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3秒
所有结果105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海昏侯墓部分最新考古成果公布 发现《医书》
相关描述: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与文物保护”国家高级研修班日前在南昌开班。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和文物保护组组长管理分别介绍了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基本情况。来自考古领域的国内顶尖专家也分别进行授课,课程内容包括《海昏侯墓视野下的汉墓考古》《科技考古的若干前沿问题》《实验室考古理...
450件文物首度亮相河南平粮台遗址成果展
相关描述:  中新社郑州11月15日电 (记者 李贵刚)包含越王剑在内的450余件珍贵文物15日首度集中亮相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考古发掘40年成果展。   发现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平粮台遗址是中国最早发现并确认的史前城址之一,确定其为一座龙山时期的城址,2016年被列入全国《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扬州蜀岗古城考古又有重要新发现
相关描述:  11月11日,在扬州市文物局组织召开的蜀岗古代城址北城墙东段西部城门遗址考古成果论证会上,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公布了最新考古新发现:扬州蜀岗古城又发现一北城门,确认为汉代修缮过的汉广陵城的北门,历经汉-南宋七个时期的城门遗存和门道上的踩踏面,前后延续1500年。同时确认了六朝、隋唐时期蜀...
蜀冈古城北门延续1500年 遗址从汉至南宋基本没变
相关描述:   门道南口遗存   蜀冈之上,承载着扬州城的根与魂。2015年,“扬州蜀冈古城址的木构及其他遗存(战国至南宋)”曾向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起冲击。如今,蜀冈古城址又有重大发现:蜀冈古城址“北门”的门道、沿革等经过考古挖掘逐渐明晰,为进一步探讨蜀冈古城特别是隋江都宫的布局和沿革奠定基础...
4600年平粮台遗址考古成果展:300余件文物亮相
相关描述:  中新网郑州11月8日电 记者8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距今已4600多年历史的“平粮台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本月15日即将展出。届时,平粮台遗址三十多年来发掘出土的不同时期共300余件文物将于河南博物院集中亮相。   公开资料显示,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东南约四公里处的平粮台古城址即...
千年平粮台遗址考古成果将展出
相关描述:  中新网郑州11月8日电(记者 刘鹏)记者8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距今已4600多年历史的“平粮台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本月15日即将展出。届时,平粮台遗址三十多年来发掘出土的不同时期共300余件文物将于河南博物院集中亮相。   公开资料显示,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东南约四公里处的平...
千年平粮台遗址考古成果将展出 300余件文物“面世”
相关描述:  中新网郑州11月8日电(记者 刘鹏)记者8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距今已4600多年历史的“平粮台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本月15日即将展出。届时,平粮台遗址三十多年来发掘出土的不同时期共300余件文物将于河南博物院集中亮相。   公开资料显示,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东南约四公里处的平...
临汾桃园遗址发现史前房址 为古人取暖、照明、炊事所用
相关描述:  10月25日,省考古研究所在第7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上发布“山西临汾桃园遗址史前房址”考古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清理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半地穴式房址,现存较完整的地面、部分墙体、柱洞、火塘等结构,为深入了解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文化面貌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两岸考古学家:“史前海上之路”可能存在
相关描述:  新华社福州11月6日电(记者 林超 闫珺岩)“5000多年前的古人就很可能在黄海及东南沿海海域,沿着‘史前海上之路’进行较频繁的海上活动。”在2日至6日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召开的中国东南及环太平洋地区史前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说。   关于“史前海上之...
两岸考古学家:“史前海上之路”很有可能存在
相关描述:  “5000多年前的古人就很可能在黄海及东南沿海海域,沿着‘史前海上之路’进行较频繁的海上活动。”在2日至6日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召开的中国东南及环太平洋地区史前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说。   关于“史前海上之路”的推断源自于福建南山遗址最新发现的大量炭...
齐齐哈尔洪河遗址发布最新考古成果
相关描述:  中新网哈尔滨11月1日电(记者 刘锡菊)1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通过对洪河遗址的考古钻探,表明洪河遗址距今约4000新石器晚期遗存与梁思永先生确立“昂昂溪文化”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而其文化面貌的丰富程度远远超出“昂昂溪文化”,应是“昂昂溪文化”的中心聚落。此外,嫩江中游...
商鞅变法的改革之都:秦汉栎阳城遗址渐露真容
相关描述: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文献记载,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国都城由雍城迁至栎阳,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此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秦末项羽三分关中,栎阳曾作为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汉高...
中国黄淮七省考古学者山西谈古论今 雄安考古引关注
相关描述:  第七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25日在山西太原举办,中国黄淮七省的考古学家、文物工作者在此回顾过去一年的考古成果。其中,雄安新区的考古工作尤引关注。   黄淮地区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黄淮七省(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均为文物大省,也是古代文化遗...
中国黄淮七省考古学者山西谈古论今 雄安考古引关注
相关描述:  10月25日,第七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在山西太原举办,中国黄淮七省的考古学家、文物工作者在此回顾过去一年的考古成果。其中,雄安新区的考古工作尤引关注。   黄淮地区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黄淮七省(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均为文物大省,也是古...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在南昌市召开
相关描述:  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主办,江西师范大学、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承办的“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海昏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0月13日—16日在南昌市凯美格兰云天大酒店举办,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60余篇,陕西历史博物馆张维慎研究员持《读史札记五则》一文参会并交流。 ...
让文物走出仓库 让国宝走出深闺
相关描述: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国家的“金色名片”。保护好这些刻印着历史轨迹的珍贵遗产,并让它们“开口”讲故事,是一个大课题。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让文物活起来”系列报道,借助一个个鲜活事例,探寻让文物走近大众、传承中华文明的奥秘。   行走博物馆里,那些斑驳的文物尽管静静地存放在玻璃橱窗...
国家文物局代表团赴英国参加“英国世界遗产年会”
相关描述:  受国家文物局委派,10月7日至10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姜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张依萌赴英国煤溪谷参加第三届“英国世界遗产年会”并发表专题演讲。这是中方首次委派代表出席英国文化遗产年会。   姜波以《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为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商鞅变法的“改革之都”——秦汉栎阳城遗址渐露真容
相关描述: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文献记载,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国都城由雍城迁至栎阳,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此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秦末项羽三分关中,栎阳曾作为塞王司马欣的都城;...
四川考古首次大规模发现半地穴式房址
相关描述:  2017年8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举办了主题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高端论坛。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巫新华研究员应邀发言,列举近年的考古成果,指出中亚文化和中国内地文化之间的关系远远超过想象,足以为中华民族概念提供坚实的历史基础。下为演讲实录及采访内容:10月1...
让文物走出“仓库”,让国宝走出“深闺”
相关描述: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广东省博物馆达成合作,打造机场大型“丝路主题”公共艺术空间。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国家的“金色名片”。保护好这些刻印着历史轨迹的珍贵遗产,并让它们“开口”讲故事,是一个大课题。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让文物活起来”系列报道,借助一个个鲜活事例,探寻让文物...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