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087条信息
- 【雅昌讲堂第1415期】王耀:文房四宝之砚——砚式的演变级及歙砚的石种
- 相关描述:【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第1405期】王耀:文房艺术概述和毛笔的种类
【雅昌讲堂第1406期】王耀:文房四宝之笔
【雅昌讲堂第1407期】王耀:文房四宝之墨 ...
-
http://video.artron.net/20150119/n704313.html
2015-01-19 17:25:20
- 【雅昌讲堂第1414期】王耀:文房四宝之砚——平坦砚堂时代
- 相关描述:【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第1405期】王耀:文房艺术概述和毛笔的种类
【雅昌讲堂第1406期】王耀:文房四宝之笔
【雅昌讲堂第1407期】王耀:文房四宝之墨 ...
-
http://video.artron.net/20150119/n704311.html
2015-01-19 17:24:48
- 【雅昌讲堂第1413期】王耀:文房四宝之砚——砚的研磨器时代和淌池研磨时代
- 相关描述:【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第1405期】王耀:文房艺术概述和毛笔的种类
【雅昌讲堂第1406期】王耀:文房四宝之笔
【雅昌讲堂第1407期】王耀:文房四宝之墨 ...
-
http://video.artron.net/20150119/n704310.html
2015-01-19 17:24:12
- 汤易春印象
- 相关描述:
徽宣斋主人 汤易春
徽宣斋 张海书
前天,到中原古玩城闲逛,远远看见汤易春在他的徽宣斋,他也看到了我,于是过去打招呼。他说:“正要找你呢?”我问何事,他说要做一个专版,想让我写几句话。我当时吃了一惊。我知道,他正在练《礼器碑》,已经写得像模像样,莫非开始“炒...
-
http://hn.artron.net/20150119/n703903.html
2015-01-19 09:47:44
- 《桂山印賸》背后的旧事
- 相关描述:
《桂山印賸》
不久前,上海福州路“九华堂”内的“金石苑”开张,名印家唐存才老师赶早参加开幕式,一眼发现一册蓝色封面线装印谱,内页木刻水印几行字,“桂山印賸,当湖孙三锡篆,侄曾孙振麟集拓,平湖孙氏映雪庐”。右角钤一朱文小印“曾归退之”,曾经陈茗屋收藏过的印谱?这孙三锡不就是清代...
-
http://news.artron.net/20150116/n703397.html
2015-01-16 15:00:18
- “蛟龙砚”荣获“特别贡献奖”
- 相关描述: 1月10日,吴笠谷先生作品“蛟龙砚”荣获“特别贡献奖”。
继中华飞天第一砚——歙石袖珍“飞天砚”,于2012年搭载“神九”飞天之后,2013年,聚砚斋又推出了一方由砚专业委员会会长刘红军将军亲笔题铭、吴笠谷先生设计制作的中华潜海第一砚——端石袖珍“蛟龙砚”,随我国蛟龙号远赴太平洋...
-
http://news.artron.net/20150114/n702540.html
2015-01-14 16:42:12
- 中国古代茶文化历史上的名人
- 相关描述:
布朗族史书《奔闷》记载,叭岩冷是布朗族先民的首领。一千多年前,他率领人在澜沧县景迈、芒景一带大规模开垦种植茶园,并给茶取了一个特殊的名称叫"腊",从此,与种茶有关的傣族、布朗族、佤族、拉枯族都把茶称为腊。如今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和芒景古茶园仍然生机勃勃,明清以来景迈、芒景一直是普洱茶...
-
http://comment.artron.net/20150114/n702338.html
2015-01-14 13:53:35
- 深居简出真雅士—记林健先生
- 相关描述:
林健作品
法海路如今有些喧闹,拓宽后的马路车来人往。而在我印象中,当年的法海路并不是这样的。在梵音依稀的法海寺旁、在抬头可以轻触于山的法海路幽静深处,住着一位深居简出的著名书法篆刻家,他就是林健。
一个冬日的黄昏,我去拜访林健先生。
林健先生是我心仪已久的艺术家,他...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107/n699678.html
2015-01-07 08:01:23
- 孔繁乐:宋画不好找,但宋代砚台容易找
- 相关描述: “宁舍一室,不舍一石。”古之文人早对砚台情有独钟。而这则名句放在岭南书画家孔繁乐身上,亦不为过。十多年来,他醉心于端砚收藏,规模蔚为大观。与许多职业藏家不一样的是,孔繁乐特别讲究砚台的文化内涵,认为其价值要大于材质与雕工。
艺术品及古董收藏一向讲究圈子文化。进入一个风气浓厚、交流...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104/n698607.html
2015-01-04 09:30:04
- 孔繁乐:宋画不好找,但宋代砚台容易找
- 相关描述:
明绿端砚
“宁舍一室,不舍一石。”古之文人早对砚台情有独钟。而这则名句放在岭南书画家孔繁乐身上,亦不为过。十多年来,他醉心于端砚收藏,规模蔚为大观。与许多职业藏家不一样的是,孔繁乐特别讲究砚台的文化内涵,认为其价值要大于材质与雕工。
艺术品及古董收藏一向讲究圈子文化。进...
