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5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5·18国际博物馆日 | “良博XIN力量”闪耀良渚博物院
相关描述:5月18日,在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的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良渚博物院精心策划推出“良博XIN力量”线下、线上系列活动,用“XIN ”诠释“叩击心灵、焕发新生、欣然怒放”的“中华文明之力量”。叩击心灵:“文明之光的折射”艺术展良渚博物院本次推出的“文明之光的折射”特殊儿童艺术展,展厅空间主...
他,用书写与良渚对话
相关描述:卢俊舟:书写良渚艺术展  在杭州余杭良渚遗址东南方5公里左右,矗立着一幢清水混凝土现代建筑,这是由安藤忠雄设计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大屋顶”。阳光透射进巨大的内部空间,水面倒映着它的恢弘身影。这座拥有极简主义外形的巨大建筑,彰显着现代的力量与包容的胸怀,让人联想到在同一片...
溯源与致敬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九节大玉琮
相关描述:幽赏未已·古玩杂件专场谦谦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之悠悠长河在中国从未断流,从远古的神玉、王玉、礼玉到后世的佩玉、饰玉、生活用玉等,玉早已融入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的玉文化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古人将对美德与灵性的最高赞美都赋予了玉,对于每一个中国文人而言,美玉象征着精神最深处的那一种温润...
【热点】古城遗址挖掘者讲述故宫良渚文化大展:玉器见证五千年历史
相关描述:关于良渚遗址的发掘过程,刘斌是30年来的见证者。从1986年开始参与反山墓地的发掘,到1987年参与瑶山遗址的发掘。直到2007年,他发现了真正的良渚古城。“从发现古城到现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良渚申遗成功,对我来说确实是件非常荣幸的事情”,30多年前,刚刚从吉林大学考古系毕业的刘斌到了杭...
浙江德清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大型制玉作坊遗址
相关描述: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一大特征,在浙江省德清县,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大型制玉作坊遗址中初鸣遗址,为研究当时的制玉工艺和玉矿来源提供了重要依据。它同时也是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时期规模最大的制玉作坊遗址群。  中初鸣遗址位于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位于闻名中外的良渚古城的东北方向。2017-2018...
元宵佳节在“浙”里,吃喝玩乐全配齐
相关描述:乘着新春还未散去的年味,元宵热闹而来。正月十五这样的大日子,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浙江省博物馆自然少不了张灯结彩,邀您共庆红红火火的元宵佳节。每个节日都有一个念想,串起人们的共鸣。为了这份长久以来的眷恋,2019年2月19日10时至12时,观众朋友们可以在浙博孤山馆区解锁我馆为大家精心设计...
良渚能否申遗成功 2019年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出结果
相关描述:前几天,良渚博物院里举行了一场很有意思的讲座,说的是五千年前的良渚人,都吃些什么。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武欣,在良渚负责植物考古。  在武欣看来,植物考古,是一门研究“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学问。小到一种元素,大到一粒种子或者果核,通过分析这些植物,可以摸索人类历史发展的脚步。...
良渚博物院重新开馆:全方位展现良渚考古新成果
相关描述:  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长什么样子,他们的“菜单”上有哪些食物,他们当时使用文字吗……历经10个月闭馆改陈,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博物院25日重新开馆,全方位展现良渚考古新成果。   良渚博物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重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没有改变...
浙江良渚博物院重开馆 文物扩充近一倍
相关描述:   开馆仪式。   阔别10个月,闭馆改造的浙江良渚博物院于6月25日在浙江杭州揭开神秘面纱。据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副主任李新芳介绍,改陈后的良渚博物院共展出文物600余件(组),比原展扩充近一倍。此中,钟家港的良渚先民头盖骨、鱼钩、五千年前良渚先民吃剩的动物骨头、果核等都是首次展出。...
良渚版“一站到底” 参赛选手丰富的知识让考古学家惊叹
相关描述:  很多人都喜欢看《一站到底》,它是由美国NBC《Who's still standing》节目改编而来,是一档形式新颖,趣味十足,在挑战中挖掘个性,又充满悬念的全新益智攻擂节目。   日前,记者观看了一场同样精彩的良渚版《一站到底》,参赛选手是良渚瓶窑29个村选拔出来的8支队伍,他们在...
