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21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嘉定三朱:祖孙三代创造竹刻传奇
相关描述:  文人竹刻始于何时?   工艺美术界公认的观点,就是明代朱鹤的出现,标志着文人竹刻正式登场。朱鹤的竹雕具有开创性,创立了“以画法刻竹”的设计理念,使竹刻的艺术水平和书画韵味大大提升,传统竹刻开始跨入文人艺术的殿堂。   朱鹤开创的竹刻新风,后人称之为“嘉定派”。自朱鹤开始,祖孙相传,...
方絜:苦命文人演绎竹刻绝技
相关描述:  方絜(jié),可以说是竹刻界的悲情人物,他工诗文,擅书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想步入仕途,却屡试不中,一生与仕途无缘。清道光十八年,方絜贫穷积郁,卧床数月,客死于嘉兴,年39岁。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张廷济哀挽:“老母龙钟,寡妻呜咽,文人命苦,曾无过于此者。”   然而这位只活了39岁...
毛笔的收藏价值怎么样?
相关描述:  毛笔在我国具有久远的历史,诗词书画、历史典故皆因有毛笔的记录才能炳耀其彩,所以毛笔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历代以来能够被妥善保存并流传至今的毛笔都殊为不易。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毛笔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完善精美的毛笔也逐渐成为收藏、鉴赏珍玩的古物,若是...
明清竹刻的赏与藏
相关描述:  8月13日至11月13日,由苏州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苏·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在苏州博物馆举办,86套(101件)明清宫廷藏苏作精品荣耀返乡,彰显了苏州雕刻工艺的艺术魅力。在此次展出的苏作精品中,有一系列出自名家之手的竹刻艺术作品受到极大关注。竹刻是我国工艺美术品...
八大竹刻艺术家向浙江博物馆捐赠竹刻精品
相关描述:  前天上午,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里,8位竹刻艺术家的9件作品,进入了浙博的收藏体系之中。这是浙博在竹刻作品方面第一次大规模的捐赠活动。   捐赠作品的8位竹刻艺术家分别是张伟忠、黄光大、俞田、杨国强、陈春荣、王顺建、朱淑红和钱沙汀,这些作品有的在市场上拍卖价高达十几万元,有的甚至“有市...
艺术收藏: 商业价值vs个人趣味
相关描述:> 《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装置 达米安·赫斯特   艺术收藏有着不同的目的和趣味。艺术品的收藏体现文人的审美和喜好。收藏,是对于某种趣味的偏好;而在当下,艺术的收藏呈现不同的价值体系和观念,利用商业手段,实现艺术品利益的最大化是当代艺...
雕瓷:另辟蹊径 独具特色
相关描述: 白釉荷塘戏鹅纹雕瓷水盂白釉荷塘戏鹅纹雕瓷水盂   清代晚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制瓷业失去了往日辉煌,瓷器在造型、胎质、釉料上都显出代有不如的现象。然而,此时出现的王炳荣、陈国治、李裕成等几位名家却另辟蹊径,将景德镇瓷业中的雕刻技法与中国绘画和明清竹刻艺术结合,同时吸收西方雕塑手法...
【雅昌专稿】101件工艺精品带你领略明清两代皇家御用苏州工艺巅峰之作
相关描述:  “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海报   导言:在明清两代王朝里,苏州工艺得到了更到了皇室的极大认可。当苏州博物馆新馆十周年之际,2016年8月13日,“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中,故宫博物院特遴选出所藏的86套(101 件)苏作文物集结回乡,为观众展现明清两代宫...
收藏和投资竹雕艺术品要把好三关
相关描述:  近年来,竹雕艺术品市场活跃,收藏和投资趋热,价格也呈上升之势。尤其是名家刻制的作品,更加受到追捧。   竹雕,在我国工艺美术的百花丛中是最早的品类之一。尤其在明、清两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名家辈出,巧手如云。   自明代中期起,当时盛产竹子的江南嘉定和金陵,成为竹雕艺术的两大...
匠心独运话晚清:名家雕瓷赏析
相关描述:  清代晚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制瓷业失去了往日辉煌,瓷器在造型、胎质、釉料上都显出代有不如的现象。然而,此时出现的王炳荣、陈国治、李裕成等几位名家却另辟蹊径,将景德镇瓷业中的雕刻技法与中国绘画和明清竹刻艺术结合,同时吸收西方雕塑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雕瓷。雕瓷亦称瓷雕,雕瓷器是在已成型...
