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21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洪建华:只做 “有生命气息”的竹雕
相关描述:  今年41岁的洪建华是获奖无数的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刻的传承人,其作品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面对文化产业化的潮流,他坚持带领30多人的工作室一年完成作品不过千件;他坚持手工雕刻,只做“有生命气息”的竹雕;他坚持“艺以载道”,让每件作品对得起竹子承载的中华文化...
明清竹刻流露文人气息
相关描述: 清杨澥竹刻书画扇骨   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制作竹器和雕刻竹器的传统,但只有在中国,竹刻才发展成为一门系统性的独立艺术。   明代中后期,随着文房雅玩鉴藏之风的兴起,在文人的参与和带动下,竹刻迅速发展为我国传统雕刻和镌刻艺术的集大成者,通过材料、技艺和意匠的高度协调,以 其广泛的包容...
福建东南春季拍卖5月20日开槌
相关描述:   福建东南2012春拍寿山石雕珍品夜场组图   2012年5月20日,福建东南拍卖将推出当代工艺精品专场、当代漆画名家作品专场、寿山石雕精品专场和寿山石雕珍品夜场,不仅为收藏爱好者呈献一场国石盛宴,继去年成功举办当代工艺精品专场和当代漆画名家作品专场之后,今春福建东南还将继续挖掘当...
上博“竹镂文心”展示中国竹刻文化
相关描述: 明 朱缨 竹雕刘阮入天台香筒 清 邓孚嘉 竹根雕蟠松洗   汇集故宫博物院等7家单位逾190件明清、近代展品 阐释中国竹刻发展历程   松荫下有男女二人对弈,男子束髻小巾,左手托一棋杯,双目盯住女郎右手下的一角棋枰,女郎高髻宽袖、右手夹一子欲投未下,而一位旁观老者托着颐颊、拈...
翰海四季拍卖首推重要古美术文献专场
相关描述:  翰海四季·75期拍卖会将推出 “管窥流传—重要古美术文献”专场。本专场拍品共计253件,分为“瓷器、杂项”文献和“近现代、古代书画”文献两大板块,拍品丰富多元,内容涵盖全面,估价适中。对应当下市场收藏趋向,翰海四季首度推出的文献专场,以学术、历史价值为主线,所推拍品包括多种早期文献、出...
上博将推6大展迎60周年馆庆
相关描述:  步入新年第五天,上海博物馆于昨天公布了2012年的特别展览计划。其中,“美国藏中国古代书画珍品展”尤其引人关注,此次展览上将展出来自美国4家艺术品机构馆藏中国古书画,包括北宋董源《溪岸图轴》、赵佶《五色鹦鹉图卷》、黄庭坚《行书张大同卷》、米芾《行书三帖之一》、元赵孟頫的《竹兰图卷》等代...
揭秘2012年上海博物馆六大展览
相关描述:  2012年,上海博物馆将迎来60周年大庆,计划推出的六大展览无疑成为了最重要的庆祝活动之一。   六大展览精彩纷呈   自从1952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厅大厦)开馆以来,从艰难创业,到卧薪尝胆、锐意变革,特别是在1996年10月12日,位于人民广场的...
沈阳故宫院藏笔筒赏析
相关描述:  笔筒是插笔的器具、文房用品之一,不仅有盛放毛笔的功用,也是一种颇具传统意味的中国艺术品。笔筒的产生、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是由笔架、笔船发展而来的。明中晚期以后,笔筒广泛置之于书桌案头,如同笔、墨、纸、砚一样,成为与读书人朝夕相伴的宠物。清初文人朱彝尊写有《笔筒铭》,云:“笔之...
《陶艺之光》纪念画册首发式揭幕
相关描述:  已故宜兴陶艺家葛明祥陶艺研讨会将于本月26日在上海世博洲际酒店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上海知名紫砂经营堂号“云台宜陶轩”和紫砂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   葛明祥出生于宜兴陶业世家,由于自幼受陶文化熏陶,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传统紫砂古代器皿和材质进行研究,恢复了失传已久的明代“大红袍”、“天青...
