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3秒
所有结果244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宋代哥窑贯耳瓶
相关描述:     宋代五大名窑:哥、汝、官、定、钧,就数哥窑没有确定窑址,所以缺少地下考古物的依据,于是造成了宋代哥窑器的鉴定难度。同一件东西,各路专家说法迥异,使藏家无所择从。据说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皇家哥窑传世品还需重新认定。宋哥窑器的神秘莫测也就不足为怪了。   笔者藏有一件宋哥窑炒...
曾宪通:我与古文字研究
相关描述: 曾宪通作品   我的乳名叫曾雄镇,1935年1月(农历甲戌腊八)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彩塘镇骊塘乡。小学就读于星洲侨领曾汝平乡賢创办的“务滋学校”,先后在潮安二中和金山中学读初中和高中。   1955年秋,我在汕头金山中学毕业,即考进中山大学中文系。当时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别设有语言...
聚焦:刘俊京:养其大 处其厚
相关描述:   君子以不器而为之器,所弘者为大道之末而所求者为大道之上,故孟子曰: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其小者为小人。不以技而废道者,乃以技而传法也。是以,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以千尺之桐生于毫末,百川之王汇于涓滴,余所见君子为技所能养其大...
雕塑四十年 学术研讨会——郅敏
相关描述:  郅敏:田世信的史诗(节选)   无用之用   最幸福的人生莫过于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喜欢的人。   田世信先生是幸福的。或者说田先生一生都在追求能让自己拥有幸福和光明的事,特别是在艰难的岁月中,哪怕是为了等待那一点点火光和温暖,也能让他找到熬过漫长、寒冷黑夜的理由。   ...
韩昊:纵情笔墨 寄意桃源
相关描述:   韩昊,1982年出生于哈尔滨。200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院(本科、山水画专业),200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师承贾又福教授,李铁生副教授,崔晓东副教授,姚鸣京教授,刘荣老师等。同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山水画专业),2008年毕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师承姚...
传承历史 弘扬经典
相关描述: 孔达达 书法 750×500cm 孔达达 书法·上善若水 480×120cm   2018年1月23日上午,孔达达榜书作品展将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以“传承”为名的榜书作品展旨在以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书法来展现书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将现代审美意识融入经典的艺术表现方式...
创造力是书家必备修养 ——从白砥“弘济”系列作品谈起
相关描述:   侯开嘉   弘济  白砥   白砥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位书家,最近他从《圣教序》“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的句中,取“弘济”二字为题材进行创作。看了大约有近20幅作品,每幅4尺整纸,幅幅的表现都不同。在他笔下的“弘济”二字,就像手中的“七巧板...
腹有诗书气自华——走进著名艺术家骆飚的水墨世界
相关描述:  他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几十年来默默守望在艺术创作的田地,用他的艺术才智与功力,诠释着他对艺术境界的理解和追求。他不仅是书画家,也是诗人、作家,他以水墨为情怀,以性情为学养,让现实世界和理想王国都浸润着意义与价值。今天,让我们走近骆飚,流连于他笔动情生的每一处深情泼墨,感知他豪情满怀的...
黄惇:齐白石“衰年变法”,其突破性创造始于他的书法
相关描述:   楷书四言联 齐白石 1953年 167×43cm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书法的发展脉络与风格形成   ——兼论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书法作品   文/黄惇   黄惇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齐白石书法是其整个艺术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画得益于他的书法,不仅仅是画...
甲骨文在篆刻创作中的运用
相关描述:   将甲骨文入印,与书写不同,其中还有一个印化的过程,现在很多人用甲骨文作印,大多遗貌取神,难睹甲骨真趣。要表现甲骨文的神趣,印比书优越,因为二者都是用刀。   远古结绳记事及其所用符号,是标明文字发生的萌芽状态,直至黄帝时期“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说明我们的先祖已告别原始状态的生活...
朱万章:何绍基书法的鉴藏与传播
相关描述:  一   近人裴景福(1854-1924)的《壮陶阁书画录》,著录了三件何绍基(1799-1873,图1)的书法作品,分别为《何蝯叟行楷小卷》《何蝯叟楷书赤壁赋二赋册》和《何蝯叟书太上虚皇卷》。其中描述《何蝯叟行楷小卷》时说:   纸本,高工尺一寸六分,长二尺七分,行楷,共八十七行,...
