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63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说师承
相关描述:  了解中国画家的人,估计没有人不知道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他被后世画家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相传,吴道子曾拜张旭、贺知章等人为师学习书法。结果,他在书法造诣上不高,后改行学习绘画。宋人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
刘汉忠:名家钤藏题跋的韵味——柳宗元集的名家藏本
相关描述: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宗元临终前将自己的诗文集托付给挚友刘禹锡,这也是柳宗元集编次的起始。宋初穆修说:“柳不全见于世,出人间者残落才百余篇。”经过多年的访求,他直到晚年才获得柳集并过录为另本,与李之才校读累月,于宋天圣元年(1023)付刊。这是宋人编校柳集的第一本,并成为后来一切...
启功:礼义廉耻不仅是对书法家的要求,对整个社会都应如此
相关描述:  对话者:启功、骆红、郑晓华   问:启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您是我们书法界的老前辈,学问、书法享誉海内外。能不能先清您谈谈您是怎样走上学书、治学这样一条道路的?   启功:感谢各位朋友对我的关心。老前辈,学问、书法如何如何,我不敢当。我一直认为,我够不上一个...
刘工:说师承
相关描述: 墨梅图轴 元 王冕   了解中国画家的人,估计没有人不知道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他被后世画家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相传,吴道子曾拜张旭、贺知章等人为师学习书法。结果,他在书法造诣上不高,后改行学习绘画。宋人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
史记版本的大致流传
相关描述:  《史记》自杨恽对外传布,至今已两千多年。历代传写刊刻,版本甚多,但多数亡佚。流传至今的版本,大约有六十余种,现择要略述。   1.宋代以前的抄本   现存《史记》抄本都是残本,计有十七种,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六朝抄本:《史记集解张丞相列传》残卷、《史记集解郦生陆贾列传》一卷...
甲骨文书法百年
相关描述:   罗振玉甲骨文作品   董作宾甲骨文作品   丁辅之甲骨文作品   潘主兰甲骨文作品   李彦君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上的文字,这种实物文字在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已发现的甲骨实物多为商代晚期,以武丁时期为最多。文字内容多为卜辞,所刻...
“简牍学”始末与“简牍书法学”
相关描述: 陈振濂 简牍八卦图 尺寸:136×34cm 约4平尺   简牍之所以成为学问,根基于19—20世纪之交西方探险家斯坦因、伯希和、斯文·赫定、大谷光瑞及各英、法、俄、日外国探险考古队等等在新疆甘肃探险活动所获取的资料群。当时被发现的汉晋简牍只有几千支,虽然引起社会各界轰动;但几千支残简...
半部《聊斋志异》蒲松龄手稿藏辽图 另半部无踪迹
相关描述:  被誉为辽宁省图书馆“镇馆之宝”的蒲松龄《聊斋志异》手稿、现存《抱朴子内篇》唯一宋刻本、晚清国学大师罗振玉先生珍贵藏书……   这些珍贵的古籍,就保存在我省内各个图书馆及文博单位中,其中不乏海内孤本等。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   唯一现存作者手稿的文学作品   辽...
秦公簋述说秦人家事
相关描述: 秦公簋 秦公簋器铭拓片 秦公簋盖铭拓片 秦公鎛  孙家南头簋 秦公簋(图1)是一件春秋中晚期极富收藏趣闻与考古研究价值的国宝!如果从先贤冯国瑞的考证算起——1919年从甘肃天水西南乡问世,至今已近百年。百年来,围绕它的各种故事包括收藏的或是铭文所包含的意义,就...
王国维和他的“朋友圈”
相关描述: 《杞菊图》寿王国维五十  姚茫父 北京重华轩提供   梁启超评价他为:“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鲁迅曾说“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陈寅恪评价他:“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郭沫若说他的业绩是“新史学的...
一片甲骨惊天下 求解甲骨文“一字千金”
相关描述:  2017年10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创建于1997年的《世界记忆名录》,旨在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进行抢救,并加强保护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对文献遗...
一片甲骨惊天下 ——甲骨文与北京城的一段往事
相关描述:2017年10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创建于1997年的《世界记忆名录》,旨在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进行抢救,并加强保护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对文献遗产及...
甲骨文在篆刻创作中的运用
相关描述:   将甲骨文入印,与书写不同,其中还有一个印化的过程,现在很多人用甲骨文作印,大多遗貌取神,难睹甲骨真趣。要表现甲骨文的神趣,印比书优越,因为二者都是用刀。   远古结绳记事及其所用符号,是标明文字发生的萌芽状态,直至黄帝时期“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说明我们的先祖已告别原始状态的生活...
中国嘉德四季50期:玉器工艺品集萃 呈现九百余件拍品
相关描述:  “玉器工艺品”专场共九百余件拍品,涉及玉器、文房、造像等诸多门类,供大家选藏。今日选择其中代表性作品,与众分享。   玉器部分甄选二百八十余件各式玉器,包括玉、珊瑚、翡翠等多种材质,配合不同装饰技法,种类丰富。   3969 清乾隆 白玉寿星图三镶如意 长 L 53.5   ...
清华大学举办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
相关描述: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马海燕)“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开幕式30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   王国维生于1877年,1927年去世,初名国桢,字静安,浙江海宁人,一生著作60余种,是近现代史上举世公认的学术大师。他早年追求新学,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
第五届中韩名家十人书法展
相关描述:  12月9日至15日,由兰亭书会、韩国书学会、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韩名家十人书法展”在上虞文化艺术展示馆展出。展览共展出中韩两国书法名家10人的100件精品力作。其中包括上虞区青年书法家范科进、赵技锋、梁益松,以及特邀书法名家作品10件,以条幅、对联等多样的表现形式充...
简牍书法实践第一人:沈曾植
相关描述:  对待新出土的文献资料究竟取什么态度,是检验一个平庸的凡夫俗子和一个大师根本差别的试金石。   对于出土竹木简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是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陪衬而进行认识的。汉代四百多丰碑巨额,春秋战国时的重鼎大器,与之相比,竹木简牍完全缺乏仪规森严的庙堂之气,而有草率蕪杂之弊。作为陪衬...
“金石禾韵——嘉兴金石艺术文物典藏展”开展
相关描述:  12月14日,由嘉兴博物馆和嘉兴市收藏家协会共同举办的“金石禾韵-——嘉兴金石艺术文物典藏展” 在嘉兴博物馆禾韵展厅开展,展出期间还将推出展览配套活动。   本次展览以“书画入古”、“碑拓帖韵”、“方寸之间”、“文房雅趣”四个部分,汇集嘉兴籍相关金石书画、碑帖拓片、印章及文房器具等1...
贺云翱:考古学对“中国书法”的意义
相关描述:  中国文字是一种具象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对复杂事物的一种既概括又抽象的表达,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意象思维”或“意象言”的结果。“汉字的创造,是一个令人遐思不尽的伟大先民的意象思维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意象艺术作品的过程,一个创造意象文字的过程”。(钟明善)当然,这也养成了中国人善于“综合思维”...
李彦君:甲骨文书法艺术解读
相关描述: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上的文字,这种实物文字在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已发现的甲骨实物多为商代晚期,以武丁时期为最多。文字内容多为卜辞,所刻文字细小,因刀刻原因,线条简练而平直,字有大小之分。1928年,殷墟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甲骨、兽骨。1899年,王懿荣在...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