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55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新石器时代角形把手葫芦陶壶初识
相关描述:   见图 ,高9.8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9厘米,最大腹径19厘米。整器为矮胖束腰葫芦型,下腹顶部对称饰有六边形出水流 流为实心,应系明器 和朝上翘起的角形尾巴,器外饰满方格纹和灰黑色的陶衣。圜形底,底部见白色陶衣斑,胎为白色,整器壁薄坚硬,造型规整,用手叩之即发出金属般的声音。器...
也来谈谈对李文红陶艺作品的赏析(三)
相关描述:也来谈谈对李文红陶艺作品的赏析(三) 作者:裘会军   三)到底如何赏析李文红的高温颜色釉瓷板画?   显然,看戏容易演戏难。同理,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很容易的,然而,要对它进行回答、而且是全面的和正确的回答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为了抛砖引玉,笔者尝试作答并供业内人士商榷。  ...
古代钱柜什么样?
相关描述:  柜子是中国传统的贮物家具,《庄子》中已有“负匮(柜)”之语。唐代柜子更为常见,敦煌出土的《分家书样文》记载有“箱柜无私,蓄积不异”的文字;另外敦煌文书中有“拾硕柜壹口,象鼻、曲钺并全”的记载,“象鼻、曲钺”应该指柜子上锁用的配件。在唐代两京的考古发掘中,西安与洛阳都曾出土过唐三彩钱柜模...
展翅欲飞的史前陶鬶
相关描述: 图1 图2 图3   陶器的形成,源于对火的应用和对黏土的认识。火在生产活动中的长期使用,使古人逐渐发现成型的黏土经火烧后异常坚硬,不易损坏而且耐水,从此,经火烧制的各种陶器便成为古代先民数千年生活必需品。陶器长期广泛应用于古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凝聚了古代先民最朴素的审美情...
也来谈谈对李文红陶艺作品的赏析(一)
相关描述:也来谈谈对李文红陶艺作品的赏析(一) 作者:裘会军   近期,一些自媒体从鉴赏的角度对李文红女士的陶艺作品谈了不少看法,而笔者想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一些问题,供业内人士商榷。   一)到底什么是陶艺?   尽管对于陶艺就是陶瓷艺术的说法并无很大的争执,但迄今为止,针对陶瓷艺术的定...
湖北襄阳发现一座新石器时代城址
相关描述:  凤凰咀遗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闫营村的东北部,东南距襄阳市约27千米。为配合316国道改线工程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襄州区文物处成立联合考古队,于2015年10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勘探和断面清理,确定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城址;2016年5月至6月又对城...
汉代陶灶陶釜
相关描述:     陶灶是汉代比较典型的明器 陪葬器物 之一。《释名·释宫室》称:“灶,造也,创造食物也”。《汉书·五行志》称:“灶者,生养之本”。汉代是一个“事死如生”重死轻生的社会,因此陪葬品也有着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生者要在死者的墓葬中配置一套陶制的日常生活所需的模型器具,如仓、灶、釜、...
大汶口文化彩绘红陶壶
相关描述:     编 号: 37302   摄影作者:   文件名:F07c0402.jpg   文件大小:21K   高 X 宽:283 X 253   说明:F07c0402.jpg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改变自然性质的重要工艺创造,也是记录他们生产、生活并表达...
吕蒙岗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成果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获悉,因南昌航空城瑶湖机场建设需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会同南昌市博物馆对南昌瑶湖吕蒙岗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与整理,获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吕蒙岗遗址位于南昌市高新区麻丘镇广安村委孙家自然村东南约800米处一块台地上,于上个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中发现,总面积...
隋唐时期陶瓷业的发展
相关描述:  杨坚先后兼并了北周和南陈,统一中原,方国号隋,至炀帝而亡。时间不长,但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比较发达。这是一个承上(南北朝)启下(唐代)的过渡时期,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开始。   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风格,又有所变化,更加饱满。从已经发掘出的隋墓里,我们可看到大量质量较高...
林刚 白雪:3000多岁的残垣断壁震撼考古专家
相关描述:  一段残存只有三四十厘米高的残垣断壁为何让考古专家感到壮观?   几只残破陶器底部的黑色颗粒为何让考古发掘者感到欣喜?   颜色发红的坚硬土墙究竟有什么样的经历?   泥土中大致呈直线排列的黑色圆点又是什么……   1月12日,贾汪庙台子商周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通过省文物局专家组验收...
