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9秒
所有结果726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陕西去年考古发掘古墓葬3095座
相关描述:在近日举行的“体验考古·感受文明”2018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研究员通报说,2018年,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共计考古调查194.5平方千米,考古勘探2189.7万平方米,发掘遗址6.17万平方米,发掘古墓葬3095座,此外,开展大遗址项目12项,课题性考...
中沙联合考古队在塞林港遗址再获重要发现
相关描述:​考古队员在沙特塞林港遗址水下作业。中国-沙特阿拉伯联合考古队对红海之滨的沙特塞林港遗址进行的第二次考古发掘的现场工作22日结束。为期近一个月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发现大型建筑遗址,出土了包括中国瓷器在内的诸多文物,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资料。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
宝鸡市发布2018年度考古发掘工作成果
相关描述:​ 1月25日,宝鸡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18年度宝鸡市考古工作成果暨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情况新闻发布会”,宝鸡市文物局副局长刘宏斌发布新闻发布辞,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辛怡华、副所长王颢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刚主持。   据刘宏斌介绍,2018年宝鸡市考...
宝鸡市发布2018年度考古发掘工作成果
相关描述:1月25日,宝鸡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18年度宝鸡市考古工作成果暨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情况新闻发布会”,宝鸡市文物局副局长刘宏斌发布新闻发布辞,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辛怡华、副所长王颢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刚主持。据刘宏斌介绍,2018年宝鸡市考古工作内动...
秦陵博物院邀请田亚岐讲授雍城考古
相关描述:​     1月23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学术讲坛,邀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作题为《从文献记载到考古实证——秦雍城遗址80年来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学术讲座。秦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主持讲座,秦陵博物院党委副书记王润录、副院长张岩、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副院长毕胜,以及秦陵博物院相关部门业务人...
新津崖墓出土陶楼 彩绘层保存完整成都罕见
相关描述: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摄影报道2018年4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新津邓双宝资山,抢救发掘一批崖墓,其中一座崖墓中出土彩绘陶楼2座,一座两层楼阁式、一座两层干栏式,陶楼通体彩绘。陶楼是考古发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随葬器物。“陶质彩绘文物因保存环境、制作工艺、材质、材料等原因,彩绘层较难保存,...
新津崖墓出土彩绘陶楼 看文保人员如何巧手修复
相关描述:2018年4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新津邓双宝资山,抢救发掘一批崖墓,其中一座崖墓中出土彩绘陶楼两座,一座两层楼阁式、一座两层干栏式,陶楼通体彩绘。陶楼是考古发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随葬器物,但苦于彩绘层较难保存,成都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副主任孙杰介绍,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
四川新津出土两座彩绘层保存完整陶楼 正在修复
相关描述:图为陶楼。 钟欣 摄中新网成都1月22日电 (岳依桐)“陶质彩绘文物因保存环境、制作工艺、材质、材料等原因,彩绘层较难保存,这两座陶楼彩绘层保存完整,在目前出土的陶器中并不多见。”22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副主任孙杰在成都表示。据介绍,2018年4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考...
新津出土的两层陶楼通身彩绘 看文保专家如何“治疗”
相关描述:去年4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们在新津邓双宝资山,抢救发掘一批东汉崖墓,其中一座崖墓中出土彩绘陶楼2座,一座两层楼阁式、一座两层干栏式。罕见的是,出土的两座陶楼都是通体彩绘。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副主任孙杰介绍,彩绘加固是陶制彩绘文物保护的国际性难题。那么,成都的文...
陕西2018年考古发掘古墓葬3095座
相关描述:央广网西安1月22日消息(记者雷恺)记者从1月22日举行的“体验考古·感受文明”2018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上获悉,2018年,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深入开展大遗址项目12项,课题性考古10项,抢救性发掘4项,各类基本建设考古项目273项。其中,考古调查近194.5平方千米,考古勘探2...
