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7秒
所有结果20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抱一乃为天下式
相关描述:  友人寄来一组袁进华的中国画新作,共41幅,取名《拥抱》。粗看上去,这些画中的图像大抵不出三类:或者浑圆或者粗砺的石头堆积成的“山”(参见图1、图2);在拥挤的“山”中或者宁静或者涌动着的“水”(参见图3、图4);以及带着孩童般稚气面庞的“人”(参见图5),间或有一些类似儿童折纸玩具的飞...
从人到猿
相关描述:  把雕塑艺术称为“凝固的音乐”,把音乐艺术称为“流动的雕塑”,似乎已经是老掉牙的比喻了。但我一直认为,无论是雕塑还是音乐,也无论是其他的任何艺术,假如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甚或有一点哲学的意味,才是艺术的至境。当然,艺术与哲学,是人类认知世界、表述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智慧表现形式,哲学的高度抽...
【雅昌带你看展览第231期】何家英、管峻书画联展
相关描述:展览现场何家英管峻  【导言】2013年10月12日-10月2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江苏省文化厅主办,苏州市人民政府支持、养墨堂协办的“何家英、管峻书画联展”在苏州市美术馆(苏州市人民路2075号)拉开帷幕。此次书展展出何家英、管峻两位艺术家精品力作150多幅。  【本期导览人】何家英(...
历史的象限
相关描述:  自从艺术课题的自觉以来,人们总认为自己能够在那些所谓的艺术品里注入感情和意义,而所有的欣赏者,又能够像弗洛伊德、贝尔和贡布里希那样捕捉出隐藏在形式之中的自然和历史之谜,或者像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那样面对形式构成本身便可进入冥想的幻景。这种表现自我、表达自我和自我表现、自我表达的强烈意念,...
陈源初的绘画
相关描述:  沈语冰,法学硕士、文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01-2002)。现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兼任浙江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等。主要从事西方现代美学、现代艺术史与批评史、中西比...
漫谈胡砚作品中的真
相关描述: 胡砚作品   看了胡砚的画,只有一个感觉,真,一种毫无观念雕饰的真,一种心理毫不掩饰的真。   观念   大家都说,当代艺术玩观念;观念仿佛是躲藏在画布后面的本体,画成了表象。我们欣赏一幅当代画作,常常掩饰不住寻觅的冲动:这画想表现什么呢? ……啊!我明白了,原来这画是表现这样一...
架上绘画的宿命和前景评估
相关描述:  摘  要: 架上绘画终结论是后期海德格尔、后期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家视传统哲学本体论为无意义的哲学命题加以排斥而引申出的哲学终结论的延伸。在美术界之所以会产生架上绘画终结论,一是因为有些美术家被架上绘画恒常的语言诉求和价值判断所困的结果。二是因为由于其它新的艺术形态为了获得自身的存在权和话...
韩国艺术家Airan Kang个展“Luminous Words”近日开幕
相关描述: 相关图片   韩国艺术家Airan Kang个展“Luminous Words”近日在Bryce Wolkowitz画廊开幕。这场展览展出了一件野心勃勃的装置作品:它由100多本会发光的“书”以及新创作的LED画作组成,进一步扩展了Airan Kang对书籍作为数字时代中的一种知识来...
鲍栋:新的艺术史叙事依然是“叙事”
相关描述:  张光华:上世纪50年代以后,观念艺术、达达、波普等艺术形态的出现,使艺术从传统的再现和表现的欲望和功能中挣脱出来,既淡化了对社会的激情表达,也不再致力于传达生命和生活体验,造成了感觉审美经验和感觉经验的陌生化,从而使艺术的语义变得模糊不清,甚至作品的形式本身就不带有表述意图。这时,反而...
图像与历史·图像与哲学·图像与文化
相关描述:  图像如何构筑艺术的历史?   图像在艺术史中究竟有何意义?   为何面对艺术史要专门注意图像?   又当如何释读艺术史中的图像?   2006年底,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山大学教授罗一平撰写的一套“艺术史中的图像丛书”,厚厚的四大本,分别是《破碎的逻格斯: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中的图...
