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5秒
所有结果112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齐白石晚年透露:一生没有画过吴昌硕
相关描述:  吴昌硕和齐白石是近现代画坛中两位杰出的艺术大家,两人年纪虽然相差二十岁,但“南吴北齐”的说法仍然是行内共识。前者成名后久居上海,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后者久居北京,为京津画派代表人物。齐白石的一首诗:“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门下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让他曾离吴昌硕很“近...
开拓新境域——再读郑利平的写意画
相关描述:  在当代中国画坛,“60后”的郑利平君异常引人注目。上世纪90年代中叶,他便已经在画坛中脱颖而出。虽然不是从美术院校毕业,又因供职于政府机关而政务繁重,但他的写意花鸟画在很早的时候便画得非常出色。这主要得益于他一开始就领悟了传统写意画的奥义,在认识上突破了写实思维的遮蔽,故而能够“一超直...
东京中央2017年秋拍八大专场精品提前看
相关描述:  东京中央作为历年打响下半年秋季拍卖第一枪的拍卖公司,今年也不例外。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本回2017东京秋拍终于要和各位藏友见面了,届时将于9月1日-6日在东京圆顶饭店举办预展及拍卖。   本次秋拍将呈献【长物—中国艺术品夜场】、【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代书画】、【一期一会...
雷国强:唐代茶饮及婺州窑茶碗鉴赏
相关描述:  婺州窑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衰弱式微于元末明初。婺州窑是一个地方性的历史文化名窑,虽然有着庞大的窑系,悠久的生产历史,但其名留青史,声名远播还得靠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因为茶圣陆羽给予了当时婺州窑所生产的茶碗以极高的评价。...
以青铜看吴越文化——苏博举办吴越楚青铜器特展
相关描述: 吴王余眜剑   楚王酓肯镐鼎   青铜器向来被认为是国之重器,尤其在中国古代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长江以南的吴国、越国、楚国在互相讨伐、争取霸业的历程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而留下的青铜器则是反映...
唐代茶饮及婺州窑茶碗鉴赏
相关描述: 婺州窑 青黄釉高喇叭形圈足茶盏 婺州窑 青釉玉璧底碗 高3.5cm 底径5.5cm 口径14.5cm   婺州窑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衰弱式微于元末明初。婺州窑是一个地方性的历史文化名窑,虽然有着庞大的窑系,悠久的生产历史,...
这是齐白石黄宾虹吴昌硕留给后世一道难题
相关描述:  在近代中国绘画史上,出现了“金石学派”。这跟清代乾、嘉、道、咸年间出土了大量秦汉的碑版鼎彜文物有关。引发在清中期,阮元、包世臣等提出了碑学,后来经过金农、吴让之、赵之谦的发展,“金石画派”轮廓初现。赵之谦起到重要的作用,金石艺术运用到绘画上,使得“金石画派”逐渐形成。随着当时大量的碑版...
大师吴昌硕
相关描述: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
吴昌硕讽刺齐白石: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竟成大名
相关描述:  有人说,如果以鸦片战争和五四运动分别作为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开端,那么吴昌硕属于近代末年最后一位艺术大师,而齐白石是现代初期的第一位艺术大师,然而,这两位划时代的画坛巨匠,在私交上却恩怨交错,有一段相互之间都不愿说的秘密。   吴昌硕与齐白石   提携与师承之恩   众所周知,齐...
《中国书画名家》杂志推荐:心迹双清——当代实力派书画家李亚作品欣赏
相关描述: 艺术简历 Yi Shu Jian Li   李亚,1977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晋州市,现居北京。别署二石精舍、邻虚山房。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于天津美术学院,结业于清华大学首届霍春阳传统绘画研究室。国画主攻花鸟、人物,书法擅长篆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霍春阳先生入室弟子...
浙江世贸2017春季书画•油画•古玩艺术品拍卖会精品呈现(综合版)
相关描述:  浙江世贸2017春季书画•油画•古玩艺术品拍卖会,将于7月16日在浙江国际大酒店(杭州体育场路221号)五楼丝绸之路厅隆重举行。   这季拍卖会将呈现372件精品力作,精品云集,名家辈出,主要以古代、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件件珠玑。今年特加入了印章、瓷器、家具、文房类艺术品,以供您臻选...