八大竹刻艺术家向浙江博物馆捐赠竹刻精品
相关描述: 张伟忠的作品   前天上午,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里,8位竹刻艺术家的9件作品,进入了浙博的收藏体系之中。这是浙博在竹刻作品方面第一次大规模的捐赠活动。   捐赠作品的8位竹刻艺术家分别是张伟忠、黄光大、俞田、杨国强、陈春荣、王顺建、朱淑红和钱沙汀,这些作品有的在市场上拍卖价高达十几...
竹刻泰斗周颢艺术特展上海开幕
相关描述:  15日,“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作为中国竹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周颢一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开创了独具的艺术风格,对其后的竹刻艺术影响极为深远。这是国内首次为周颢举办个人专题展,共有展品44件(套),其中周颢作品32件(套)。展览至8月15日结束。   ...
【雅昌快讯】国内首个周颢艺术特展上海揭幕:展现“竹素流芳”
相关描述: “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开幕式现场   由上海博物馆主办,天津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宁波博物馆、嘉定博物馆、上海文物商店、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协办的“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于2016年6月15日下午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周颢(1685-1773),字晋瞻,...
收藏保养竹雕艺术品的四大秘籍
相关描述:  中国明清时期的众多竹刻作品,在当时就是供人把玩的,或置于客厅,或摆于书房,既能收藏,也可以用做装饰。作为有机材质,竹子有易霉、易裂、易虫蛀的缺点,所以竹刻艺术品的养护显得非常重要。先让我们看看古人如何保养竹雕作品吧。   清代金元钰所着《竹人录》曾载:“前人制作至今日少,得者须椟以文...
竹刻品种主要有翻簧竹刻和留青竹刻两种
相关描述:  我国竹刻工艺历史悠久。在考古发掘中,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古代竹木器不易保存。目前所见到的较早的竹雕器是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勺。南北朝时有诗云:“野炉然树叶,山杯棒竹根。”可想见汉时雕竹制器的概况。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记载了汉时竹刻技艺并言出现了“留青”的刻法。竹刻成为专...
名家竹雕收藏价值高
相关描述:     清乾隆 黄振敏款渔家乐竹雕笔筒   竹雕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最早的品类之一。竹雕虽多为小器型,但往往穷工极巧,精雕细琢,历来是收藏爱好者的珍爱之物。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古玩市场上,竹雕作品逐渐受到人们重视,价格不断攀升,个别出自名家之手且品相好、工艺精的竹雕作品,更是在市场上创了...
竹雕工艺品的收藏与投资
相关描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由考古而知,中国对竹子的利用可追溯至距今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竹制的箭镞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之后各时代连续出现的各种竹简、竹扇、簪、笔杆、篾盒、竹席、竹胎漆器等等都充分证明了竹雕与古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可以说,在明中期以前,竹雕囿于日用...
竹刻竹雕可挖掘的收藏世界
相关描述:  一件清代顾珏的竹刻笔筒在嘉德春拍中拍出1045万港元天价,创下竹刻艺术品的最高拍卖纪录。一个笔筒拍出一千多万,属于小品类藏品走出的强势行情。与紫砂壶一样,竹刻竹雕艺术也是融合了诗、书、画、雕刻的文人清玩,但相比紫砂比较成熟的市场,其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文人雅士的竹雕情怀
相关描述: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人对竹的感情是很深的,竹子的“虚心”、“劲节”与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相契合。竹刻竹雕艺术也是融合了诗、书、画、雕刻的 文人清玩。另外,工艺精湛以及方便保存,也是竹刻竹雕受到古今收藏者欢迎的原因。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员、泉州收藏爱好者吕光耀收藏了不少竹雕艺术品,...
文人雅士的竹雕情怀
相关描述: 精致的香炉   人物头部自然保留了竹子头的形状 新老竹雕制品颜色迥异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人对竹的感情是很深的,竹子的“虚心”、“劲节”与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相契合。竹刻竹雕艺术也是融合了诗、书、画、雕刻的 文人清玩。另外,工艺精湛以及方便保存,也是竹刻竹雕受...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