四川新津出土两座彩绘层保存完整陶楼 正在修复
相关描述:“陶质彩绘文物因保存环境、制作工艺、材质、材料等原因,彩绘层较难保存,这两座陶楼彩绘层保存完整,在目前出土的陶器中并不多见。”22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副主任孙杰在成都表示。据介绍,2018年4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员在新津邓双宝资山抢救发掘一批崖墓,其中一座崖墓里...
四川新津出土两座彩绘层保存完整陶楼 正在修复
相关描述:图为陶楼。 钟欣 摄“陶质彩绘文物因保存环境、制作工艺、材质、材料等原因,彩绘层较难保存,这两座陶楼彩绘层保存完整,在目前出土的陶器中并不多见。”22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副主任孙杰在成都表示。据介绍,2018年4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员在新津邓双宝资山抢救发掘一批...
青藏高原发现首个史前洞穴遗址 距今至少4000年
相关描述:日前,考古学家在西藏阿里发现了青藏高原科学考古迄今为止发掘的首个史前洞穴遗址——梅龙达普洞穴遗址,遗址位于阿里地区革吉县,海拔约4600米,由一字排开的两个独立洞穴组成,其中一处洞穴面积1000余平方米,另一处约250平方米。遗址内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已经掌握使用的人造细石工具,距今...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启动
相关描述:1月16日,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活动启动。评选活动办公室收到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参评项目34项作为初评候选项目,将通过投票产生20项进入终评。评委范围:全国84家考古发掘资质单位拥有团体投票权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136人拥有理事投票权投票规则:团体选票作为单位业务人员...
穿梭五千年的考古情侣
相关描述:严粒粒/文编者按:露珠故事,顾名思义,这些故事带着露珠冒着热气。还有一层含义,露珠在夜晚、在清晨凝结,需要用心,才能发现。第一批露珠故事记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90后。他们想要一份有趣的工作,他们也渴望“诗和远方”的旅行,他们希望人生有更多新体验,也乐于脚踏实地拼搏奋斗……譬如朝露。他...
福建将乐窑文物首次系统对外展示 133件完整器亮相京城
相关描述:中国文物界泰斗、被誉为“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的耿宝昌参观展览。“乐土瓷韵”福建将乐窑文物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将持续至到3月31日结束。本次展览展出了由宋至清的133件(套)完整器精品,200多件将乐窑标本,比较完整地展示了将乐窑的发展历史以及制瓷工艺,这是将乐窑文物第...
【雅昌专稿】按照这件文物 剪个5000年前的齐刘海发型
相关描述:甘肃省博物馆导言: 最早的齐刘海发型早在5000年前便有,而“快递”产业在3000年前的商朝就已出现,当时驿使以快马加鞭的方式传递信息。上期《国家宝藏》中提到,任何奇珍异兽大多出自西域,例如这期汉武帝就引进西域的宝马…如果仅是史书记载,你可能还不信,但本期《国家宝藏》中甘肃省博物馆带来的3...
陕西富平银沟考古 再现繁华六百年的工商业城镇
相关描述:记者日前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两次考古发掘判断,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城东北部的银沟遗址是唐代到元代时期富平县城——义亭城所在地。这是目前全国仅见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唐宋县城遗址,见证了该地六百年的工商业繁荣,具有很高研究价值。银沟遗址是一处大型综合遗址,面积约23平方公里,包含围沟、居址、建...
湖南考古融入国家重大课题
相关描述:七星墩、孙家岗址、鸡叫城……这些遗址星星点点散布在洞庭湖畔。1月16日,记者从2018年湖南考古汇报会上了解到,2018年湖南考古工作围绕国家重大课题“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展开了一系列主动性考古并取得重要成果。作为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三大课题之一的“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项目的牵头单...
中蒙联合考古队发现青铜时代至清代岩画图案
相关描述:中蒙联合考古队发现青铜时代至清代岩画图案等罕见文物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8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18日对外消息称,2018年中蒙联合考古队取得不菲成绩,发现了青铜时代至清代岩画图案等罕见文物。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宋国栋介绍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