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7秒
所有结果689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快讯】国画精品亮相深圳美术馆:看笠夫致敬先贤的水墨人生
相关描述:(雅昌艺术网讯)4月30日,《此心安处是吾乡——笠夫国画个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的是笠夫近两三年的作品,将近50幅画作,涵盖了山水、人物、花卉、翎毛和扇面小品等。多样化的呈现,印证了画家的扎实功力和全面性,也多角度呈现了画家本人的心路历程。展览现场笠夫,出身艺术世家,早年留学日本,...
众口点赞巩德春之198期
相关描述:“乡土是我的艺术之根”《农民日报》2013-05-18报社记者:蒋培玲巩德春近照(资料图片)。  近日,“自然生化――山水画家巩德春画展暨作品研讨会”在山东省美术馆举行。展出的120幅山水画精品,胸藏丘壑、笔吞山川、亦真亦幻,有鬼斧神工之妙。  创作这些作品的画家巩徳春,是山东省高唐县的农...
李亚:我从中国大文化中感悟,书画的诗性和雅气
相关描述:李亚作品 梅鹤共年华画乃心印 大美不言——论书画家李亚其人其画文/宗儒  什么是成功的艺术作品,直接的说,首先必须是艺术精神的高扬和从艺者人品学养的外化。舍此两点,艺术作品便只成为了技法和表面性的东西,耐读、耐品都谈不上,更不用说放在历史长河去经风历雨而历久弥新了。这不是故作惊人语,这是艺...
众口点赞巩德春之182期
相关描述:  【画作评析】笔墨的交融 气韵的显现——赏读巩德春的山水画田瑜  千百年来,“气”和“气韵”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概念,一直导引着各个文化领域沿革流变。“气”是一个比较抽象、具有多种含义和丰富内容的概念。在绘画作品中,“气”是通过形、势、笔、墨、色体现出来的,能使人感受到其存在。我们常用气势...
众口点赞巩德春之178期
相关描述:精神的图像化文化显示——再论巩德春山水画评述傅京生(一)  几年前,我曾为山东高唐画院院长巩德春先生的画写过一篇《天地间的哲思心象》的文章。近两年,他又有不少力作在中国美协的重大展览和报刊上问世,而且倍受专家关注。去年,他有两件作品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二届新人新作展,展览中心在200件作品中选...
烟花三月下扬州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8级国画专业写生课纪实 水墨篇
相关描述:  一共两周的课结束了,第二个阶段,按照我原来课程的设计是水墨写生。  对于这些20岁左右的大一新生来说,尝试拿起手里并不熟悉的毛笔工具,饱蘸墨汁,在素白难控的生宣纸上以迥异于硬笔工具的手感,描绘出生动的自然形象,并能适度的体现和发挥浓淡干湿,刚柔虚实的水墨特性,于他们,于我,都是一次教学...
闳约逸致展
相关描述:  展览名为“闳约逸致”,“闳”格局、气度,“约”约束、法度,“逸”品格、格调,“致”高雅、精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苏百钧先生集学养、功力、画品、创造力于一体。一方面他坚定自持、虔敬正诚地循主流正途,对中国工笔花鸟艺术的经典研精究微,坚忍不拔地缘遐迹文脉探寻艺道...
人书俱老 耄耋素心——孟昭俊书法赏析
相关描述:  与孟昭俊先生,素未谋面,与孟昭俊书法,相识于《孟昭俊书法集》。机缘巧合,展卷品读,方寸之间,激越澎湃,尺牍之内,涵养隽永。再读简历,更惊诧于先生虽已年近耄耋,却依然笔走龙蛇,神清骨俊。七十余年来,先生心无旁骛,醉心翰墨,无一日不临池,无一天不读帖,故其一点一画,皆有来处;一撇一捺,皆可...
著名书法家纪怀昌先生为自然资源部离退休老同志书画爱好者讲授书法课
相关描述:  4月19日上午,著名书法家纪怀昌为自然资源部离退休老同志书画爱好者讲授书法课,重点讲解:一:草书产生与发展(章草、二王草、今草)的简要过程。二:草书的用笔(一、削繁就简,笔省意存。二、牵絲映带,形随势生。三、宜用园笔,间以方笔。)结体:处理好四个关系:(一、简与繁。二、欹侧与平正。三、...
孟昭俊书法赏析
相关描述:  孟昭俊先生作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在书坛乃至社会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其书法风格已经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貌。他艺术精湛,为人谦和,真正做到了德艺双馨,具体说来,他身上有几个鲜明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其心诚。汉代扬雄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书,心画也”,也就是人们熟知的“书为心画”,这个论断...
