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5秒
所有结果60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陈文骥教授访谈
相关描述:  采访人:陈明强 ,丁楠,王基宇,张秋实   采访时间:2010年11月   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会议室   照片拍摄记录:张秋实   陈明强:我在考学的时候就看您的油画,从早期《红色的领巾》到后来的《北京时间下午四点》,后来的圆锥体、三角系列,在平面与立体之间,抽象于写...
传统画如古典音乐依然可爱
相关描述:  《草木芳华——陈湘波花鸟作品展》结束了天津、西安的展览,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撇去漂浮在表层的客套式赞美,陈湘波的两次展览收获的到底是什么?记者日前走进陈湘波的工作室,与他展开了一场对话。   以绘画为“余事”更接近本心   许石林:我看了你的这个展览的所有作品,这几年你在工笔绘...
在场:艺术家介入社会的存在方式
相关描述:  包林是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在学院中的代表之一,近十多年,他在当代水墨艺术、油彩和丙烯人物、风景画创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参加国内外有关展览,撰写多篇有关学院与当代艺术、水墨画如何介入社会等内容的论文。最近他的水墨艺术在美国加州参加《中国当代艺术新浪潮》展览,引起关注。包林的水墨、油彩及...
陈丹青:与古人和解就会有未来
相关描述: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著名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艺评论家。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恢复高考后的首届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便以油画《西藏组画》蜚声海内外,成为中国油画界的巅峰人物。1982年,陈丹青以自由画家身份移居纽约,2000年回国后作为清华大学特聘...
写生浅见
相关描述:  五百多年前,一种新的世界观、文艺观,发端于欧洲大陆的亚平宁半岛,史称“文艺复兴”。复兴的参照物是早已步入历史的古代希腊与罗马文明。   文艺复兴的到来,使人类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同时催生了近世最伟大的绘画艺术。剑桥艺术史在描述文艺复兴绘画的重要特征时这样说:“人生在世不仅是为观赏神...
“第三届广东画院学术提名展”广东美术馆开幕
相关描述: 开幕式剪彩嘉宾合影   12月3日, “第三届广东画院学术提名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广东画院学术提名展于2006年设立,为贯彻“学术立院”的办院宗旨,为繁荣省的美术事业、培养和发掘优秀美术人才而设立的一个艺术交流的平台。自06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以鼓励画家对学术的探索和研究,推介研究...
中国人的一面鲜明革新大旗,外国人眼中的新东方象征主义
相关描述:  1983年2月春节期间,我应中国美术家协会的邀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人画展时,周韶华先生特地由湖北赶去参观,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由于我们在艺术的观点上和看待传统的角度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谈得非常投机。在随后的十多年中,一直保持联系,他邀我去武汉展览,我邀他到香...
鲁虹:当代水墨20年概观
相关描述:     讲座介绍   水墨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并成了中国身份的象征。中国的现代水墨画起始于80年代,成气候于90年代中期。它是既不同于古典型水墨画,又不同于写实型水墨画的一种新艺术传统。在中同现阶段的水墨画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在它出现之初,曾有人指责它是在割裂...
叩寂寞而求音——彭斯油画杂感
相关描述:  彭斯作为“80后”青年艺术家,时间概念上,他应被划归“新新人类”,但就思想的深度与艺术的造诣而言,他的沉静与深刻——说迥异或超越都不恰当,却又无疑让我们感到文化在当下遭际的另一种风景。它来自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1949年以后美术思潮的深刻反思而作出的一个姿态或是选择,期间所作出的努力...
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教授谈方增先
相关描述:  知道方先生大名是在上世纪70年代,1984年我报考中国美院研究生的时候,实际上方先生是个很重要的吸铁石。虽然我那时报名考试的时候是报考工笔方向的研究生,但是也是冲着崇拜方先生的写意人物画去的,但是可惜的是方先生正好在1984年调去上海了。直到1995年,我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担任副主...
