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115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古代玉壁的风格特征
相关描述:  玉璧是古人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器。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天又是苍色(青色),故“以苍璧礼天”。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穿孔称作“好”,边缘器体称作“肉”,《尔雅·释器》《说文》释璧均为“肉倍好”,即璧的两边玉质部分相加之和等于璧的中央孔径的一倍。由于出土的和传世的玉璧绝大多数并...
2006年02期:古代玉壁的风格特征
相关描述:  玉璧是古人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器。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天又是苍色(青色),故“以苍璧礼天”。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穿孔称作“好”,边缘器体称作“肉”,《尔雅·释器》《说文》释璧均为“肉倍好”,即璧的两边玉质部分相加之和等于璧的中央孔径的一倍。由于出土的和传世的玉璧绝大多数并...
《文物天地》:出土玉器荟萃羊城
相关描述:  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8000年的玉文化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在闪烁着文明之光的历史长河中,崇玉重玉的观念风行数千年,对古玉的珍赏和追捧一直未有间断。特别是20世纪以来,研究中国玉器、收藏中国玉器的风气在全球悄然兴起,蓬勃发展,玉器与瓷器、书画一同成为中国文物的研究、收藏热门...
2006年第01期:出土玉器荟萃羊城
相关描述:  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8000年的玉文化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在闪烁着文明之光的历史长河中,崇玉重玉的观念风行数千年,对古玉的珍赏和追捧一直未有间断。特别是20世纪以来,研究中国玉器、收藏中国玉器的风气在全球悄然兴起,蓬勃发展,玉器与瓷器、书画一同成为中国文物的研究、收藏热门...
玉器收藏:何必非古不可
相关描述:  中国人对古玉收藏的偏爱,数千年绵延不断。从古到今的艺术品交易中,古玉的成交相当活跃。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双提高,使得涉足古玉收藏的人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人们的理财观念也悄然变化,逐渐放弃了“黄金保值”的单一信条,越来越认识到古玉器具有保值、升值的作用。另外,修改后的《文...
展现良渚文化魅力的玉琮(图)
相关描述:  主持人:古人把玉称为“石之美者”。早在七千多年前河姆渡时期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捡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从此便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琢玉已从制石行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其中以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的玉器最为引人注目。 ...
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图)
相关描述: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浙江省文物局联合举办的“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于8月19日至11月20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是良渚文化文物首次在首都大规模集中亮相,浙江方面为此特意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文化博物馆等单位精选了213件套质料各异、造型丰富的精品文物,意图较全面系统地反映良渚文化卓...
玉料与古玉断代
相关描述:  根据每个时代所开发玉种的玉色来鉴定玉器的年代,不仅是鉴定古玉的一项基本功,而且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但遇到特殊的玉色或受沁变色的玉器,应借鉴玉器的器型、纹饰及刀工,综合分析,仔细辨别。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用料,大都是变质岩中的蛇纹岩玉,一部分是含有阳起石的玉种。不同文化...
浙江出土距今九千年石雕人首
相关描述:  从2005年3月22日至8月5日,浙江省文物考古部门对嵊州市小黄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揭示大量储藏坑等遗迹,出土石器、陶器等器物数百件。      有关专家认为,该遗址保存之完好,储藏坑发现之多,石磨盘、石磨石出土数量丰富为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所罕见,这是曹娥江流域乃至东...
陈燮君谈上海城市文化
相关描述:  6月9日下午,新逸夫楼报告厅座无虚席,我校古籍所与研究生院共同举办的题为《上海城市文化的理性思考》的学术报告在这里举行。报告人为上海文广局党委书记、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先生。报告就上海六千年的文化血脉、城市文化的整体规划、世博精神与上海城市文化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
海外遗珍 古玉珍藏展(组图)
相关描述:  正值初夏,古玩收藏随着拍卖会热火起来,书画、瓷器纵然高唱,玉器却另类的给夏天适合的温润,玉器领地依然不被撼动。记者近日在潘家园古玩城书画艺术中心与合雅古美术公司两位负责人交流时得知,为了推展高古玉器在古文物艺术中的地位及当今社会大众对高古玉的认知与收藏,合雅古美术6月15日-26日在古...
浙江出土一件4500年前玉耘田器
相关描述:  记者22日从浙江省文物考古所获悉,浙江省考古人员近日在对桐乡市姚家山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一件4500年前的罕见玉耘田器。   桐乡市姚家山遗址,是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的一个中心区。考古人员在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中,发现了六处良渚文化晚期墓葬,共出土玉钺、玉璧、玉锥形器、玉手镯等...
玉器收藏:何必非古不可(图)
相关描述:  古玉造假 暗流涌动   中国人对古玉收藏的偏爱,数千年绵延不断。从古到今的艺术品交易中,古玉的成交相当活跃。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双提高,使得涉足古玉收藏的人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人们的理财观念也悄然变化,逐渐放弃了“黄金保值”的单一信条,越来越认识到古玉器具有保值...
青铜器发展史简介
相关描述: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
六月:神话与现实——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
相关描述:  1、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本月14日正式开幕。中国艺术家一行27人参加了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馆中由旅法艺术策划人侯瀚如策划的“紧急地带”主题展,在另外的九个主题展中还有少量中国艺术家以个人身份参展。但这次原定于在威尼斯设立的威尼斯双年展有史以来第一个政府“中国馆”在开展前宣布不能开馆,...
中国古代织绣精品炫目赏(图)
相关描述:  中国的丝织物是何时出现的呢?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始于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此后,经过殷商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织绣工艺,已具有较高的水平。   春秋战国   1982年,曾在湖北江陵马山发掘了一座楚墓,出土了大批丝织品、编结和刺绣等。丝织品的品种有绢、罗、纱、...
润泽以温 比德以玉
相关描述:  远古时代,人们在用石器做工具时发现玉比一般石头优越美观,玉含蓄坚韧,温润莹泽,它既不像宝石那样清澈透明,一眼望穿,也不像石头那样浑浊不透,坚硬干脆,它含蓄内蕴,生动而富有灵性,这些都与史前人们内心的一种愿望、一种内涵相吻合,为文明时代华夏民族所继承。我认为玉就是我们的祖先找到的最能代表...
精致的春秋云纹陶环
相关描述:     这件小陶环白陶质,生坑,完整。外径3.9厘米,内径1.5厘米,好径1.2厘米,厚0.4厘米,内外沿微凸边廓。两面均满饰卷云纹,总体光滑,偶见小砂孔。   据《尔雅·释器》说:“好肉若一谓之环。”,《说文》释环为“璧属也。”环在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及广...
首页< 上一页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