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55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陕西蓝田出土中华第一砖:距今已有5000年
相关描述: 蓝田出土的残砖块 蓝田出土的残砖块   近日,经过专业机构检测,在蓝田出土的5块残砖块,被确认为中国最早的砖,距今已有5000年,堪称“中华第一砖”,这将会把我国用砖历史提前2000多年,为我国砖类建材的起源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   1 怎么发现的?   抢救性考古发掘惊现...
河北唐县挖掘出一汉代遗址
相关描述:  10月25日,唐县仁厚镇黄家庄村村民向本报反映,该村挖掘出一汉代遗址。10月28日,燕赵都市报记者来到位于黄家庄村东南的挖掘现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康三林告诉记者,这次是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开展的抢救性挖掘。10月24日开始挖掘,目前挖掘面积300平方米,根据目前勘测初步定为汉代遗址,一处长...
河北唐县挖掘出一汉代遗址 出土红陶残片
相关描述:   10月25日,唐县仁厚镇黄家庄村村民向本报反映,该村挖掘出一汉代遗址。10月28日,燕赵都市报记者来到位于黄家庄村东南的挖掘现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康三林告诉记者,这次是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开展的抢救性挖掘。10月24日开始挖掘,目前挖掘面积300平方米,根据目前勘测初步定为汉代...
宣城殷村千年古墓发掘完毕 出土耳杯等文物
相关描述:  今年5月宣城的一处工地惊现千年古墓,一时间引发了众多的猜测,它的建造年代是东汉还是六朝时期?它真是此前人们一度怀疑的帝王墓吗?它的墓主人到底是谁?经过几个月的考古挖掘,它显露“真容”了吗?近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来到宣州区鳌峰办事处张锦行政村殷村古墓挖掘现场,探访千年古墓神秘面纱是否已揭...
湖州胡堂庙区域考古清理结束
相关描述:  原调查登记为一处原始青瓷窑址,但经考古清理后,约1000平方米的湖州胡堂庙区域内竟有砖室墓20座,年代涉有汉、唐、明和清代。德清胡堂庙区域考古清理近日结束后,专家称,该区域的丰富遗存,为深入研究德清地区社会发展、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据悉,胡堂庙区域位于德清县开发区龙山...
许昌发现大型仰韶文化遗址 距今最早约7000年
相关描述:  [摘要]:经初步勘探,新发现遗址位于许昌市区,紧邻一古河道的河湾分布,面积48227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距地表深约1~3米,自北至南逐渐加深,掩藏于冲积土层之下。 仰韶文化 资料图   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近日考古勘探队发现一处文化层厚约3米的大型仰韶文化遗址。   ...
山东首次大规模发掘堌堆文化遗址 现大量陶器残片
相关描述:   堌堆文化遗址发掘全景。   长期以来,位于菏泽的约百个堌堆文化遗址一直受到考古界的关注,尽管曾多次进行试掘,但规模均很小。今年7月下旬,为配合菏泽市定陶县菏曹运河景观工程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我省首次对堌堆文化进行大规模发掘,并有了重要发现。   市政施工发现堌堆文化遗迹 ...
北京确定首批11处“地下文物”重点监测区
相关描述:  北京市第一批地下文物重点监测区昨日公布。金中都、明、清北京城,朝阳区辛庄,石景山区金顶山,顺义牛栏山等11个地区成为本市首批地下文物重点监测区。   其中,金中都、明、清北京城地下文物重点监测区跨越了北京旧城区、西城区西南、丰台区北、海淀区东南,占地面积7599公顷,具体范围东到东护...
乔夫人鼎:春秋时期的蒸烧锅
相关描述:   乔夫人鼎   乔夫人鼎、春秋编钟、吴王光剑、春秋龙柄盉、春秋青铜双耳缶……这些在合肥地区出土、发现的国家级文物,是研究合肥春秋时期历史文化最重要的考古资料。其中,贵为“国家一级文物”的乔夫人鼎,作为合肥近郊发现最早的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更是不容小觑。那么,它又为考古学家研究合肥的历史...
秦兵马俑与西方伊特鲁里亚文明在西安美丽“邂逅”
相关描述:   “曙光时代——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文明展”5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共展出来自意大利伊特鲁里亚文明的陶器、青铜器、金器、兵器、建筑装饰构件、宗教用品、陪葬品等311件/组,同时代的东西方文明2000多年后,在西安遭遇一场美丽“邂逅”。   该展览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意大利佛罗伦萨...
