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5秒
所有结果244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三大展助力辽博新馆开馆
相关描述:  “中国古代书法展”“中国古代绘画展”和“中国古代缂丝刺绣展”是辽博新馆重点打造的三个特色专题。“三馆”之所以称为试运行,馆长马宝杰解读道,皆因此类展品特殊珍贵,对展示环境要求极高,展品需要适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外部气候和温湿度环境变化,方能进入稳定运行期阶段。辽博工作人员每天都有专人进行展...
审美边界更关键 ——也谈当代书法的“丑”“俗”之辨
相关描述:  书法作为一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其表达意象的高度抽象性,使审美主体在不同的视角中常常出现审美结论的极大反差:作者得意之处可能被视而不见或视为拙笔,作品出现的败笔则可能被大加赞赏。此即唐代孙过庭所谓:“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
《镌刻的历史——泰山石刻拓片精品展》导赏一
相关描述: 泰山有着“天下第一山”的美誉,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数千年精神文化在此渗透渲染,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作为全球首个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她有巍峨磅礴的群山,有绵亘蜿蜒的山道,有古朴雅致的古建,更有意蕴深厚的历代石刻。从秦汉到明清间便有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康熙、乾...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著名书法家王遐举《七言行书联》轴欣赏
相关描述:     图1     图2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是镌刻于苏州名园沧浪亭石柱上的一副楹联(图1)。上联出自北宋名臣欧阳修《沧浪亭》中的诗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的上句。下联出自沧浪亭始建者、与欧阳修同时代的文人苏舜钦《过苏州》中的诗句“绿杨白...
【雅昌快讯】《簪花仕女图》《瑞鹤图》等珍贵藏品亮相 辽博书画大展今日开展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据悉,万众期待的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展”、“中国古代绘画展”两大专题陈列已于今日(8月14日)上午开展。   自从辽宁省博物馆公布将大规模呈现辽博馆藏唐宋元珍品书画的消息以来,便时不时传来开展的消息,却又一次次证实是谣传。今年五月,辽博曾举办国际博物...
直观·理性·精神谱写的抽象视觉交响
相关描述:   两道寿眉浓而上扬,年过八旬精神矍铄……这是2017年9月在上海浦东机场初见萧勤老师时对他的印象。“阿拉上海宁!”他用地道的上海话向我们问候。此次重回故里,萧勤老师带着他的创作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旅居海外60余年的中国艺术家对现代艺术的探寻求索之路。   萧勤,1935年出生于上海,父亲...
在点与线间 开始对现代艺术的探寻求索
相关描述:  两道寿眉浓而上扬,年过八旬精神矍铄……这是2017年9月在上海浦东机场初见萧勤老师时对他的印象。“阿拉上海宁!”他用地道的上海话向我们问候。此次重回故里,萧勤老师带着他的创作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旅居海外60余年的中国艺术家对现代艺术的探寻求索之路。   萧勤,1935年出生于上海,父亲萧...
刘广山水画的心路历程
相关描述:  常言道:“字如其人”,“画如其人”。观刘广的画,要先了解刘广成长历程,才能更客观地进入到刘广的艺术世界。刘广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画家,与众多小画友们一样从文化馆美术班基础素描色彩开始学起,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四平师范学院,之后又回到老家从事中学美术教学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
健笔师古 超然远览——童英强书法艺术探源
相关描述:  由于近年来本人致力于当代书坛现象与书法艺术流派的研究,而且特别关注那些具有独特个性的书法家,于是,童英强的书法以其冷寂宁静的风格进入了我的视野。这是因为他所创造的冷寂宁静的艺术样式,与当今喧嚣而浮躁的社会风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是一个典型的“个案”,是对当今书坛风习的一种背叛和逆反。 ...
陆俨少先生的启示:四分读书 三分写字 三分画画
相关描述:     陇上黄云稻熟天 陆俨少 135×66厘米 1964年   当代中国画坛有“三多”,即画院多、画家多、活动多。画院有官方民间之分,官方画院又有国家、省、市、县级别之分,民间画院更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画院数量之多,一时难以统计。画院多画家更多,画院里有画家,画院外也有画家,...