何绍基隶书《临郑固碑》屏赏析
相关描述:     清代书坛早期,元明正统帖学承袭前代,一直居于主流;然而从清中叶始,帖学呈式微之势,地位逐渐被碑学所取代。随着碑学的振兴,原本因崇帖学而受到压抑的篆隶书也重新获得各书家的厚爱。清代中期以后的书家几乎都习篆隶书,何绍基就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一位。   何绍基幼年贫苦,寄寓舅家,...
【雅昌快讯】上海嘉禾秋拍:康熙帝《临赵孟頫<百仙诗>卷》667万成交
相关描述:  12月30日晚,上海嘉禾2017秋拍《禾风》中国书画夜场在上海浦西洲际酒店正式举槌。本专场共呈现75 件拍品,其中Lot8072 康熙帝《临赵孟頫<百仙诗>卷》以580万元落槌,667万元成交。 Lot8072 康熙帝(1654~1722)临赵孟頫《百仙诗》卷 1693年作  ...
故宫巨资收购扑朔迷离的《出师颂》
相关描述:  2003年7月10日,故宫博物院以2200万元人民币优先从嘉德拍卖公司购得清宫散佚的章草书法《出师颂》,同年8月18日,嘉德向故宫交接,是作回归故宫。   《出师颂》卷,纸本,本幅纵21.2厘米,横29.1厘米,章草书,无款。引首有篆书“晋墨”二字和花押“伍”以及乾隆御题一段,后隔水...
解析扑朔迷离的《出师颂》
相关描述:   2003年7月10日,故宫博物院以2200万元人民币优先从嘉德拍卖公司购得清宫散佚的章草书法《出师颂》,同年8月18日,嘉德向故宫交接,是作回归故宫。   《出师颂》卷,纸本,本幅纵21.2厘米,横29.1厘米,章草书,无款。引首有篆书“晋墨”二字和花押“伍”以及乾隆御题一段,后...
潘天寿与顾坤伯
相关描述: 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 长春图 68×184cm   潘天寿先生对诗、书、画、印都有精深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其书法功力深厚。潘先生青年时期因受清季碑学书风的影响,对汉碑《石门颂》、魏碑《二爨》等碑研习较多,由此奠定了他奇肆书风的格局。中年以后,由于结交师友的增多,眼界的开阔,...
陈鸿寿对联中的 儒士思想
相关描述: 世业天心联 陈鸿寿   陈鸿寿,大家熟知的更多的是其“曼生壶”。他最早开创在壶上刻字作画,以诗词在壶上抒发情感并展示才华,创制了紫砂壶与书画篆刻为一体的形式,其“曼生十八式”也让宜兴紫砂壶从工艺走向更高的艺术层次。   陈鸿寿(1768—1822),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恭,号...
童中焘:潘天寿“拉开距离”的当代意义
相关描述:  2017年,是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上半年(5月)、下半年(12月)的两场潘天寿大展,将这位杰出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理论家重新拉回了公众视野。   今天,当我们回顾和纪念潘天寿的艺术成就和卓越贡献时,也同时在思考,潘先生之于当下有着怎样的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童中焘教授给出...
梁勉之:陈鸿寿对联中的儒士思想
相关描述: 世业天心联 陈鸿寿   陈鸿寿,大家熟知的更多的是其“曼生壶”。他最早开创在壶上刻字作画,以诗词在壶上抒发情感并展示才华,创制了紫砂壶与书画篆刻为一体的形式,其“曼生十八式”也让宜兴紫砂壶从工艺走向更高的艺术层次。   陈鸿寿(1768—1822),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恭,号...
此生与石结奇缘——漫谈洪世清的篆刻
相关描述:  洪世清这个名字,见之于《中国美术词典》,是一位从事版画的专业画家。但实际上他对于国画,特别是花鸟画的创作下过很多扎实的功夫。他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这样一个人才荟萃的高等学府,可与潘天寿这样的艺术前辈朝夕相处,自然在绘事上能获得他们的指点。早在1963年,他的一幅《墨鹫图》,就得到过潘天寿...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