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121条信息
- 书画合一 天然惟妙
- 相关描述: 书画首重风骨,故自青藤、八大以来,虽世代沿革,唯此唯大,后世学者,倡导不已。缶翁以画气不画形,伸写意之精神,张风骨之大旗,如无言天书,影响深远,学子迷之,达者悟之。存刚从余游十余载,敏学笃行,颖悟圆通,遂成今日之境界。存刚重书法之研修,追寻本原,书写个性,用笔如切金断玉,迅疾清劲,凌厉...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223/n817306.html
2016-02-23 15:44:34
- 天趣行间玉润 性情字里金生
- 相关描述: 几年前,记不得具体哪家杂志上,看到范存刚先生的写意花鸟画,用笔大刀阔斧又笔笔分明,设色明快淋漓而又沉着鲜活。寥寥几字的落款,亦自然洒脱磊落率真,与其画风极为和谐。他的花鸟画是那种“老派”的风范,既没有花里胡哨的所谓现代手法,也不弄那些险怪的图式构成。但这种平实质朴的风格意味,却给我留下...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223/n817301.html
2016-02-23 15:39:13
- 紫砂壶文化:清代进入鼎盛时期
- 相关描述: 到了清代,紫砂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紫砂艺人李养心,是万历时人,他擅长制作小紫砂壶,朴素带艳,世称"名玩"。李养心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的匣钵装烧法。还有欧正春、邵氏兄弟、蒋时英等人,他们借用历代陶器、青铜器和玉器的造型、纹饰制作了不少超越古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也广...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28/n813845.html
2016-01-28 20:23:34
- 紫砂茶具前后的历史
- 相关描述: 壶于茶具,用处一耳。而瑞草名泉,性情攸寄,实仙子这洞天福地,梵王之香海莲邦。审厥尚焉,非日好事已也。故茶至明代,不复碾悄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不但杜工部云“倾金注玉惊人眼”...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28/n813831.html
2016-01-28 20:12:21
- 紫砂壶完美作品:壶如其人
- 相关描述: 一件完美的紫砂壶作品,首先必须讲究选料,其中包括泥色与形式的结合,实用功能与形式美的结合。在设计构思时,要考虑到所采取的工艺过程,手段,技法,其中包括制形时所用泥料的软硬程度,即含水量要适当。在制作过程中必须掌握坯件在自然干燥过程中,干燥程度不同对作品的影响。一件合格的半成品进入窑内烧...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28/n813822.html
2016-01-28 20:01:12
- 八大古代金工传统工艺
- 相关描述: 何为八大古代金工传统工艺:
1、鎏金
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近代称“火镀金”。系将金熔于水银之中,形成金泥,涂于铜或银器表面,加温,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于器表,谓之鎏金。其工艺流程大体分5个步骤:①做“金棍”,将铜棍前端锤扁,略翘起。打磨光滑,抹上热酸梅汤后沾满水银,晾干;...
-
http://news.artron.net/20160126/n813320.html
2016-01-26 22:34:31
- 你知道司马光砸的是什么缸
- 相关描述: 司马光砸的不是缸。据《宋史·司马光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你看,司马光砸的是瓮,缸和瓮是同一种玩意儿吗?
缸除了用来盛放水或食物
还有某种供奉或祭祀的意味
缸和瓮这类盛器,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当时的陶...
-
http://news.artron.net/20160125/n812437.html
2016-01-25 08:44:58
- 你知道司马光砸的是什么缸
- 相关描述:
此瓮体型硕大圆满,纹饰壮观,被誉为“彩陶王”。其表面彩绘在黑线中套以红色,如河水漩涡一般相互连环,水涡之下为起伏的波浪。这体现了先民对水的依赖和对水神的敬畏,也似乎暗示这大瓮是用来盛水的,究其容量,当在百升以上。
这是两只在印尼海域沉船中打捞出水的大瓮,并不是用来装饮用淡...
