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7秒
所有结果26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传统民间手工艺如何走出“深闺”
相关描述:   刚刚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闭幕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让观众大饱眼福。“传统手工技艺+非遗文化元素+现代设计”的新理念,呈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精湛绝妙。无独有偶,今年《舌尖上的中国3》的播出,让山东章丘铁锅一下子成了“网红”,订单排到了两年后。“历经12道工序,18遍火...
让蜀锦老手艺转“危”为机
相关描述:  “以前一台机器两个人每天只能织20厘米,现在技术升级后也才织1米多,所以蜀锦这么珍贵。”在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胡光俊站在按1∶1比例仿制的明清时期蜀锦小花楼木织机旁如是说。   蜀锦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因其独特的工艺而盛名不衰。年近古稀的胡光俊跟蜀锦打...
榫卯之间 阴阳之妙
相关描述:  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里,中华民族的祖先以灵巧的双手、聪慧的心灵,创造了无数巧夺天工的非凡技艺,留下了众多妙造自然的文化遗产。当我们走近这些遗产,探寻手艺的奥秘,会感悟到源自祖先心灵的温度和人性之灵光。每一门手艺的背后都有着充满神奇的动人故事,都隐藏着诸多匪夷所思的未解之谜。随着时代的发...
淄博女子把馒头做成艺术品,即将申报非遗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来到桓台县新城镇邢庙村,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刘露从工作室里迎出来,还没来得及打招呼,便急匆匆地扎回工作室里,边走边笑着说:“我得快回去,面不等人。”   所谓工作室,其实是刘露老家的老房子,刘露家住张店,每天上午 8 点开车到邢庙村的工作室,有订单的时候就来做花饽饽蛋糕,没有订...
淄博女子把馒头做成艺术品 即将申报非遗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来到桓台县新城镇邢庙村,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刘露从工作室里迎出来,还没来得及打招呼,便急匆匆地扎回工作室里,边走边笑着说:“我得快回去,面不等人。”   所谓工作室,其实是刘露老家的老房子,刘露家住张店,每天上午 8 点开车到邢庙村的工作室,有订单的时候就来做花饽饽蛋糕,没有订...
中国非遗保护脱困境 互联网助力“老”手艺“新”传承
相关描述: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传统的风筝文化印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记忆中,如今却面临失传的危机。   “我做了一辈子风筝,从未想过有一天这门手艺会传不出去了。”绰号“鹰王”的王赤峰是传统“金氏风筝”的第四代传人,其研究出的“无风放飞”盘鹰风筝在国外不仅被拍出高价,有时甚至一筝难...
青年内画手艺人万欢荣获2018年金凤凰设计大赛铜奖
相关描述:  万俟欢·新内画:   传承百年内画技艺   传播创新内画文化   近日,青年内画手艺人万欢再获殊荣,由她设计并制作的《内画星空首饰套装》获得了2018年“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铜奖,这是对万欢矢志创新、传承内画的莫大鼓励。   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深圳市工艺礼...
湘鄂皖民间挑花艺人共谋创新
相关描述:  5月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联合主办,武汉纺织大学承办的“民间挑花培训班”在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举行开班仪式,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的一部分,来自湖北“黄梅挑花”、湖南“花瑶挑花”、安徽“望江挑花”等民间非遗项目的50位传承人,汇集瑶族、土家族、苗族...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作品回国,皮影、苏绣融入当代艺术
相关描述:   在威尼斯展出半年后,策展人邱志杰带着第 57 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的作品,经过长途海运回到国内,于 3 月 31 日,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和北京时代美术馆同时推出落地展《不息-第 57 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回国的这两场落地展,展出了在威尼斯亮相的所有作品,只是因为...
静象菩提走进武汉理工大学艺术馆,探讨陶瓷艺术传承与创新
相关描述:  2018年4月25日,静象菩提团队来到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于2018年古陶瓷非遗高峰论坛暨论坛作品展上参观、学习,欣赏大师珍品,并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馆老师交流陶瓷艺术,共话传承创新。   今年的古陶瓷非遗武汉高峰论坛,以“继承中国古陶瓷文化遗产,展现中国古陶瓷当代风采”为主题,...