-
http://news.artron.net/20150104/n698549.html
2015-01-04 09:09:44
- 歙砚收藏:引文人之雅意
- 相关描述: 歙砚又名龙尾砚(唐、宋时亦称婺源砚),因石材产自婺源县东北部之龙尾山而得名。歙砚与端砚同为深受文人墨客钟爱的文房佳品。6月18日,在苏州文物商店举行的全国文物艺术品展销会上,由北京叙文居设计的十余款歙砚艺术品将向苏州的砚石收藏爱好者展示精品歙砚的艺术之美和石品之魅。
从地质学来说...
-
http://news.artron.net/20141230/n696274.html
2014-12-30 16:45:03
- 如何收藏与鉴定文砚
- 相关描述: 砚,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位令人文墨客们青睐,还以高昂的价值回报吸引着无数的收藏者关注。
近几年来中国内地收藏投资艺术品市场行情大好,而砚石却一直是个冷门收藏项目而未受到关注。但在中国香港则是另一番景象。早在1994年的香港拍卖市场,砚台就已受到收藏界青睐,其价格最高的时...
-
http://news.artron.net/20141230/n696213.html
2014-12-30 16:16:46
- 朝天宫有一批过冬文物馆藏展出:看古代过冬神器
- 相关描述:
砚台下空的地方放蜡烛。
清朝光绪年间的“保温饭盒”
古人用的“暖宝宝”
冬至之后,光临南京的寒流一波接一波。当我们还在为是否供暖争论时,不妨先走进博物馆,看看古人是如何过冬的。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收藏的文物中,就有一批古代冬季用品:加热汤羹的温碗、后来演变为“烫壶...
-
http://exhibit.artron.net/20141225/n693917.html
2014-12-25 11:16:07
- 朝天宫馆藏“过冬神器”展南京人御寒智慧
- 相关描述: 冬至之后,光临南京的寒流一波接一波。当我们还在为是否供暖争论时,不妨先走进博物馆,看看古人是如何过冬的。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收藏的文物中,就有一批古代冬季用品:加热汤羹的温碗、后来演变为“烫壶”的手炉、可以加热的抄手砚……这些传世的老物件,展现了祖先抵御寒冷的智慧。
...
-
http://exhibit.artron.net/20141225/n693887.html
2014-12-25 10:12:04
- 定窑瓷器 颜色天下白
- 相关描述: 定窑是长期以来人们所公认的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之一,历史学家傅振伦先生在《中国最古的瓷器》一文中曾谈到:世之言瓷者,以为宋世有瓷,且以定、汝、官、哥、均为宋代五大名窑,推而上之以柴、汝、官、哥、定为中国五大名窑。定窑以烧制白瓷为主,是北方白瓷的杰出代表。经过叶麟趾先生提示、陈...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220/n696281.html
2014-12-20 16:50:56
- 定窑瓷器:颜色天下白
- 相关描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被宋定窑镶银口刻花碗
定窑是长期以来人们所公认的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之一,历史学家傅振伦先生在《中国最古的瓷器》一文中曾谈到:世之言瓷者,以为宋世有瓷,且以定、汝、官、哥、均为宋代五大名窑,推而上之以柴、汝、官、哥、定为中国五大名窑。定窑以烧制白瓷为主,...
-
http://news.artron.net/20141219/n691752.html
2014-12-19 16:08:36
- 鉴赏:郑樵纪晓岚款抄手端砚
- 相关描述: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发展到宋代,最具时代特征的形制当为抄手砚了,其中尤以长方形抄手砚为当时主流,抄手砚的砚底挖空,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托起。抄手砚为宋代所特有。图示的这方“宋郑樵 纪晓岚抄手端砚”,长25.8厘米,宽11.8厘米,高9.1厘米,为原苏州文物商店旧藏之一。
...
-
http://news.artron.net/20141219/n691530.html
2014-12-19 09:12:01
- 中国绘画的省思——裱画篇
- 相关描述: 中国绘画经过长期的发展,不论在技法、内容或裱装形式上,都造成许多固定样式,往好的方面讲,我们可以说这是传统,表现了中国绘画的特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那已经成为一个框框,限制了国画的发展。
当我们的科技、生活步调,乃至许多思想观念,不但赶上西方,甚而有超越的情况下。令人惊...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218/n691272.html
2014-12-18 14:39:19
- 绿端收藏:俏色精雕材质珍贵 精美造型别具特色
- 相关描述: 绿端本是开采端砚用石的一个著名坑口,北宋时这里开采出的端砚用石色泽青绿,微带黄色,因而名声大振,如今绿端资源已经枯竭,每一块绿端石都成了无价之宝,世间再难出产,即使在端砚制作中,也很少有人使用名贵而难得的绿端了,因为绿端本身就已经是稀罕的宝贝。今天介绍的是以绿端石为载体的雕刻艺术品,一...
-
http://crc.artron.net/20141215/n689584.html
2014-12-15 09:22:59
- 小心老标签变成藏品护身符
- 相关描述: 收藏者薛先生从去年秋拍开始入市,目标很明确——买有“老标签”的藏品:“市场鱼目混珠,有老标签就是‘护身符’。”不过,有“老标签”的藏品就一定能验明“真身”吗?最近市场出现了几种假老标签藏品的手法,市场人士提醒收藏者还是要根据藏品的材质、年代等来鉴定真假,不要过分依靠外在的附加条件,否则...
-
http://news.artron.net/20141211/n688390.html
2014-12-11 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