山东美协会员王宁青绿山水画代表作赏析
相关描述:清代张庚说:“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青绿山水画作为中国山水画的一类,有这悠久的历史。不仅备受世人喜爱,更是许多画家笔下的常见画法。古往今来,在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山水画家,画法不断推陈出新,使青绿山水这一传统题材得到长足发展,而易从网签约的山东美协会员...
灵魂的基因
相关描述:  “灵魂的基因”这篇短文主要是我近期将坦培拉绘画、天然大漆与水墨结合并以宣纸作为载体,使其三者间的互斥互融的一种体悟,这种现象的流露是真诚而朴实的。正是因为这种真诚而朴实的基因,造化了灵魂模样。  当我会爬行时,便开始了自由的刻划书写,尽管是无章法的却也是一种初心之美的心灵渲图。  所有...
傅抱石致乐曼雍《石涛诗意图》亮相嘉德春拍
相关描述:1938年,傅抱石应郭沫若之邀,进入国民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1939年4月辗转到达重庆,寓居在重庆西郊金刚坡下,直至1946年10月回到南京。在重庆的这几年是傅抱石绘画创作的高峰时期。一方面,家人因抗战全面爆发而几经流离,终能团聚一处,使得傅抱石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绘画上。另一方...
尹沧海:画余拾零(一)
相关描述:文化精神影响下的艺术观念,贯穿在运墨施墨过程中的浓淡、干湿、黑白、焦润的把握,与用笔的疾缓、节奏、生熟、顺逆、藏露、呼应、气韵、章法之中。客观物象仅是艺术家眼中的表象符号,而隐藏在这其后的意义只有艺术家天才的意念才能达到。同时艺术的表现又不能脱离物象的本体,它是艺术家意念的依据,不然,容易...
齐辛民艺术中心中国画高研班招生简章
相关描述:​导师:齐辛民中央美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导师淄博画院名誉院长、美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大写意花鸟画鲜明旗帜代表人物之一  齐辛民是当代具有独特个人面貌风格的艺术家,他的花鸟画艺术:首先有学院派扎实的笔墨功力,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生活气息,他喜欢画田间地头的山花,野卉,画...
意蕴之魅——民居线条之美前言
相关描述:  近日,王其钧的著作《民居线条之美:建筑白描写生摹本》将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中央美术学院王其钧教授是知名的中国民居专家,在本书中读者可以领略到作者用毛笔来表现出的对中国传统民居之美的热爱。本书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首次出版,王其钧在攻读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时,便把自己民居调查的...
【雅昌专栏】朱浩云:走近张大千(画论篇)
相关描述:导语:大千先生的画论尽管大多通过摆“龙门阵”形式表达,但字字珠玉,句句良言,精彩绝伦,魅力四射,令众多的书画家、鉴定家、评论家为之倾倒。据笔者观察,张大千的画论时常成为一些人的话柄,主要是他没有像黄宾虹那样留下很多著作,落伍于同代大家。他一生亲笔撰写的理论文章,只有简短的几篇,但他却喜欢摆...
齐白石的画缘何“中外通吃”
相关描述:​齐白石作于1946年的《蒲觞》1922年,六十岁的齐白石在陈师曾的引荐下,在日本东京的“中日联合会画展”上一举成名,两尺的山水就卖到250元银币。齐白石称,这在国内是想也不敢想的。这次日本展览后,到北京来买齐白石画的外国人不计其数,国内投机商人和附庸风雅的人也纷纷求购他的画,一时间可谓“...
先生之风
相关描述:  三十几年前,省电视台给孟昭俊先生拍个专题片,需要辅导学生的画面,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先生。那时“书法热”刚刚兴起,我十二三岁,是个喜欢书法的中学生。“孟昭俊”几个字在小城沛县几乎是妇孺皆知,名气大的很,大抵就是鲁迅先生说的“须仰视才见”的感觉,这一次的零距离接触,先生谦逊和蔼的态度...
《大风歌》碑求完美,一片丹心照汉碑——记中国书法家孟昭俊先生
相关描述:  同孟昭俊先生的相识,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同在文化系统工作,后来又成为同事。在相处的岁月中,先生谦和的态度,对事业的执着,对工作的热爱,对同事的友善,对传承汉文化的极其认真,赢得了众人的好评。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他逐渐步入书法艺术的殿堂。  作为一位书法艺术家,先生以作品说话,是名副其...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