基本功就是核心技法——著名书画家骆飚聚贤堂课徒絮语(六)
相关描述:   七十六 墨法的形象性,就是要用墨色表现出画面所需的明暗、远近、高低、正反、凹凸、奇正、向背等所有元素。   七十七 史峰先生在《笔趣总是动人技墨雅自古文人法》中写道:观看骆飚的文人小画,总是有一种汲新茶馨肺腑的情绪体验。这是因为他的水墨艺术是基于传统而得新进的拓展格局。传统是陈香...
浅析《石门颂》长垂笔的形成
相关描述: 《石门颂》 局部   《石门颂》又称《杨猛文颂》,于东汉建和二年刻于褒斜山谷幽僻处。从其内容来看,是用来表彰杨猛文等上奏请求修复褒斜道的功绩。其书刻自然飘逸、笔力遒劲,被后人推崇有加。   时代原因   长垂笔源于篆书并在字体的演变中在汉简中被广泛使用。隶书萌芽于秦末,在汉代...
再呼李老十
相关描述:   近年世人对李老十的重视,绝非偶然。一位离开画坛20年的青年画家,他的作品不断地被专家提起,为世人所重视,这在当今画坛,仅此一人。   李老十艺术的最大特点是作品充满着真性情。他的文学和笔墨修养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情感,所以笔下的人物是活生生的,触动着读者的情绪。即使画花草鱼禽...
时空的召唤——中国水墨创化观
相关描述:       中国水墨艺术,是独有的宣纸造型艺术,蕴含东方深厚的“太虚”之道。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当代水墨弘扬华夏文明,融合世界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华夏文明,道德备至,宏大而辟;自上古,河图洛书,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  黄钟大吕震彻天际,舞云门,祭祀...
审美边界更关键,也谈当代书法的丑俗之辨
相关描述:  书法作为一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其表达意象的高度抽象性,使审美主体在不同的视角中常常出现审美结论的极大反差:作者得意之处可能被视而不见或视为拙笔,作品出现的败笔则可能被大加赞赏。此即唐代孙过庭所谓:“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
米芾《蜀素帖》:天下第八行书
相关描述: 《蜀素帖》局部   《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米芾38岁时,在蜀素上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   米芾(公元1051~1107年...
再谈书法的传承、唯美和大众之路
相关描述:  中国书法,是汉字文化最具特征的艺术,也是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艺术,被誉为东方美学之魂。熊秉明先生说过:“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林语堂先生也说“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苏士澍先生更是大力提倡“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可以说,书法在中国优秀传统...
"还原古法"范华院长给工作室学员课间示范意临《芥子园》作品欣赏
相关描述:  “还原古法”陕西国画院名家工作室消夏联谊会是继“中国画从哪走来”主题朗诵会,是配合书法教学、寓教于乐活动后的临摹教学安排。借此培养和检测学员这一课程学习的情况和锻炼他们的临场书写能力。   “结体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移”。“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齐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
离开个性就没有艺术 简述李叔同、丰子恺、钱君匋师徒三代人的书画历程和成就
相关描述:  李叔同,一位曾被林语堂、张爱玲等大家所公认的这个时代最有才华的人,没有之一。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还是首位把国外的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中国的启蒙者和奠基人,并且因为其通音律、擅书法、工诗词、精金石等才能闻名于世。   1918年,李叔同遁入空门后,放弃诸多才艺,唯独书法不落,...
当代著名书法家宋伯军先生艺术品鉴
相关描述:  宋伯军(Song Bo Jun)  宋伯军,字林翰,宽博斋主。一九六〇年六月出生于书香门第。毕业于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后入中国政法大学深造,研究生学历。在火箭军部队一直从事政治文化工作。现任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兼丝绸之路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主席。宋先生幼承家训,习字绘画弹琴。书...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