良渚古城在中国城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关描述:  良渚古城遗址是整个良渚文化的核心,是良渚文明的都城,它与良渚玉器等一同构成良渚文明最具代表性的物质遗存。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地区,处于一处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的C形盆地北部。古城南北分别峙立着大遮山和大雄山两座天目山余脉,西部散布着一系列低矮山丘,这三处山体均距古城约2公里,向东...
“图像中的远古——早期文明对当代设计的启迪”活动成功举办
相关描述:   2017年12月10日,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源流运动”平台承办的“图像中的远古——早期文明对当代设计的启迪”沙龙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举行。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处研究员邓淑苹,清华大学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贺艳,杭州良渚...
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水与古代文明的关系
相关描述:  12月8日—11日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关注水与古代文明的关系。布莱恩·费根作为本届论坛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以出版众多影响深远的考古学通识著作而知名,他的最新著作就包括《灵丹妙药:水与人类的历史》。“千万年来,人与水的关系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些年,考古学和其他很多学科的研...
考古人的坚守 让我们见到了“中华文明之光”
相关描述: 良渚古城结构图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这几年随着一些盗墓网络小说的流行,让“考古”成了一个文化“热词”。特别是这类小说改编的网络剧和电影的热播,再加上近年来良渚遗址“申遗”工作的推进,更让“考古”成为了热门话题。这些网络小说确实吸引了一些读者对于考古的好奇,但那毕竟...
这群考古人的坚守 让我们见到了“中华文明之光”
相关描述:  这几年随着一些盗墓网络小说的流行,让“考古”成了一个文化“热词”。特别是这类小说改编的网络剧和电影的热播,再加上近年来良渚遗址“申遗”工作的推进,更让“考古”成为了热门话题。这些网络小说确实吸引了一些读者对于考古的好奇,但那毕竟不是真实的考古。今天,我们有幸走进浙江省文物考古所,认识一...
良渚遗址申遗启动 良渚文化国家公园今年开建
相关描述:  继西湖、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杭州有望再添一处世界遗产。   昨天,余杭召开良渚遗址申遗和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建设动员誓师大会,会上举行了良渚遗址申遗和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建设指挥部揭牌仪式,良渚遗址申遗工作全面启动。   良渚遗址有着5000年历史,前前后后考古考了80年,曾6次入选“全国十...
探访建设中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相关描述:  记者日前来到104国道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路段,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南入口已经初现雏形。由此北上,来到莫角山遗址——良渚古城的核心宫殿区,原本横穿古城的老国道已在2016年年末永久性封闭,原来的果树林已变成视野广阔的草地。经过近一年的环境整治和修复,这里正逐步呈现出古城的原生态模样。 ...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相关描述:  伦敦时间10月27日上午12:00,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与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院友好合作关系签字仪式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举行。浙江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出席仪式,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伦敦大学学院(UCL)考古学院院长Sue Hamilton教授代表双方...
透雕人鸟兽玉饰件揭示良渚人信仰
相关描述:   透雕人鸟兽玉饰件出土于1991年,昆山市赵陵山遗址77号墓中。赵陵山位于昆山市张浦镇西南,属长江三角洲太湖水乡地带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饰件出土时放置在墓主右脚下的一个石钺圆孔处。据钺上部的朱色、缚痕和现场遗留的朱彩图案痕迹等判断,石钺原为带柄器。钺作为一种由武器演变而来的礼仪之器,显...
80年考古实证“五千年文明” 良渚文化让世人认知“远古中国”
相关描述:  六处发现被评为“全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古城被我国考古学泰斗称为意义不亚于殷墟——在位于杭州西北方向的余杭区,一片丘陵地带芳草萋萋,5000多年前,这里已经初现国家形态的起点,它就是良渚文化。   经过80年特别是近30年来的不懈努力,考古工作者在当地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实证中华五千年...
首页<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