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326条信息
- 嘉德香港春拍 | 黄宾虹精品集珍
- 相关描述:傅雷曾说:“他一生的面目也最多,而成功也最晚。六十左右的作品尚未成熟,直至七十、八十、九十,方始登峰造极。我认为在综合前人方面,石涛以后,宾翁一人而已”。给予了黄宾虹“傅雷”式的最高评价。黄宾虹黄宾虹(1865-1955),中国近代山水画画家,生于浙江金华。早年拥护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北京...
-
http://news.artron.net/20210416/n1094070.html
2021-04-16 10:13:13
- 古天一2020拍卖会:“清玩聚珍” 古玉揽胜
- 相关描述:白玉宫廷手卷别子2件/清乾隆/L6.5cm;L3.6cmRMB:30,000-50,000 (参考估价,以下同)来源:坂本五郎旧藏古天一2020拍卖会《清玩聚珍》❖ 古天一2020拍卖会❖ 时间:10月14至16日❖ 地点:北京中国大饭店·宴会厅别子,为线装书的套子上或字画手卷上所用扣搭的...
-
http://news.artron.net/20201012/n1085724.html
2020-10-12 11:10:08
-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青玉兔形镇赏析
- 相关描述:镇纸,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使之保持平整的工具,由古时用于压席角的镇演化而来。原本是文人放在案头把玩之物,有铜、玉、石等各种材质。镇纸作为文房用品应不晚于南北朝时期,玉镇纸大约于汉代已经出现,盛行于明清。青玉兔形镇,唐代,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器长8.5厘米,高4.5厘米,器形完整,以和田青玉雕...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10/n1073688.html
2020-04-10 09:18:48
- 【解析】真假难辨的古玉受沁
- 相关描述:对古旧玉器的鉴定,必须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要从材料、造型、工艺、腐蚀、沁色、伤残、纹饰图案、时代风格、艺术表现形式、年代判断以及视觉效果上全面地分析研究。以上的每一项都具有上百条的鉴定证据。例如我们通过从玉器的老化受沁方面对比,能够科学地揭示真伪,表现特征的基本成因。1。要科学地认识到...
-
http://news.artron.net/20200203/n1070001.html
2020-02-03 00:00:00
- “萌”文物 | 玉佩上的飞鸟与凤凰
- 相关描述:随着服饰文化的变迁,佩饰已经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翻看历史不难发现,佩饰出现的年代早、品类多,佩饰所模拟的图形或者镌刻于其上的纹饰,更寄托着古人对礼仪和美好寓意的向往。【商】玉鸟形佩 故宫博物院藏早期,常见模拟飞禽走兽的动物形佩,这与古代的图腾崇拜有关。其中,鸟形玉佩极多。玉鸟始见于新石...
-
https://news.artron.net/20190731/n1057492.html
2019-07-31 09:57:43
- [库恩国际精品推荐]和田玉夔龙玉璧
- 相关描述: KUHN'S丨库恩拍卖公司 Kuhn Auction Company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和田玉夔龙玉璧 此件为和田青玉质地,局部有褐色沁,色彩富于变化。玉璧两面纹饰不一,内圈琢刻排列整齐的纹饰,采用剔地、阴线方法来雕琢。外圆边沿阴线琢刻一周,形成宽边缘,整器造型规...
-
http://artist.artron.net/20190515/n1052237.html
2019-05-15 15:26:26
- 略论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器工艺
- 相关描述:1984年12月,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西麓发现兵马俑群,发掘者根据俑坑的规模推测其主人可能为某一代楚王<1>。七年后,这位楚王的墓葬被找到,相关单位于1994年12月起展开三个月的清理发掘工作。该墓虽被盗扰,但规模宏大,内墓道中三间耳室和一座陪葬墓保存完好,出土了20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包...
-
http://news.artron.net/20190424/n1050778.html
2019-04-24 09:46:01
- 英国皇室贵族2019英国伦敦艺术精品拍卖会--玉器篇
- 相关描述:拍卖主题:英国皇室贵族2019英国伦敦艺术品拍卖会拍卖时间:2019年1月25日拍卖类别:瓷器专场 . 玉器专场 . 书画专场 . 杂项专场 . 钱币专场拍卖地点:英国,伦敦,卡姆登地区,128亨利国王路,伦敦摄政公园万豪酒店Y001金凤朝阳摆件H:23.2cm WT:1761.7g1,6...
-
http://news.artron.net/20190114/n1042290.html
2019-01-14 14:19:24
- “去蔽”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多元创作
- 相关描述: 2019年1月5日下午4点,由贾廷峰出品,贺艳荣、张路联合策划的太和艺术空间青年艺术项目《去蔽》如期开幕。本次展览邀请了十位70后、80后艺术家参展,展出作品近30件,涵盖了绘画、装置、影像等方向的多元创作,较为清晰地呈现了青年艺术家群体基于当下艺术语境和现实遭遇的感受、认知及思考脉络...