清代台州竹刻三家
相关描述:  Carving craftsmen of of Taizhou, represented by Fang Jie, always carved based on the embroidered portrait created by the commercial painter. Th...
陈根 与竹结缘70年
相关描述:   中国竹工艺大师陈根。背后祥为其竹刻作品“百龙旭日”和“百凤朝阳”。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充分体现其爱竹之情。在当今的岭南广州,也有一位爱竹如命的艺术家,一辈子与竹相伴,以竹作画、“写”书法,他就是被称为“竹痴...
北京长风2011春拍紫砂壶、瓷器杂项精彩呈现
相关描述:  “世家元气”专场着意拍品来源的可靠真实,是长风在业界高端精品拍卖专场中独具特色的亮点。本次世家专场长风携手重要华人藏家及书画家后裔亲属,共同推出更丰富的珍品。分为“文人与竹刻名家成扇及扇骨”、“海外还珠”、“新金陵画派”、“陆俨少”、“文人书画雅玩”等专题。琳琅满目,蔚然可观。   ...
金陵竹刻大师偏爱“冬天4岁安徽竹”
相关描述: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南京工艺美术行业联办的“赵德桢、赵荣祖孙两代金陵竹刻艺术珍品展”,日前在工艺美术大楼举行。展品汇集了祖孙两代的金陵竹刻艺术珍品近100件,其中含有过世赵德桢老人的作品20件。这些珍品涵盖了人物、花鸟、走兽、山水、书法等五大题材,技艺以留青竹刻为主,也有沙地阳刻...
文人最爱竹刻雕件
相关描述:  竹刻,是一门以刀代笔、以竹为纸的高雅艺术。竹刻艺术在经历了从商周到先秦、到汉唐再到宋代,至明清两代已发展到鼎盛时期,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唐代诗人苏东坡的一句名诗。虽然是短短的10个字,但所揭示的古代文人气质以及文人所向往的精神...
世襄谈艺录
相关描述:    王世襄(1914~2009),号畅安,祖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1994年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陈列部主任,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国古代音乐书目》、《画学汇编》、《竹刻艺术》、《明...
精美典雅传神 竹刻艺术耀眼奇葩
相关描述: 竹簧阴刻填彩高脚碟 浮雕山水笔筒  高浮雕春燕牡丹圆帽筒   高浮雕虾蟹相戏竹根鱼篓  圆雕梅花喜鹊竹山 竹簧透雕双凤牡丹圆帽筒   中国竹艺历史悠久,历经汉唐积淀,发展到明清时,已经很是兴盛,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竹子与玉一样,是历代文人骚客钟爱之物...
明清竹雕辨伪四大秘技
相关描述:  《鉴宝》2009年1月刊曾谈及明清竹雕艺术品当下的市场行情,作为文房清供的重要门类,竹雕艺术品的市场潜力稳中看涨,前景良好。正因为如此,近年浙江、河北、上海、天津等地皆有竹雕作伪造假现象,有些造假集团出产的高仿品几乎可以乱真,令人防不胜防,故而了解竹雕的作伪及鉴定方法,在实战中显得尤为...
以刀代笔塑竹韵 竹刻艺术展将在沪举行
相关描述:
以刀代笔塑竹韵 竹刻艺术展将在沪举行
相关描述:  中国的竹刻艺术高雅而清丽,最早的记载见于南朝梁人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那时的竹刻还只是用于仗头、如意、拂柄、笔斗、抓背之类。到了唐宋两代,竹刻范围逐渐扩大,既运用于各种实用的物件上,更多的制品则供人欣赏,成为特种手工艺品,如令人过目不忘的臂搁、扇骨、插屏、笔架、笔筒、摆件等。竹刻作为...
徐秉方:让竹刻在拍场红起来
相关描述: 徐秉方:让竹刻在拍场红起来   徐秉方竹刻嘉德亮相     4月27日,中国嘉德2008年春拍“现当代雕刻艺术”专场中,首件拍品是有着“海内留青第一家”之称的当代竹刻艺术家徐秉方的作品“青山流瀑竹刻留青台屏”。记者曾经在2007年7月举办的第十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近距离欣赏过这...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