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105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河北首次城市考古正定开元寺考古暂收官
相关描述:  中新网石家庄6月19日电 (郝烨 俱凝搏)历时约一年,河北省首次城市考古正定开元寺考古迎来暂时收官。19日,开元寺考古论证会在河北正定召开,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河北省文物局的专家齐聚于此,就开元寺考古成果展开讨论。   据介绍,此次河北正定开元寺考古首次发...
河北正定考古发现七个朝代叠压遗迹
相关描述:  记者近日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获悉,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首次发现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叠压文化层,累计出土文物近2000件。   此次考古共发现遗迹94处,包括晚唐和五代时期城墙防御体系、金元时期开元寺寺庙建筑体系、宋金至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
圆明园景中之景如园遗址整体布局被首次掲开
相关描述:  6月10日,“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市系列主题活动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开幕。圆明园景中之景——如园遗址整体布局首次被揭开,嘉庆皇帝御笔石刻等近千件文物被发现。   在千年延绵不息的运河古道上,白帆蔽日,船歌嘹亮,游舫如织,仿佛当年运河上的繁荣盛景。由非遗表演者带来的一曲激昂豪...
北京2017上半年考古成果:圆明园如园遗址整体布局首揭
相关描述: 唐潞县县丞艾演墓。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对外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考古工作成果:2017年上半年,北京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发掘和保护各时期古墓葬1300余座,窑址35座、房址10余处,出土文物共计3000余件,其中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新发掘的古墓葬有276座。   ...
7个朝代连续文化层叠压 出土近2000件文物
相关描述:  6月10日,笔者从省文物研究所获悉,日前正定县开元寺南广场遗址通过考古发掘,首次发现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累计出土文物近2000件。8月前,正定县将对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成果进行展示。   据悉,此次考古发现包括晚唐、五代时期城墙防御体系...
“魏蜀吴”三地考古专家聚洛阳 研讨三国文化异同
相关描述:  利用文化遗产,讲好三国故事   昨日上午,雷鸣般的掌声不时从市文物局一楼学术报告厅传来。这里正在举行的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学术沙龙之三国系列——“三国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及来自洛阳市、四川省、安徽省、苏州市、南京市的考古专家,结合近年“魏蜀吴”三地最新考...
福建“海丝”遗存考古调查“水落石出”
相关描述:  “福建的海丝遗存,可以追溯至万年以前石器时代遗址中蕴含的海洋元素,以及数千年以来惠及南岛语族的文化播迁、海峡两岸的住民往来。”福建省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楼建龙10日如是说。   10日正值“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日”,福建省博物院披露一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考古成果。   据介...
博物馆观展体验有点小尴尬
相关描述:  临近暑期,汇聚了众多经典藏品的京城各大博物馆又迎来一波波观展高峰,从国家博物馆到首都博物馆,时不时就会遇上一轮游客限流。不过,比限流更令人苦恼的,还是步入展厅后遇到的一桩桩看似不大,却又很影响观展体验的麻烦事儿。   场景一 无人讲解的“糊涂游”   56岁的易阿姨就住在与首都博物...
杜琼:文物“选美”,讲述近20年考古成果
相关描述:  5月18日,在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这是自1996年来,时隔20年再次举办全国性的考古成果展。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7日,采用免费不免票的方式预约参观。 铜雁   据了解,这次考古成果展从1995年至2016年的历年十大考...
环环相扣 运筹帷幄——杨文英副馆长畅谈策展经验
相关描述:  受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托,广州博物馆邀请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杨文英女士作为展览业务培训课程第四讲特邀嘉宾,于2017年5月23日上午,在广州博物馆报告厅为广州文博同行带来题为《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与创新》的精彩讲座。   杨馆多年来致力于陈列展览策划与研究,近年来分管...
四川彭山江口沉银考古发掘成果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相关描述:   “这些出水文物既是明代中晚期社会生活、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最直接展示,也是对科学、历史、艺术价值的一个极大贡献。”5月18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成果报告会,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多功能厅(A101)举行。来自四...
如何用文物展现中华之美?
相关描述:   进入首都博物馆地上一层B展厅,翻滚的历史长河瞬间将你卷入时空的隧道: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陕西省吕氏家族墓地、秦始皇陵陪葬坑、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随气流波动起伏的厅顶指示牌一路走过,360余件精美的文物一一呈现,从史前一路沿着夏商周漫步至汉唐,再到宋元明清,古朴的...
国家文物局:我国博物馆每年接待约9亿人次参观者
相关描述:  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此间举行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3万余个,举办约11万次专题教育活动,参观人数约9亿人次。   刘玉珠说,截至2016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873家,比2015年度增加了181家...
首都博物馆: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相关描述:  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于“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展览主要从1995年至2016年的历年10大考古发现中精挑细选,最终确定360件(套)文物。从杨官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物,到新疆精绝古城的尼雅遗址珍宝,再到隋炀帝墓随葬品...
【雅昌专栏】张辉:明式家具平云纹牙头案子的演变
相关描述:  在明式家具平头案和翘头案中,牙头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直牙头(“刀子牙板”)系,另一是云头牙头系。其中云头牙头一系又可分二式,其一是内卷云纹牙头式,其二是平云纹牙头增大式。   在卷云纹牙头向内翻卷变化发展的同时,平云纹牙头一支脉也在发展着,表现为牙头上方的雕刻面积不断增大,其上纹饰日趋...
国际博物馆日 360件考古珍品出库入展首博
相关描述:  国际博物馆日,《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从史前到明清,360件文物珍品横跨5000年文明史。   据介绍,此次展览以1995年——2016年历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文物为重要依据,经过对80多家相关单位,200多座考古遗址,800多件精美文物的调研整理...
展现中国近20年考古成果 360件(套)藏品亮相首博
相关描述:  战国的漆木架鼓、商代的提梁铜壶、唐朝的三彩俑……360件(套)文物藏品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上集中亮相,许多文物是第一次离开故土,首次进京展示。   本次展览汇集了中国19个省(区、市)的49家考古所、博物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36...
用文物展现“美·好·中华”
相关描述: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首都博物馆将推出“美·好·中华——近20年考古成果展”,50个考古遗址出土的360组件文物将集中亮相,为观众展现物化在文物中的传统美学,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源。   5月8日,记者来到首博文物库房,参观了本次展出文物的现场点交。策展人冯好介绍,此次展出的文...
360件文物将于国际博物馆日亮相 展示近20年考古成果
相关描述:  “在博物馆里你遇见过令你心动的TA吗?”这两日微信群里一篇关于博物馆的文章标题,引发了很多评论。   文物除了承载历史信息,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美好。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展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主要从1995年—2016年的历年十大考古发现中...
隋炀帝墓萧后墓文物18日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相关描述: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首都博物馆将推出“美·好·中华——近20年考古成果展”,扬州隋炀帝墓和萧后墓出土的三件珍贵文物亮相首博。昨日,三件文物交由专门的运输公司运往北京。   据悉,首博本次展出的文物,来自全国21个省份49家文博单位,共360余件(套)。这些文物都是...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