-
https://news.artron.net/20190110/n1041959.html
2019-01-10 15:37:42
- 鉴赏|三千阳春始一花
- 相关描述:
北京艺术博物馆以桃子为题材的木版年画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桃,自带仙气。桃子是从什么时开始被雕琢入玉,成为玉雕的重要题材之一?据本文作者考据,目前尚未见到唐代玉桃实物,收藏于无锡博物院的无锡钱裕墓出土玉桃杯应该是此类器物最早的样式,归为元代。
啖桃时节,总有友人殷殷关切,从新...
-
https://news.artron.net/20181015/n1026921.html
2018-10-15 09:42:16
- 美国旧金山珍藏的三件宋代兽玉雕鉴赏
- 相关描述:
图1 白玉兽
图2 玉兽
图3 兽首玉杯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主题中,动物题材早于并多于植物题材,祥瑞动物早于并多于写实动物。同时动物题材中大凡与写实动物不能划等号的,在是与非之间的动物,皆称之为“兽”或“瑞兽”。如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为“亚洲艺术馆”),其...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816/n1017661.html
2018-08-16 09:19:47
- 浅析良渚玉器的收藏
- 相关描述: 刚刚过去的几天,重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成了朋友圈的“打卡”圣地。
良渚古城遗址即将正式代表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热门”不在话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尤其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堪称微雕杰作。...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14/n1011527.html
2018-07-14 14:33:41
- 梨白: 良渚玉器真假之辨
- 相关描述: 刚刚过去的几天,重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成了朋友圈的“打卡”圣地。
良渚古城遗址即将正式代表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热门”不在话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尤其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堪称微雕杰作。...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11/n1011541.html
2018-07-11 15:19:51
- 梨白:良渚玉器真假之辨
- 相关描述: 刚刚过去的几天,重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成了朋友圈的“打卡”圣地。
良渚古城遗址即将正式代表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热门”不在话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尤其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堪称微雕杰作。...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09/n1010841.html
2018-07-09 15:18:20
- 良渚玉器真假之辨
- 相关描述:
玉琮 浙江省博物馆藏
刚刚过去的几天,重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成了朋友圈的“打卡”圣地。
良渚古城遗址即将正式代表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热门”不在话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尤其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09/n1010823.html
2018-07-09 14:43:55
- 朴实无华的良渚文化玉梳背
- 相关描述:
图1
图2
图3
距今已有5300年历史的良渚文化,是分布于我国太湖流域的一种古文化。经考古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农业在良渚文化时期,即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而趋于专业化的手工业,使得当时的琢玉工业十分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更是揭开了华夏礼...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04/n1010164.html
2018-07-04 10:24:39
- 北京正道:文雅而贵气的羊脂玉有凤来仪梳
- 相关描述: 玉梳的历史
在我国古代,梳篦统称为“栉”,是女子的簪、胜、钗、 珠花、步摇、金钿、勒子、栉等八大古代首饰品之一。苏轼有诗曰:“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梳的材质多样,骨木牙角均有呈现。
玉梳-江苏南京江宁镇建中村南宋墓出土
以玉为材的玉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
http://news.artron.net/20180604/n1005244.html
2018-06-04 16:23:04
- 流传至今的宝剑,“宝”在哪里?
- 相关描述: 剑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现在作为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为细长的钢条,顶端为一小圆球,无刃。剑的历史是源远流长,因其属于非常实用、常用的兵器,流行甚广甚长。
在古代,质地精良的宝剑大多出自...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01/n984898.html
2018-05-01 23:25:19
- 风采绝伦“玉戈之王”
- 相关描述:
图1
图2
商周时期,统治阶级往往将玉器视为权力、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视玉为宝物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故琢磨了许多璀璨夺目的玉器佳品。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商代大玉戈(图1),温润光洁,色沁自然,是我国迄今发现的玉戈之最大者,堪称“玉戈之王”。
这件商代大玉戈,出土于武汉...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228/n989829.html
2018-02-28 08:59:59
- 精雕玉琢!芮桓公两位夫人的玉腕饰
- 相关描述: 2005年,在陕西韩城梁带村发现了一处两周时期的芮国墓地,其中发掘的3座带墓道大墓M27、M26、M19,被认定为春秋早期芮桓公及其两位夫人的并穴合葬墓。由于这些墓葬历史上未曾被盗扰,在考古发掘中难得一见。随葬青铜器、玉器、金器等,级别之高,品种之齐全,制作之精美,令人赞叹不已。M26...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207/n986624.html
2018-02-07 15: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