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
相关描述:  本报苏州讯 漆跃文 6月28日—9月3日,苏州博物馆于地下临展厅和一层争伯春秋厅举办“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本次展览展出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国内22家文博单位及苏州博物馆收藏的吴、越、楚青铜器92套115件...
重读吴昌硕: 画出己意 坦荡自然
相关描述:  吴昌硕先生,作为近代中国美术史上对当代、乃至后代都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大师,他所秉有的人格和艺术成就,都早有公认的定评,我便无须饶舌了。在此,我想谈点仅仅是我作为一个后学画家,在仰视吴昌硕作品时的思考。   我对吴昌硕先生的热爱和景仰,首先是因为对他画作的直观感受,诉诸视觉的美,是直...
古人为宾我为主:吴昌硕的跨世纪抉择
相关描述:  一个世纪以前的中国画坛,与今天有几分相似——外来文化冲击之下,有人选择全盘西化,有人选择封闭固守,也有人融合古今中外寻求新路。   1917年,遍游欧美归来的康有为认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主张上追唐宋,远师西方,改良中国画。在当时,画坛流行的因一味“摹古”而了无生气的“四王”画...
齐白石 “见贤思齐”印:语奇 字奇 款奇
相关描述: 见贤思齐(篆刻) 3.7×3.7厘米 齐白石   读印,如果可以当作开拓文学眼界的艺术之旅的话,那么,最好不要忽略印石侧面的印款(又称边跋、印跋),因为印款的文学意蕴及其篆刻的艺术性,也是洞开旅窗时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   以篆刻的艺术性而言,印家奏刀向石,不但流派专工纷呈,必须具...
齐白石“见贤思齐”印
相关描述: 见贤思齐(篆刻) 3.7×3.7厘米 齐白石   读印,如果可以当作开拓文学眼界的艺术之旅的话,那么,最好不要忽略印石侧面的印款(又称边跋、印跋),因为印款的文学意蕴及其篆刻的艺术性,也是洞开旅窗时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   以篆刻的艺术性而言,印家奏刀向石,不但流派专工纷呈,必须具...
读印之乐(四):齐白石 “见贤思齐”印
相关描述: 见贤思齐(篆刻) 3.7×3.7厘米 齐白石   读印,如果可以当作开拓文学眼界的艺术之旅的话,那么,最好不要忽略印石侧面的印款(又称边跋、印跋),因为印款的文学意蕴及其篆刻的艺术性,也是洞开旅窗时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   以篆刻的艺术性而言,印家奏刀向石,不但流派专工纷呈,必须具...
随笔说缶翁
相关描述:  缶翁吴昌硕书画印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是古艳厚实之极。“古艳”一词见于缶翁画作的题头。旧时文人对“艳”字一般都慎用,因为它极易与色情关联,但此处加一“古”字,却顿时有了灿烂的想像。“厚实”则是老爷子毕生的追求,他曾有句曰:“刻印只求平实,勿求纤巧,盖纤巧去古雅远矣!”这里虽说印,但于书画其理...
吴昌硕《石榴》赏析:苦铁道人梅知己
相关描述: 吴昌硕 石榴 135.7×51cm 1925年 中国美术馆藏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寓居苏州、上海。少时生活清苦,但勤奋好学,无钱买纸笔,以脱毛败笔蘸清水在砖上习字;无钱买石章,在砖石上学篆刻。弃仕途而潜心艺术,自刻印章“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光绪二十五年即1...
上海嘉禾2017春拍呈现吴昌硕《曼倩媮来》:引用东方朔偷食仙桃典故
相关描述:   《西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行者见了,笑道:‘这个小贼在这里哩!帝君处没有桃子你偷吃!’,东方朔朝上进礼,答道:‘老贼,你来这里怎的?我师父没有仙丹你偷吃’。帝君叫道:‘曼倩休乱言,看茶来也。’曼倩原是东方朔的道名,他急入里取茶二杯。”   这是孙悟空大闹五庄观之后,去帝君处求救...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