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115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温润优雅的明代龙形器
相关描述:     图1    图2     图3   中国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玉器以质地温润、光泽优美、雕刻精湛、品类繁多、造型典雅被视为珍宝,各个时期玉器有各自的特征和用途,或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或是物质财富的标志,到如今古代玉器不仅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
石峁遗址:中国北方早期国家的都城
相关描述:  在晋陕高原近邻处的黄河西岸,沉寂了4000多年的石头城——石峁,被考古学家探查的脚步声惊醒了。声声探铲叩响了这处史前文化遗产的处女地,一个距今4300年北方早期国家的都城遗址,如今轰动了世界。这座硕大无比的史前古城正在改写中国上古史及中华文明的起源。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神木市高家堡...
李新伟:谜中之考古学家 ——《问学之路—考古学人访谈录III》评介
相关描述:  考古学家在公众心目中自带神秘效果,浑身上下,里里外外都是谜。“中国考古网”众多栏目中,“考古人物”的浏览量最大,由网站访谈修改增补结集出版的系列丛书《考古学人访谈录》也已经出到了第三集,这应该与读者探秘解谜的热情密切相关吧。   这一集中有与罗布泊沙漠中小河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装...
高江涛:如何理解“最初中国”
相关描述:  近些年,有关“最早中国”、“最初中国”等的讨论逐渐成为相关研究中虽歧义纷呈却难以回避的一大热点。最早中国与最初中国,就基本内涵而言是一样的,都是探讨“中国”开始形成或最早出现的问题,这恐怕是每个中国人都最想了解的问题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最早中国”的称呼更加侧重时间节点,而“最初中国”...
李新伟:岱宗夫如何?——在广阔背景下理解中华文明特质
相关描述:  海岱地区汇聚淮河和古济水,为《禹贡》兖州、青州和徐州之地,在上世纪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中,其考古发现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20多年来,这一重要地区的史前考古新发现较少。因此,最近山东章丘焦家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现就特别令人振奋。   遗址中发现的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城和环壕,在海岱...
消失的良渚文化 缘何在遥远的古蜀出现?
相关描述:   良渚文化在距今5000多年时兴起于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延续了1000多年的历史,而金沙遗址繁盛于3000年前的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这两个考古学文化不仅在距离上相隔了一千多公里,而且还跨越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那么这件良渚文化的玉琮为何会出现在如此遥远的古蜀金沙遗址呢?   三星堆遗...
中华古文明瑰宝:红山文化马蹄形器
相关描述: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
浅析良渚玉器的收藏
相关描述:  刚刚过去的几天,重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成了朋友圈的“打卡”圣地。   良渚古城遗址即将正式代表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热门”不在话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尤其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堪称微雕杰作。...
梨白: 良渚玉器真假之辨
相关描述:  刚刚过去的几天,重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成了朋友圈的“打卡”圣地。   良渚古城遗址即将正式代表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热门”不在话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尤其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堪称微雕杰作。...
梨白:良渚玉器真假之辨
相关描述:  刚刚过去的几天,重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成了朋友圈的“打卡”圣地。   良渚古城遗址即将正式代表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热门”不在话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尤其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堪称微雕杰作。...
良渚玉器真假之辨
相关描述:     玉琮 浙江省博物馆藏    刚刚过去的几天,重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成了朋友圈的“打卡”圣地。    良渚古城遗址即将正式代表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热门”不在话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尤其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
古越之相 寓于青铜鸠杖之中
相关描述:  先秦时期的浙江属于古越人居住的地区,它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晚于中原,并且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显著影响。虽然与中原相比,越地出土的青铜重器数量并不多,但在形制与纹饰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当中原开始呈现中央帝国的显赫时,越地在经历良渚文化的辉煌后进入一个低迷的时段。在中土君子眼里,这里只...
良渚玉琮王:神的标记
相关描述:  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国太湖流域的良渚地区,一度创造出高度发达的文化:古城、墓葬、祭坛、村落、军事、水利设施、玉器作坊……   从1936年开始,持续80多年的考古发掘,其中最重大的发现,就是刻有这双神秘眼睛的器物——玉琮。 良渚玉琮   这尊玉琮重6.5公斤,高8.9厘米,上射...
朴实无华的良渚文化玉梳背
相关描述:     图1     图2     图3   距今已有5300年历史的良渚文化,是分布于我国太湖流域的一种古文化。经考古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农业在良渚文化时期,即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而趋于专业化的手工业,使得当时的琢玉工业十分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更是揭开了华夏礼...
良渚主题文创惊艳首秀,良渚“博物馆周”圆满闭幕
相关描述:  6月30日,良渚博物院重新开放博物馆周进入最后一天,良渚文博创意市集、文博论坛、良渚文创设计专项赛颁奖礼精彩上演。   6月30日上午,文博界的全新盛会:良渚文博创意市集暨“渚见未来”——2018首届良渚文博创意论坛,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焕新开启。数十种全新设计的良渚主题文创产...
浙江出土春秋时期青铜杖
相关描述:     先秦时期的浙江属于古越人居住的地区,它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晚于中原,并且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显著影响。虽然与中原相比,越地出土的青铜重器数量并不多,但在形制与纹饰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当中原开始呈现中央帝国的显赫时,越地在经历良渚文化的辉煌后进入一个低迷的时段。在中土君子...
流行于商代晚期的青铜龙纹盘
相关描述:  青铜龙纹盘是1984年温岭当地村民无意间发现的。铜盘的出土在当时引起了多方关注。青铜盘出现于商代早期,流行于商代晚期。 青铜鸠杖 春秋(前770-前476年)   先秦时期的浙江属于古越人居住的地区,它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晚于中原,并且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显著影响。   虽然与中...
史前玉器大型钻孔技术实验研究
相关描述:  摘要:本文探讨对象为玉、石器大型钻孔技术,此技术很有可能与辘轳轴承器的发明有关,本文将通过实验考古等方法,复原古代钻孔技术所使用的轮轴机械及加工动力系统。   钻穿孔技术是史前玉石器加工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从遗留在玉、石器上的孔洞尺寸来看,可粗略分为大型钻孔和小型穿孔。本文将孔洞直...
考古人:虔诚的“时空穿梭者”
相关描述:  我刚刚开始跑考古的时候,是有些惶恐的。这或许是因为神秘,也或许是因为敬仰。神秘带着些许担忧,是因为我生怕讲不好那些看上去专业晦涩,内在却闪闪发光令人感动的考古故事。敬仰中也夹着些决心,不仅仅因为我是个记者,而是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我深知这将是一趟寻找人类本源的旅途——是的,这个时代...
良渚博物院重新开馆:全方位展现良渚考古新成果
相关描述:  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长什么样子,他们的“菜单”上有哪些食物,他们当时使用文字吗……历经10个月闭馆改陈,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博物院25日重新开馆,全方位展现良渚考古新成果。   良渚博物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重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没有改变...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