本位文化论与中国美术观
相关描述: 二十世纪30年代的的《国画月刊》,美术领域本位文化论的舆论阵地   对于中国美术观相关问题的讨论,既源自于当下的文化情境又植根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宏观背景,是一个绵延而又不断蜕变的时代命题。中国美术观首先属于方法论范畴,作为认知工具而不是认知对象,体现为一种特定的价值框架与评判标准,这...
我说我画
相关描述: 买鸿钧 峡谷秋深 中国画 2007年   我自小喜欢画画,三十多年中,几乎天天都是和笔墨纸砚打交道。白石老人曾说他这一生中只有生病的几天没有画画,与之相比,我可以斗胆说是“当仁不让”的。小时候迷恋画画儿常常逃学,怕家里人知道,就躲到别人家里去画。冰天雪地会只身一人到山里去写生,也不觉...
2010年度中国美协选派中青年美术家赴海外公费研修通告
相关描述:  “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负责实施的一项中国美术家赴外研修项目,即依靠国家财政支持,从国内选派中青年美术家走出国门,进行学习研究。此项工程旨在加强中国美术界与国际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和储备具有眼界开阔、修养全面的中青年美术人才,从而全面推进中国美术发展的整体水平。...
作为艺术史和心灵史的《黑白史》( 2000年)
相关描述:  《黑白史》的出版一改实验水墨一贯的出版模式,把整体裂变为8个单行本,这是实验水墨以来出版的第一套丛书。欲求使个体从整体的氛围中浮出来,是这套丛书最突出的特点,除了要个性鲜明,还应有个人史的意义,这些《黑白史》显然都做到了。正如同印在扉页上的“黑白史释义”,说这套丛书蕴含的内容和意义:“...
关于刘子建水墨艺术中的东方神秘主义---兼与鲁虹商榷
相关描述:  刘子建是当代抽象水墨艺术的代表性画家之一。然而由于他的水墨艺术作品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复杂性,也导致对他的作品意义和价值的解读的多重性。本文的目的就是想把刘子建的水墨艺术与各种解读,特别是与批评家鲁虹的私下讨论结合起来,以表达我对刘子建的水墨艺术的认识。   我曾在一篇推介刘子建艺术的...
转化中的超越---关于刘子建的实验水墨
相关描述:  关于“实验水墨”这个概念有很多争论,也有较多的歧义。我理解的“实验”一词,它比较中性,不带有太多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成份,而且融合性很大,它既包含有艺术家对艺术的个人立场和态度,也包括从内容到形态,从语言到媒介,从展览空间到陈列等方式的各种实验。当然任何艺术创造都可以说是某种实验,但我们...
真实,艺术的生命—李翔的人物画创作
相关描述:   要了解和评价艺术创作,必须要认识当前中国画人物画的状况。作为当代有影响的中年艺术家,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任职并主持美术工作,李翔是密切关注当代美术思潮与动态、思考和研究当代美术问题的人。他在中国当代艺术大潮中,坚持自己选择的艺术道路,并用自己的观点和艺术实践影响周围的同道,这一点是我...
李媚谈深圳摄影:一本杂志影响一代摄影人
相关描述: 李媚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如果能够尊重、记录、保存历史,才能说是有了自己真正的文化。而摄影则是记录历史最方便、最直观的一种方式。深圳30年,文化领域的突破也可圈可点,摄影便是其中突出的一方面。   28日下午,著名摄影家李媚在关山月美术馆主持“四方沙龙”公益性学术讲座,她以“一个时...
论庞茂琨的油画语言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呼唤沉睡之灵”庞茂琨的艺术经历                            置换景观——读庞茂琨新作                            对庞茂琨近作的解读  一、 处女作《苹果熟了》  我注意庞茂琨的画已经有好多年了。还是198...
烟雨牧歌 清音独远——读戴顺智的《牧放图》系列作品
相关描述:  以我的体验,在人流匆忙的现代都市,最难做到的莫过于把浮躁的心情沉静下来,不断蓄积创作的源泉和灵感。对于匆忙和浮躁,有一个办法,就是与产生匆忙和浮躁的环境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观或不观,躲进小楼成一统。当然,那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生活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样的理想只能从陶渊明的诗中体会和感...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