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16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201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时间跨度达百万年
相关描述:  16日,“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本次评审之一刘庆柱表示,本次“十大考古新发现”覆盖的考古项目时间跨度很大。“上至百万年前的旧石器遗址,下至近代的致远舰都有。”   据介绍,在进行为期一天半的汇报演示后,16日下午,经评委会评议和投票,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良渚刻符: 艺术在4000年前天真而浪漫的探索
相关描述:  当我开始考察杭州书法史的时候,发现其第一个元素是非常久远的文明符号:良渚刻符。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个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年~4150年。从1936年被发现,到现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分布于太湖地区的草...
浙江三处考古发现入围201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相关描述:  3月11日,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我省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绍兴越国王陵及贵族墓考古调查与勘探、杭州南宋临安城遗址等三处考古发现脱颖而出,顺利晋级终评。   浙江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被证实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
浙江发现世界最早水坝 距今约5000年
相关描述:  记者15日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专家实地考察确证:杭州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距今已经有4700至5100年。   良渚古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此次确证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位于良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共由11...
良渚古城外围发现5000年前的古老大型水利工程
相关描述:  良渚文化再现人间已有80个春秋,但是其中的宝藏源源不尽。记者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多年的调查,他们在良渚古城外围发现了我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经有5000年。   2007年,良渚古城横空出世,它由内而外分为宫城、王城和外郭城,面积分别为30万平方米、300万平方米...
海昏侯墓、“丹东一号”入围2015十大考古发现终评
相关描述:  日前,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25项考古成果入围终评。其中,受关注程度最高的要数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和辽宁“丹东一号”沉船确认为甲午海战的“致远号”。   这25项考古成果包括: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安徽东至华龙洞旧石器遗址、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海南东南...
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获重大收获
相关描述:  2007年良渚古城发现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良渚古城的整体结构进行了重点研究。2009年以后,以岗公岭水坝的发现为契机,采取多种手段对该区域进行长期调查,发现良渚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的水利系统。   为了解坝体结构、获得地层学资料等学术目标,经报请国...
长江以北首次发现良渚文化聚落
相关描述:   经过南京博物院4年多的考古发掘,位于兴化、东台交界处的蒋庄遗址初露真容,这是一处良渚时期的文化遗存,从距今约5000年起,先民们在此生活了千年左右。2月28日,来自全国的20余位专家在实地考察后进行论证,认定此次考古意义重大,不仅突破了良渚文化北不过长江的传统学术观点,而且首次大量...
“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建构”学术研讨会简述
相关描述:  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进和重大考古新发现的不断涌现,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结合起来探讨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等问题日益成为一项迫切任务。为此,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11月21—22日在长春主办了“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建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
大匠运斤 巧夺天工
相关描述: [摘要]:玉器是东方文化最具特色的载体,又是新石器时代东亚人类所开创的象征性精神文明体系的代表。良渚文化中的玉器就是最典型的标本。   玉器是东方文化最具特色的载体,又是新石器时代东亚人类所开创的象征性精神文明体系的代表。良渚文化中...
让考古更好地走近大众——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综述
相关描述: 在沈阳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的“沈阳早期人类探秘之旅”公众考古活动上,沈阳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旧石器时代人类如何制作石器工具。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京举办。来自部分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
让考古更好地走近大众
相关描述: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京举办。来自部分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馆、高校的考古学者和热爱考古的学生一起参加了论坛,围绕着一些热门话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专题报告亮点纷呈   论坛分为开幕式、公共考古演...
《良渚刻画符号》聚焦中国文字起源
相关描述:  近日,《良渚刻画符号》在杭州市余杭区首发。来自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考古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对本书和相关的文字起源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是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考古学文...
史前上海:从马家浜到马桥
相关描述:  “考古”作为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发现和研究上海地区的史前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于上海过去历史的认识。上海地区已经发现了30余处古代文化遗址。古代遗存证明,先民们已在上海这片土地上创造了6000年的历史。这些文化遗址是上海史前文明形成、变化和演进的轨迹和印痕,也...
考古专家与生态学者:五水共治不妨师法良渚先民
相关描述:  4月26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斌、考古领队王宁远,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秘书长伍业钢博士做客该省科技馆“科学+ASTalk”,揭开良渚先民的治水智慧,运用最新考古成果探讨现代生态治水的路径。   “一般认为江南生活模式是从东晋南渡开始的,其实早在5000多年前的良渚时期就已...
三星堆确认发现两城墙 墙外疑有“码头”
相关描述: 新确认的“仓包包城墙”尚可见一条长400余米的土埂。在城墙的底部,还有更早时期的建筑遗迹。   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鸭子河畔,沉睡着距今已有5000-3000年历史的三星堆古遗址。这个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古城是如何营建的,聚落又是如何布局的...
宝墩古城考古揭秘:4500年前成都政治文化中心
相关描述:   新津县新平镇宝墩古城经过近20年的考古挖掘,一座距今4500年的古城清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将成都的历史往前推进1000余年,带到了遥远的新石器时代。   有着山水卫星城之称的新津县,拥有长秋山、牧马山两道天然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29.92%,境内五河汇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近...
良渚遗址发现纯粹是一个意外
相关描述:  美国人詹姆斯·伯克在其里程碑式的科普著作《双轨》中认为,历史上很多经典的科学发现与创造发明,都是在两条或数条看上去毫无关联的历史线索微妙而复杂的交织下推动促成的,作品也因此命名为“双轨”。   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就类似于这种双轨甚至多轨模式,而发轫于浙江杭州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就...
五千年的良渚港等仍在使用
相关描述:    良渚遗址局部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其存在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l936年施昕更先生在浙江余杭良渚镇一带率先发现,1950年以后,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陆续发掘了一系列相关遗址,逐渐对这一文化的内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1959年夏鼐先生...
中国的考古成就为何 未被世界充分了解?
相关描述:  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26日在上海落幕。25日,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76岁高龄的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勋爵,话题是“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这位国际考古学泰斗盛赞此次在上海举办的世界考古论坛“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也坦...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