仲星明谈苗绣收藏: 我不收藏就被日本藏家收走了
相关描述:  蚩尤是中国的“战神”   我收藏这些传统的苗族艺术品已经30多年了,最初是出于对图案的喜爱。我是学设计的,要研究图案,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其他少数民族的刺绣,很大、很鲜艳,夺人眼球,唯独苗族的刺绣大部分是大面积黑底或蓝底,但是绣的内容细腻丰富,当时就对苗绣情有独钟。去了很多次黔东南地区...
内藏乾坤 今古传承
相关描述:  本报记者  胡克非   位于北京城南的北京轻工技师学院是一所集学制教育、职业培训、公共实训、技师研修、技能竞赛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技能人才综合培养基地。在这所学院里,北京内画鼻烟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守本有自己的工作室,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挚爱一生的老手艺传下去。   由舶来品兴...
不叫“非遗”成遗憾
相关描述: ■ 吴玉英决心通过跨界设计让古老的衣锦针法焕发新生 ■ 王奕蓉和香港设计师郑仕梁对接后,做成了一个室内装置艺术品 ■ 邹迪沿用父亲的《喜报丰年》制作的新年画   自2015年开始,文化部/教育部主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已在本市的公共...
“哈尼卡”“潮阳剪纸”:美的创造 美的传承
相关描述:  窗花、墙花、灯花……逢年过节,传统中国剪纸艺术在大江南北绽放美丽、慰藉乡愁。   正月初二,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新年气氛格外浓。这天,达斡尔剪纸非遗传承人苏梅创作了一个新哈尼卡剪纸作品“过新年”,一张蓝色的彩纸,在她手中三剪两裁,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哈尼卡人物跃然而出,演绎着达斡...
经历消失亦在创造新生 不叫“非遗”成遗憾
相关描述:    邹迪沿用父亲的《喜报丰年》制作的新年画   自2015年开始,文化部/教育部主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已在本市的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下文简称PACC)完成了13期培训。众多羌绣、蜀绣、剪纸、竹编、年画、草木染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受益于这个计划。 ...
非遗“哈尼卡”“潮阳剪纸”:美的创造 美的传承
相关描述:  大年初二,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新年气氛格外浓。这天,达斡尔剪纸非遗传承人苏梅创作了一个新哈尼卡剪纸作品“过新年”,一张蓝色的彩纸,在她手中三剪两裁,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哈尼卡人物跃然而出,演绎着达斡尔族过新年的场景。   “哈尼卡”达斡尔语意为“眼仁”,形容非常小巧。哈尼卡是达斡...
“哈尼卡”“潮阳剪纸”: 美的创造 美的传承
相关描述:  新华社记者  哈丽娜  邓瑞璇   窗花、墙花、灯花……逢年过节,传统中国剪纸艺术在大江南北绽放美丽、慰藉乡愁。   正月初二,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新年气氛格外浓。这天,达斡尔剪纸非遗传承人苏梅创作了一个新哈尼卡剪纸作品“过新年”,一张蓝色的彩纸,在她手中三剪两裁,一个个活...
文化年味浓 神州满眼春
相关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新春文化庙会精彩舞狮表演现场。   杨治国 摄   正月初一,北京市东城区第一文化馆门前的朝鲜族舞蹈表演。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春节期间,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接待游客30.6万人次,同比增长30%。   刘永海 摄   狗年新春,形式...
吉林剪纸老手艺人的坚守:创新技艺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
相关描述:  “套色剪纸工艺从清朝康熙年间流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我想让这门传统技艺流传下去。”吉林乌拉赫舍里满族剪刻纸第五代传承人李影兰近日在长春对记者说。   这位68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经钻研套色剪纸工艺40余年。2月6日,由吉林省博物院和吉林市满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吉林满族年俗展在...
山西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基地太原成立
相关描述:  中新社太原2月1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基地1日在省会太原落户,此举旨在彰显山西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的“工匠精神”。   山西省非遗文创基地由非遗展示区、创意蜂巢文创公寓、非遗晋味老街坊、群众文化小剧场和画廊五大区域组成,由山西省十大文化产业集团之一的山西...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