仰韶文化晚期聚落遗址发掘
相关描述:  经过三个多月的考古作业,近日,一处距今6000~5000年历史的仰韶文化晚期聚落遗址在郑州市七里河畔的尚岗杨被成功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和石器等原始人类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考古专家表示,通过考古发掘了解了尚岗杨遗址的文化内涵,为研究此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真实而科学的资料。   ...
郑州发掘仰韶文化晚期聚落遗址
相关描述:     考古工作人员在发掘工地清理灰坑。杨正华 摄      考古工作人员展示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代表性彩陶。   考古工作人员在发掘工地清理灰坑。中新社发杨正华摄考古工作人员展示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代表性彩陶。近日,记者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一处距今6000~5000年历史...
出土文物多为生产生活用品
相关描述:  考古工作人员在发掘工地清理灰坑。中新社发杨正华摄 考古工作人员展示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代表性彩陶。 近日,记者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一处距今6000~5000年历史的仰韶文化晚期聚落遗址在郑州市七里河畔的尚岗杨被成功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和石器等原始人类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
晋城发现仰韶人类遗址 存大量燧石打制石片
相关描述:  8月4日,考古工作者在晋城市长河、史村河两河交汇地带新发现一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遗址,命名为“史村河南遗址”。该遗址中存有大量的泥质红陶片、绳纹陶片及磨制石器,为研究晋城早期人类的生活习性提供了证据。   新发现的遗址位于泽州县境内东(沟)大(阳)路以东、史村河村以南,大(阳)周(村)...
晋城发现一处距今约6000年的人类遗址
相关描述:  8月4日,考古工作者在晋城市长河、史村河两河交汇地带新发现一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遗址,命名为“史村河南遗址”。该遗址中存有大量的泥质红陶片、绳纹陶片及磨制石器,为研究晋城早期人类的生活习性提供了证据。   新发现的遗址位于泽州县境内东(沟)大(阳)路以东、史村河村以南,大(阳)周(村)...
郑州发掘仰韶文化晚期聚落遗址 出土陶器石器等文物
相关描述:  中新网郑州8月26日电(杨正华)经过三个多月的考古作业,近日,一处距今6000~5000年历史的仰韶文化晚期聚落遗址在郑州市七里河畔的尚岗杨被成功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和石器等原始人类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考古专家表示,通过考古发掘了解了尚岗杨遗址的文化内涵,为研究此遗址的保护和利...
许昌市发现一处面积48227平方米的仰韶文化遗址
相关描述:  8月21日,记者从许昌市文物局获悉,近日许昌市文物局组织省、市勘探队,在考古勘探中发现一处面积48227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的仰韶文化遗址。   新发现的这处文化遗址位于许昌市东城区天宝路与魏武路交叉口附近,紧邻一古河道的河湾分布,距地表深1~3米,自北至南逐渐加深,掩藏于冲积土层...
晋城发现仰韶时期人类遗址 出土绳纹陶片等
相关描述:  近日从山西省晋城市文物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该市长河、史村河两河交汇地带新发现一处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遗址。新发现的遗址位于泽州县境内,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将其命名为“史村河南遗址”。据介绍,此次调查是为了配合目前正在进行的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本报...
凉州风情——童子填鸭陶俑
相关描述:  武威市博物馆藏有一对唐代童子填鸭陶俑(原名抱鸟童子陶俑),1997年甘肃武威高坝二队唐墓出土。其造型为童子抱鸭跪坐于束腰圆形台座上,泥质红陶,通高29厘米,童子肩宽12厘米,底座直径14.5厘米。童子右腿跪坐,左腿曲立,怀抱一鸭,左臂环抱鸭颈,右臂抱鸭尾,身体前倾,头紧贴鸭的颈部,迫使...
晋城发现仰韶时期人类遗址 存大量燧石打制石片
相关描述:  晋城发现一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遗址 距今约6000年   8月4日,考古工作者在晋城市长河、史村河两河交汇地带新发现一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遗址,命名为“史村河南遗址”。该遗址中存有大量的泥质红陶片、绳纹陶片及磨制石器,为研究晋城早期人类的生活习性提供了证据。   新发现的遗址位于泽州县...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