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726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德清原始瓷在杭对话河南青铜器
相关描述:   由杭州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主办的《南北辉映 礼乐至上——两周时期河南青铜器与浙江原始瓷联展》日前在杭州博物馆举行。   原始瓷与青铜器,虽材质迥异,工艺有别,却是凝聚距今3000多年前商周文明的两大物化载体。此次展览展示了德清出土的两周时期原始青瓷标本,这些从窑址内经...
海昏侯墓竹简首轮红外扫描完成 发现疑似棋谱古籍
相关描述: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竹简清理和首轮红外扫描工作已经完成。有专家通过对海昏侯墓内竹简上文字的分析,发现了疑似棋谱的古籍。   目前南昌海昏侯墓主椁室的拆解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有5200多枚的竹简已经完成了清理和第一轮红外扫...
海昏侯墓竹简首轮红外扫描完成 发现疑似棋谱古籍
相关描述: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竹简清理和首轮红外扫描工作已经完成。有专家通过对海昏侯墓内竹简上文字的分析,发现了疑似棋谱的古籍。   目前南昌海昏侯墓主椁室的拆解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有5200多枚的竹简已经完成了清理和第一轮红外扫...
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发掘进入“椁室拆解”最后阶段
相关描述:  记者从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近期,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发掘工作宣布告一段落,但这也意味着刘贺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进入到了“椁室拆解”的最后阶段,椁室拆解既使椁木有时间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也给考古专家探究墓葬建造结构,寻找祭祀遗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记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发掘现场看到,...
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组织的系列公共考古活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公共考古活动展示
相关描述:  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自成立以来便立足于公众考古、考古学研究及文化遗产保护三方面,多角度开展主题活动,以宣扬考古,传承遗产,启迪公众为目的。协会先后开展“学术讲座启迪月”、“博物馆日活动月”、“文化遗产体验月”、“身体力行实践月”等活动,围绕主题开展相关活动,并获得良好收效。 ...
四川大学明远考古文物社和金沙遗址博物馆携手共助孩子们探索心中的古蜀“迷城”——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公共考古活动展示
相关描述:  “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为响应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的这一口号,金沙遗址博物馆用一系列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与大众分享考古发现的成果。同时,金沙遗址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体验区也在这天正式开放,迎来了100余名青少年儿童进行首次体验。青教区共设置了五个教育功能区:阅览室、手...
山西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与公共考古——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公共考古活动展示
相关描述:  山西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创立于2006年,以“认识考古、走进历史,勤学善思、知行合一”为宗旨,以普及考古知识,参与学科发展,丰富校园生活为发展方向。成立十年以来,协会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公众组织了形式丰富的公众考古活动。   1、走向田野系列活动      山西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
沈阳举办“盛京往事 梦回汗宫”公众考古系列活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公共考古活动展示
相关描述:  6月11日,由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沈阳中街豫珑城、沈阳晚报共同承办的“盛京往事  梦回汗宫——公众考古带你穿越盛京”公众考古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沈阳中街豫珑城(沈阳汗王宫遗址所在地)隆重举行。活动现场布置了“盛京城考古成果展”,由20块展板和4个展柜组成,...
海昏侯墓发现疑似棋谱古籍 竹简写青白两字
相关描述:  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竹简清理和首轮红外扫描工作已经完成。有专家通过对海昏侯墓内竹简上文字的分析,发现了疑似棋谱的古籍。   目前南昌海昏侯墓主椁室的拆解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有5200多枚的竹简已经完成了清理和第一轮红外扫描。经过扫描考古人员发现,青...
湖北考古发现四五千年前长江中游就有“城市群”
相关描述:  记者日前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石家河遗址中心的谭家岭遗址发现了面积为20多万平方米的城址,该城始筑年代比此前考古揭示的年代提前约500年,距今5000年左右。这一新发现为探寻长江中游史前文明提供了重要依据。   位于湖北天门的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
石家河遗址揭示4000年前江汉平原出现城市群
相关描述: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昨披露,考古工作者在石家河遗址中心的谭家岭遗址发现了面积20余万平方米的城址,该城始筑年代比此前考古揭示的年代至少提前500年,距今5000年左右,处于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期。这些新发现为探寻长江中游史前文明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为:谭家岭城垣与环壕结合处。(省文...
【雅昌快讯】“南土遗珍--商代盘龙城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即将亮相武汉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11月10日,“南土遗珍——商代盘龙城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将在武汉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武汉博物馆联手湖北省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打造,首次全面、系统展示商代盘龙城遗址六十余年来考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我国...
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发掘进入椁室拆解阶段
相关描述:  记者从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近期,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发掘工作宣布告一段落,但这也意味着刘贺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进入到了“椁室拆解”的最后阶段,椁室拆解既使椁木有时间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也给考古专家探究墓葬建造结构,寻找祭祀遗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记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发掘现场看到,...
报名 | 《文博讲坛》第二十一期
相关描述:   广大历史文化爱好者:   应广大观众要求,《文博讲坛》第二十一期特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孙周勇老师于2016年11月5日(星期六)14:00为大家带来《石头上的王国:石峁遗址考古新发现》的精彩讲座。   石峁遗址地处黄土高原北部黄河西岸,毛乌素沙漠南缘,经考古发掘得知,该遗址由“皇...
海昏侯椁底现字迹和符号 出土竹书或为棋谱
相关描述:  “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自10月11日开幕以来,受到许多市民的欢迎,海昏侯再度成为网络焦点。日前,海昏侯刘贺墓考古现场传来了最新消息,记者现场了解到,海昏侯刘贺墓已进入“椁室拆解”的最后阶段,考古人员在椁底板发现了很多字迹和符号。   椁底板惊现字迹和符号   ...
“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项目名单公示
相关描述:  日前,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发布“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获奖项目建议名单和建议等级。共有10个项目获奖,项目内容涉及文物保护修复、博物馆、考古发掘等多个领域。其中考古发掘现场出土脆弱遗迹临时固型材料研究、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项获得一等奖,基于丝肽-氨基酸的脆弱丝织品接枝加固技...
太原再取消文物拍摄许可等19项行政审批事项
相关描述:  11月2日,记者从太原市政府获悉,即日起,太原市再取消户外广告登记等19项行政审批事项。   为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国务院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太原市决定再承接取消户外广告登记、设立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构审批、馆藏文物拍摄许可等19项行政审批事...
石家河遗址新发现古城址 4千年前江汉平原就出现城市群
相关描述: 谭家岭城垣与环壕结合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昨披露,考古工作者在石家河遗址中心的谭家岭遗址发现了面积20余万平方米的城址,该城始筑年代比此前考古揭示的年代至少提前500年,于距今五千年左右,处于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期。这些新发现为探寻长江中游史前文明提供了重...
长沙市发现一批宋明清时期古井
相关描述:  10月27日,记者从长沙市文物局获悉,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年在长沙城区发现清理了25口宋明清时期古井,为研究长沙的城市变迁史提供了新的历史资料。   据悉,今年2月至3月初,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湖南省体育场改扩建项目工地进行考古调查与勘探时,发现一批古墓葬和古井,随即组织人员对...
外媒关注故宫用VR重现考古发掘 游客:简直太真实了
相关描述:  11月2日报道外媒称,10岁的张颖头带黑色的超大虚拟现实(VR)眼镜兴奋地说:“太了不起了,我从没想到一个展览会如此好玩。”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31日报道,张颖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一个新展览,再现了中国东南部小城景德镇的一处考古遗址。这一VR作品来自故宫博物院资料信...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