第二十二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2018年11月8日-11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国展路1099号)举办。卢甫圣《东方图像志》等重要作品受邀在“破冰·时代”上海艺博会特别艺术项目B10展览卢甫圣 天下熙熙 190x178cm 水墨设色2013  “小隐隐...
陈岸瑛:借力高校 将传统工艺带入现实生活
相关描述:​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当前,我国提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旨在选取并重点支持一批具备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推动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案例,带动全国范围内传统工艺的发展和振兴。这不仅是推动经...
“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即将开幕
相关描述:作为百年校庆之年的重要学术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将于11月2日至3日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本次大会将围绕“新时代的美术教育”这一主题,聚焦全球美术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回顾、总结、交流中外美术教育所取得的创新成果,探讨世界发展变化格局中美术教育的使命和任务,构建全球美术...
典雅严谨 和谐朴素 ——胡照华和他的绘画艺术
相关描述: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有很高的抱负,也有很深的思考;他有平和的心态,也有高尚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他有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热情和做人的一身正气。1936年1月,胡照华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颇有名气的工艺美术世家,从小受家庭影响,酷爱艺术,耳濡目染之中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195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
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将在京举行 汇集近300位专家学者
相关描述:记者26日获悉,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将于11月2日至3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将以“新时代的美术教育”为主题,聚焦全球美术教育领域里前沿问题,回顾、总结、交流中外美术教育所取得的创新成果,探讨世界发展变化格局中美术教育的使命任务,建构全球美术教育的合作平台,提升中国美术教育...
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艾敬艺术展将亮相沈阳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艾敬,沈阳人,17岁离开家乡沈阳,当年唱红了一曲《沈阳啊我的故乡》,其后推出震撼当时乐坛的原创专辑《我的1997》,风靡亚洲。历经数十年漂泊,如今艾敬已经从歌手转到视觉艺术创作,在海内外博物馆和美术馆举办多次个人艺术展。2018年10月27日艾敬将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雅昌讲堂4281期】邵亦杨:印象派的先驱——马奈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邵亦杨   邵亦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副院长,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艺术史论系博士。       导语:   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兴起于巴黎的艺术运动,是现代艺术的发源,马奈被认为是印象派的精神领袖,也是第一位现代画家。以莫奈、雷诺...
【展览预告】“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艾敬新个展将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启幕
相关描述:   艾敬,沈阳人,17岁离开家乡沈阳,当年唱红了一曲《沈阳啊我的故乡》,其后推出震撼当时乐坛的原创专辑《我的1997》,风靡亚洲。历经数十年漂泊,如今艾敬已经从歌手转到视觉艺术的创作,在海内外博物馆和美术馆举办多次个人艺术展。2018年10月27日艾敬将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举办“我的母亲...
【雅昌讲堂4229期】陈岸瑛:从阿瑟.丹托的艺术定义看当代艺术的非物质性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陈岸瑛:1973年生于武汉。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2016-2017年苏黎世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史论系主任,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副所长,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翻译阿瑟•丹托的《寻常物的嬗变》等书,新世纪以来...
艺术史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首届英国“艺术写作奖”评选落下帷幕
相关描述: 首届英国“艺术写作奖”颁奖现场  图片:Art UK   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点,无论在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在对美育日渐重视的中国。除了在中小学课堂上的美术教育,各种课外的培训和绘画比赛也层出不穷。老师和家长的目的很明确:提高学生的艺术和人文素养,让他们在未来更具创...
【雅昌讲堂4199期】王鹏杰:当代绘画的基本处境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王鹏杰: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史学者。2010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13年获硕士学位。2015至今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攻读艺术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艺术理论及批评实践、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与思想史。2015-2016年曾获中国青年艺术批...
“不同的声音:纤维艺术的关怀叙事”在清华美院开幕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8月25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办、清华大学首位纤维艺术博士研究生梁开策划的“不同的声音:纤维艺术的关怀叙事”展在清华美院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西班牙、乌拉圭、土耳其、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的20位代表性艺术家的30余件纤维艺术作品...
SHUI-MO论坛 | 夏可君:空白的活化 ——水墨艺术的现代性转化原理
相关描述:  2017年11月11日,《库艺术》主办、香港水墨艺博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联合举办的“SHUI-MO:亚洲视野下的水墨现代性转化”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顺利闭幕。   梅墨生、邱振中、夏可君、陈池瑜、张羽、许剑龙六位来自当代水墨不同领域的嘉宾就各自不同的论点展开异彩纷呈的论...
【雅昌专栏】段君:中国当代艺术的初步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美术批评的窘境(下)
相关描述:  内容提要:   本文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在20世纪90年代参加国际展览的历史概况,回顾中国的美术批评参与相关国际展览的具体活动,以及当事人对自身的认知和检视,揭示中国当代艺术在20世纪90年代之所以活跃于国际艺术界的内外因素,同时对中国的美术批评在其中的两难处境及其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加以分...
给青年学子一个跨文化的视角——2018夏伯特艺术史研修之旅(欧洲段)回顾
相关描述: 中欧师生在柏林博德博物馆讨论特展的策展方法   7月15日至29日,14位中国高校学生(同济大学6位、复旦大学4位、南京艺术学院4位)和14位欧洲高校学生(瑞士伯尔尼大学7位、德国汉堡大学7位)在Peter Schneemann教授(伯尔尼大学)、Uwe Fleckner教授(汉堡大...
凝聚多方力量 汇集不同视野
相关描述:  作为一名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的学生,结合专业,我负责的是展览的导览工作。这是一次非常难得能将我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也使我对文博讲解员这一角色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展览开幕之前,贝利尼博物馆中方助理吴昌孛就对我们志愿者进行了多次培训,梳理了跨越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庞大的背景知...
大展“导览员”有话说—— 关于台前幕后的精彩故事
相关描述:  本报杭州讯 记者 赵丽莎 此次“贝利尼家族收藏”大展,展厅内除了安保人员统一着装,你可曾发现,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本次展览中重要的团队——年轻、靓丽、充满学识,作为沟通展品与观众的桥梁作用的志愿者队伍。他们着装统一、个性又不失亲和,印有蒙娜丽莎头像的白色T恤、粉红色挂绳的志愿者...
学术文摘丨从图像的重影看跨文化艺术史(下)
相关描述:  从图像的重影看跨文化艺术史   (下)   李    军   3. 《跨文化的艺术史:论图像及其重影》一书及其构成   该书的写作,孕育于笔者前一部著作完成的过程中,可谓深深投下了自身学术生涯的身影。   2014年底,在《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一书的“后记”中,笔者...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