-
http://ca.artron.net/news_detail_
2016-01-25 07:44:00
- 收藏家室名有雅韵
- 相关描述: 收藏是一项情趣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我国许多名人多喜爱收藏,以养心陶情,给生活增添色彩和欢乐。兴之所至,往往以收藏世间的佳宝给自己的斋室起个名号,大都隐含着一段奇闻轶事,或有着曲折的寄寓,令人叫绝。
宋代书画家米芾爱好金石书画,藏有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王献之《十二...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22/n812350.html
2016-01-22 16:15:52
- 懂玉不可不知陆子刚
- 相关描述:
清中期 白玉留皮镂空盘螭珮
改革开放尤其是文物交易解禁以来,玩玉器者众。“君子佩玉”是自商周以来的悠久传统,但凡有珮、琮、玦、环、瑗、璧、珑、珠、璜等各色名目的讲究,若真排列起来,真可以展现一部上古时代的生活起居史。而孔子又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这就把玉与为...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21/n811764.html
2016-01-21 10:51:29
- 《蔡瑞坤画集》出版
- 相关描述:
《蔡瑞坤画集》
蔡瑞坤近照
蔡瑞坤简介
——钱君匋
蔡瑞坤,生于一九三八年,广东中山人。现任交通大学艺术系顾问、君匋艺术院顾问、宜兴市徐悲鸿纪念馆顾问。
蔡瑞坤童年即嗜绘画,稍长,致力于西洋绘画及中国绘画,于先后师从草虫大师潘君诺先生、陈师曾女弟子...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60108/n808474.html
2016-01-08 11:11:36
- 吴悦石作品捐赠仪式暨穷神知化----写意画三家谈学术讲座
- 相关描述: 在湿冷与雾霾的初冬,北京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它依然活跃、仿佛一团火苗一样热度不减的艺术活动——2015年12月31日下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承办的吴悦石作品捐赠仪式暨穷神知化----写意画三家谈学术讲座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五会议室隆重举行。
...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07/n808333.html
2016-01-07 16:59:16
- 巧遇“陈师曾”
- 相关描述: 友人吴君,以收集古旧紫砂壶见长,他曾以低廉的价格购得现代制壶名家朱可心精品一手壶,后来有人出价2万元他也不肯转让,其爱壶之深于此可见。因旧壶日渐稀少,他就兼收集旧印章。拜访他时,他取出一些印鉴给我观赏,看着看着,我眼睛一亮,吸引我的是一方陈旧寿山石印,细看印面,刻有逗人喜爱的“天涯芳草...
-
https://news.artron.net/20151231/n806187.html
2015-12-31 13:32:19
- 吴湖帆弟子陆抑非的从艺之路
- 相关描述: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陆抑非先生出生于江苏常熟,祖父是清代的秀才,酷爱书画,先生自幼即受到书画艺术的熏陶。
如果说祖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那么他的第一位老师李西山先生就是他投身于书画艺术的引路人。
少年时代的陆抑非先生随祖父去见李西山先生,李称赞他的画很...
-
https://news.artron.net/20151230/n805890.html
2015-12-30 22:53:38
- 古雅蕴藉 风神洒落——印象李亚
- 相关描述: 当今画坛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各种艺术思潮异常活跃,极大地推动了艺术的繁荣,更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书画家,李亚就是其中颇具实力的一位。
李亚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喜欢文玩杂项,精于鉴赏收藏,对传统文化涉猎广泛,学养深厚,尤其对书画之事,用功极深。他喜爱青藤白阳的淋漓酣畅,八大山人的孤愤冷...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1230/n805797.html
2015-12-30 17:13:55
- 论陆抑非艺术
- 相关描述: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陆抑非先生出生于江苏常熟,祖父是清代的秀才,酷爱书画,先生自幼即受到书画艺术的熏陶。
如果说祖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那么他的第一位老师李西山先生就是他投身于书画艺术的引路人。
少年时代的陆抑非先生随祖父去见李西山先生,李称赞他的画很...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51228/n804910.html
2015-12-28 08:59:35
- 为什么用"窑"字代表煅烧陶瓷制品的设备
- 相关描述: 搞陶瓷的人应该说都见过煅烧陶瓷制品的一种设备-窑。远在五千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把制好的土坯放在窑中,用火进行煅烧。为什么要用"窑"字来代表这种煅烧陶瓷制品的设备呢?从窑字本身结构来看,不管是繁写的"窯"字,还是简写的"窑"字,都有两个共同的部分,却上面的"穴"字和下面的"缶...
-
https://news.artron.net/20151227/n804748.html
2015-12-27 14:26:34
- 景德镇的历代古窑有哪些
- 相关描述: 据现有考古资料,景德镇尚未发现唐代及唐以前的窑址。在已发现的窑址中,属早期的有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等窑,均为五代时期。宋代窑址已发现的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等窑,都烧青白瓷。
胜梅亭窑
胜梅亭窑又叫杨梅亭窑,是景德镇的一处五代至宋代瓷窑。窑址在景德镇湖田进南山二公里...
-
https://news.artron.net/20151227/n804688.html
2015-12-27 13:45:01
- 茶具在历史长河中的进展和创新
- 相关描述: 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可追溯到陶土制的缶,相似后天贵州、西藏的烤茶罐,它既可用来煮茶,也可作盛具用。虽形状古朴,但笨重粗略。西汉以来出现了釉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且色彩鲜艳,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唐代时,以陶瓷茶具为主,同时贵族、富家也出现了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宋代“斗茶”用的茶具,...
-
https://news.artron.net/20151226/n804473.html
2015-12-26 17:50:22
- 奥运题材将成收藏界新宠 京津冀办奥运藏品展示
- 相关描述:
2008奥运纪念品
曾经备受瞩目的“北京奥运缶”此番将重新出山,为巡展“站台”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成立,新一轮全民关注奥运的热潮开始酝酿,有关奥运题材的纪念收藏品注定将成为北京乃至国内收藏界下一阶段的新宠。30年前,对于刚刚恢复参加奥林匹克运动的中国来...
-
https://news.artron.net/20151220/n802741.html
2015-12-20 14: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