早期复杂社会的兴起和衰落——新石器时代晚期(3000BC~2000BC)
相关描述:  长江流域   过去常常认为长江流域对于中国文明的发展无足轻重,然而近年来的大量发现说明并非如此。和黄河流域的考古发现相似,长江流域的很多区域中心建有城墙,社会等级明显反映在丧葬制度中,手工业生产高度发达,显贵集团涉足奢侈品或威望物品的交换。良渚、屈家岭晚期,石家河、宝墩等文化在公元前...
盘点你听说过这十件槽点满满的国宝吗?
相关描述:  《国家宝藏》火了一把后,央视新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又再一次推动了国宝热潮,但这一次,国宝们好像更加可爱亲人了,甚至引来了大家纷纷充满爱意的“吐槽”,今天,我们就来列举一下那些奇葩的充满槽点的国宝们。   人头壶   年代:新石器时代   馆藏:西安半坡博物馆   槽点:笑...
明代屋沿式粮仓
相关描述:     明王朝是在农民战争中建立并在农民战争中灭亡的,其政治上的兴衰始终同粮食生产的恢复、发展和衰落紧密相联、互为因果。朱元璋即位后,就面临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的荒凉景象,农业经济以至于整个社会经济都陷入了破产的境地,因此,“田野辟、户口增”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粮食生产,便成了朱...
不缺水的义乌绣湖边为何会有一座战国古井
相关描述:  近段时间,不少义乌市民发现,位于义乌市中心的绣湖广场北侧,就是毗邻义乌市政府大院的位置,有一处古井新建遗址正在修缮。   这个遗址从9月份开始进行规划、制定方案,12月初动工修缮,目前井亭已修缮完毕,整体景观预计月底完工。   这座古井,年代非常久远,是一座有2000年历史的春秋战...
3000多岁的残垣断壁震撼考古专家
相关描述:  一段残存只有三四十厘米高的残垣断壁为何让考古专家感到壮观?几只残破陶器底部的黑色颗粒为何让考古发掘者感到欣喜?颜色发红的坚硬土墙究竟有什么样的经历?泥土中大致呈直线排列的黑色圆点又是什么……   1月12日,贾汪庙台子商周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通过省文物局专家组验收,历经三期、跨度15年的...
黑衣红陶宽流阔把
相关描述:     笔者有幸觅得一只良渚文化的陶器,形状怪异,似杯又像壶,其最高处1l厘米,口径4.3厘米,壁厚0.3 0.6厘米,流宽4厘米。微微上仰,束颈自然,杯身呈直筒形,近底部有一凸弦纹。把宽4.5厘米,阔把上刻有密集竖条纹,把上端有两个0.3厘米的孔。底径6.5厘米,底足深l厘米。 ...
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开播 陕西文物又成为主角
相关描述:   红陶人头壶。   陶鹰鼎。   西部网讯(记者敬泽昊)继《国家宝藏》之后,又一档由央视操刀的文博类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在2018年元旦当天与全国观众见面。亮相首集的5件新石器时代文物中,有两件出土自陕西——来自洛南的红陶人头壶和来自华洲的陶鹰鼎,它们在节目中“开口说话”,...
陕西文物又成央视国宝节目网红 曾被当做鸡饲料盆
相关描述:  继《国家宝藏》之后,又一档由央视操刀的文博类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在2018年元旦当天与全国观众见面。亮相首集的5件新石器时代文物中,有两件出土自陕西——来自洛南的红陶人头壶和来自华洲的陶鹰鼎,它们在节目中“开口说话”,讲述自己的故事。   6000多年前的女性长这样   在节目中...
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开播 陕西文物成为主角
相关描述:     红陶人头壶      陶鹰鼎   继《国家宝藏》之后,又一档由央视操刀的文博类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在2018年元旦当天与全国观众见面。亮相首集的5件新石器时代文物中,有两件出土自陕西——来自洛南的红陶人头壶和来自华洲的陶鹰鼎,它们在节目中“开口说话”,讲述自己的故事...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