【视频】约瑟夫·科索斯:上海双年展赶超威尼斯双年展
相关描述:  约瑟夫ž科索斯,生于1945年。约瑟夫·柯索斯是观念艺术与装置艺术的伟大先驱之一,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创了以语言为依托的艺术以及使用策略。他的作品一如既往的探讨艺术中的语言和意义的生产和角色。他近四十年来对语言和艺术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以装置、美术馆展览、公共委托作品和出版物的形式遍及欧...
王小慧携新作《东不成西不就》亮相上海
相关描述:  19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王小慧签售会于上海书展中央活动区举行。王小慧携今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新作《东不成西不就——一个国际自由人的跨界对话》一书亮相。   王小慧于今年7月所推出的这本新作《东不成西不就》是继前作《花非花》后时隔一年多后推出的新作。书中集结了王小慧十年以...
艺术的终结还是艺术史叙事的终结
相关描述:  阿瑟·C·丹托是美国著名的分析哲学家,也是一位美学家、后现代艺术的批评家。1984年,丹托提出了艺术终结论,这一观点在批评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讨论,为他带来了广泛的声誉,也奠定了他在评论领域的学术地位。事实上,艺术走向终结的观点早在1964年的《艺术界》这篇文章中就初见端倪。在该文中,丹...
举生生即该条理
相关描述:  “草蛇灰线”的篇章结构是崔树强新著《气的思想与中国书法》的一个突出特点。该书从纷繁复杂的书法美学论题中清理出“气”这样一条主线,然后以与“气”有关的概念和范畴为绾结点,再将书法美学的一般性命题分别部居,从而建立了一个颇为庞大的书法美学思想体系。全书共十章,分别以气本、气象、气势、气脉、...
图像阐释学中的历史哲思和文化美学——读罗一平先生《艺术史中的图像丛书》
相关描述:  图像如何构筑艺术的历史?   图像在艺术史中究竟有何意义?   为何面对艺术史要专门注意图像?   又当如何释读艺术史中的图像?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钟东   2006年底,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山大学教授罗一平撰写的一套“艺术史中的图像丛书”,厚厚的四大本,分别是...
艺术终结者的全球艺术结合与中国艺术视野
相关描述:  10年之前,阿瑟·丹托宣布艺术在1960年代已经终结。《艺术的终结之后》首度对他的思想进行全面总结,解释了艺术如何不可避免地与先前定义它的叙述性进程日益脱节。丹托关注一种艺术批评的哲学,它也许可以解释当代艺术最复杂的问题:一切都是可能的。而悦笛的这部《艺术终结之后》是一部当代艺术的思...
关于艺术现象学:艺术家与哲学家的对话
相关描述: 艺术中的哲学关系   相关链接:   艺术家讲座:艺术家与科学家关于“宇宙初始”的对话   图的踪影是一种可再生的踪影,图的情态是一种生的活的情态。那图像一扇扇窗,我们从那里俯望历史,又从另一面返观鲜活的生命此在。中国历代的传统画论,无论是叙画之渊源流变与兴废,还是论人之胸襟气象...
超有机高峰对话第二场——潘公凯对话托尼-克拉格
相关描述:     链接:   超有机高峰对话-徐冰对话凯文-克拉克   2011年9月21日下午2:00,超有机高峰对话的第二场正式开始。此次为我们带来高峰对话的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以及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托尼-克拉格。论坛由此次展览的策划人,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主持...
求道于老子 红尘中寻苏五云水墨猫(附图)
相关描述:   水墨画得好的人绝对不少,但真正好的水墨作品却重在神韵,重在形神兼备。苏五云的“墨戏”系列有个和一般传统水墨作品不同的主题:猫。只不过他笔下的“水墨猫”不但丰富了他的创作路,更让我们得以了解这位神秘画者独特的作画方式——街头创作,及他放下半生名与利归隐半山一心作画背后的思考。对于中国...
艺术的形而上——姜宏光的当代绘画
相关描述:  自印象主义末期以来,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或当代,整个艺坛几乎被光影变幻、光怪陆离的形形色色艺术现象所取代,这全是人类自架构主义(Structuralism)以来,到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的诠释自主性的发展极致,解构主义认为所有现象都容许有多重诠释,解构企图透过密集思辩,...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