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3秒
所有结果243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2021中国艺术大家名人榜——画家大土三阳
相关描述:大土三阳,字笑辉(孝回、晓辉),号大土三阳。中国当代山水画大家,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常务院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大学客座教授。大土三阳1955年出生于...
刘灿铭 | 谈书法的势
相关描述:代书论中关于势的论述非常多,贯穿于汉代以后书法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也可以说,古代书法中包含着势,势存在于书法之中。书法是写字的方法,其本质是写字。但仅仅写字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势加进去,就可以更好解释了。可见势在书法中的重要性。书家在技法成熟后,可能就不太关注势的问题了。关于势的概念,有很多...
大篆书法家窦德盛 古茂雄秀 自成一家
相关描述:  你一生可以写许多书法  你一生只有一次奥运会  72岁依旧很拼命  向窦德盛致敬  窦德盛的大篆书写得益于从小练就的“童子功”,奠基于西安美院的系统深造,成熟于转益多师的传承吸纳,鼎盛于2008年奥运会的“国礼”书写,扬名于国内外历次活动的擢拔与提升。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接受...
陈仕彬国画山水《芳树笼秦栈(蚕丛古渡)》
相关描述:  陈仕彬国画山水《芳树笼秦栈(蚕丛古渡)》  “芳树笼秦栈”出自于唐代李白的诗《送友人入蜀》,这是一首抒情诗,诗文前面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最后劝友人应热爱生活,不必纠结于仕途的起落,其中也寓意了诗人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诗全文为:“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
访碑(13)|访张心孝墓(一)
相关描述:    访张心孝墓(一)2013年4月18日  晴  巴中南江早上6点起床,搭上到洪口的班车,快10点了才到龙凤场,见到了早已等候的文化站站长谢钟荣先生。简单的寒暄之后,坐上他的摩托车,他要带我去的是张心孝墓地,这是文物局席凯局长和王丹女士极力推荐的几处必看的点之一。摩托车是四川农村目前最...
颜真卿书法的三重境界
相关描述:"颜体"是颜真卿在楷书书法领域独创的一种书法境界,这一境界由颜真卿的书法灵性所形成,使卓越的书法天赋获得了充分的施展、丰富的人生阅历在他的书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他的字中又融人了自己的性格特征,雄健而自然、广阔而浩瀚。颜真卿登上书法舞台的时候、唐朝已经步入盛世,书法领域中的基奠已经完成,经...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3讲
相关描述:  平正见险绝、劲健有温妍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仲尼梦奠帖》、《皇甫诞碑》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初著名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家。在隋曾任太常博士,入唐后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太子率更令,世称"欧阳率更"。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4讲
相关描述:   君子藏器、外柔内刚--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铭》  《汝南公主墓志铭》  《汝南公主墓志铭》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浙江余姚)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虞世南幼时学书于沙门智永。智永为书圣王...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5讲
相关描述:  承先启后开颜柳--褚遂良《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596-638),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先祖在河南阳翟,晋室南迁时徙居江南。唐高祖、太宗时封河南郡公,历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世称褚河南。他博涉文史,尤工隶楷,为"初唐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初学史陵、欧阳询,后学...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6讲
相关描述:   瘦劲飘逸、轻圆滑利--敬客《王居士砖塔铭》  《王居士砖塔铭》  敬客,生卒年不详,事迹无处考,是一名生前不显于时、死后不见经传的书家。据王昶《金石萃编》中说,"敬氏为河东望族"。敬客书法成就颇高,清王澎《虚舟题跋》说:"其书法特为瘦劲,大类褚公。"可是他遗世之作只存《王居士砖塔铭》...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7讲
相关描述:  青出于蓝而异于蓝--欧阳通《道因法师碑》  欧阳通(?-691),字通师,欧阳询第四子,曾任兰台郎骑都尉,人称欧阳兰台,官至司礼卿,封勃海县子。武则天时,张嘉福请以武承嗣为皇太子,欧阳通认为有悖天理,犯颜力谏,死于非命。他自幼丧父,母亲徐氏从市上买回其父的书法作品,教他刻意临摹。他凭聪...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9讲
相关描述:   承褚氏之遗墨、开瘦金之先河--薛稷《信行禅师碑》  《信行禅师碑》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唐睿宗时任太常少卿,封晋国公,世称"薛少卿",后历任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等职,故又称"薛少保"。武则天在位时位居宰辅,是宠臣之一。后因参与太平公主与窦怀贞...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0讲
相关描述:​  "学我者死、似我者俗"--李邕《麓山寺碑》  李邕(678-747年),字泰如,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玄宗时历任户部郎中、御史中丞、北海太守等。世称李北海。李邕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为奸臣李林甫所不容,被诽谤诬陷致死。  李邕擅长诗,尤工于书法,名闻天下。其书法沉雄挺拔,风雅蕴藉,...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1讲
相关描述:  酒里张颠、书中草圣--张旭《郎官石柱记》、《肚痛帖》  张旭(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唐开元至上元年间),字伯高,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官率府长史,故世称"张长史"。张旭学贯古今,才华四溢,能诗擅书,尤其在狂草方面造诣极高,其楷法亦可称为神品。他为人豪放不羁,嗜酒如命,与李白、贺知章等人结为...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2讲
相关描述:  宫廷文书的诏令书法--徐浩《朱巨川告身帖》  徐浩(703-782),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徐峤是书法家,外祖父是当朝宰相张九龄。徐浩自幼耳濡目染,接受了艺术熏陶,喜好临池作书,而有盛名。唐肃宗时授中书舍人,当时天下事务繁殷,四方诏令,多出于徐浩之手。因此书播...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3讲
相关描述:  唐风孕颜筋、雍容气恢宏--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祭侄季明文稿》、《裴将军诗》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祖籍琅琊(山东临沂),五世祖颜之推迁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开元进士,元宝年间,曾任监察御史,清正刚直,初为官即因触忤权贵杨国忠而被贬为平原郡太守,故有"颜...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6讲
相关描述:  法度森严、变化万千--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王献之送梨帖跋》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官拜侍书学士,官至太子少傅少师,封河东郡公,后人称"柳少师"。柳公权自幼聪颖,能诗善对,尤工于书,并被誉为神童。他秉性刚直,忠正坦...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8讲
相关描述:  狂狷不羁才自高--杨凝式《韭花帖》、《神仙起居法》  杨凝式(873-955),字景度,又字虚白,自号希维居士、关西老农、癸己人。华阳(今属陕西)人。唐昭宗时进士,虽历仕梁、唐、晋、汉、周五朝,但仍不忘故国唐王朝,为躲避朝中暗探的查访,杨凝式佯狂自晦。世人竟把这位本有胆识的杨凝式称为"...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7讲
相关描述:  夸张识真趣、浪漫蕴禅机--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李太白忆旧游诗卷》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曾于山谷寺和石牛涧游历,感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自然景色,又自号"山谷道人"。黄庭坚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精于诗赋,为主...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8讲
相关描述:  气韵高古、神出鬼没--米芾《蜀素帖》、《苕溪诗》  米芾(1051-1107),初名黻,41岁后改名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居士、海岳外史、襄阳漫士,世亦称"米南宫"。祖居太原,迁湖北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人称"米襄阳"。他为人耿直,不阿谀逢迎,故仕途并不得意。宋徽宗时曾...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