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5秒
所有结果689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永乐首拍 │ 山水之外,还有一个你不了解的崔如琢
相关描述:  文 | 赵玉国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平时我们对著名书画家崔如琢最深刻的印象,是那意境深远、气势磅礴的指墨山水巨制,以及不断创造天价的拍卖成交纪录。而只有坐在他对面,聆听他高谈艺术创作理念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感受到一个出乎...
精彩往期摘编众口点赞巩德春之八选摘众口点赞巩德春182期
相关描述:  笔墨的交融气韵的显现  --赏读巩德春的山水画  田瑜  千百年来,"气"和"气韵"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概念,一直导引着各个文化领域沿革流变。"气"是一个比较抽象、具有多种含义和丰富内容的概念。在绘画作品中,"气"是通过形、势、笔、墨、色体现出来的,能使人感受到其存在。我们常用气势、气氛...
艺术家霍晓个展开幕,书画双绝“不可小看”
相关描述:  11月26日,“不可小看--霍晓艺术个展”在西部文化产业中心招商中心揭幕。本次展览由上行文化与阿来书房主办,得到了锦江区文体旅局、锦江区文化馆的大力支持,政府相关领导、艺术家代表、行业专家、西部文化产业中心合作商家共计约100人参加了活动。  此次展览共展出艺术家霍晓近期书画作品40余...
著名书法家纪怀昌:笔墨随当代 神韵贯古今
相关描述: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强大的艺术创作力。中国书法形成和发展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书法各体精彩呈现,皆为前贤呕心沥血所至。  要想在历代大家的浩瀚书法中独辟蹊径,杀出一条生路,形成自己的风格十分不容易,往往被一些人误解为离经叛道,甚至...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3讲
相关描述:  平正见险绝、劲健有温妍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仲尼梦奠帖》、《皇甫诞碑》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初著名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家。在隋曾任太常博士,入唐后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太子率更令,世称"欧阳率更"。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4讲
相关描述:   君子藏器、外柔内刚--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铭》  《汝南公主墓志铭》  《汝南公主墓志铭》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浙江余姚)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虞世南幼时学书于沙门智永。智永为书圣王...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5讲
相关描述:  承先启后开颜柳--褚遂良《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596-638),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先祖在河南阳翟,晋室南迁时徙居江南。唐高祖、太宗时封河南郡公,历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世称褚河南。他博涉文史,尤工隶楷,为"初唐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初学史陵、欧阳询,后学...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3讲
相关描述:  唐风孕颜筋、雍容气恢宏--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祭侄季明文稿》、《裴将军诗》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祖籍琅琊(山东临沂),五世祖颜之推迁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开元进士,元宝年间,曾任监察御史,清正刚直,初为官即因触忤权贵杨国忠而被贬为平原郡太守,故有"颜...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6讲
相关描述:  法度森严、变化万千--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王献之送梨帖跋》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官拜侍书学士,官至太子少傅少师,封河东郡公,后人称"柳少师"。柳公权自幼聪颖,能诗善对,尤工于书,并被誉为神童。他秉性刚直,忠正坦...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7讲
相关描述:  惊雷飞石走龙蛇--高闲《草书千字文》  高闲(生卒年不详),大唐高僧,湖州乌程人。他精工书法,尤擅真草,《高僧》载说每每世人楷法。宋陈思《书小史》说:"高闲善草书,师怀素,深穷体势。"《广川书跋》载:"其书学张颠,在唐得名甚显。"高闲遗世之作不多,大致有《中丞帖》、《雨雪帖》等,其中以...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8讲
相关描述:  狂狷不羁才自高--杨凝式《韭花帖》、《神仙起居法》  杨凝式(873-955),字景度,又字虚白,自号希维居士、关西老农、癸己人。华阳(今属陕西)人。唐昭宗时进士,虽历仕梁、唐、晋、汉、周五朝,但仍不忘故国唐王朝,为躲避朝中暗探的查访,杨凝式佯狂自晦。世人竟把这位本有胆识的杨凝式称为"...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8讲
相关描述:  气韵高古、神出鬼没--米芾《蜀素帖》、《苕溪诗》  米芾(1051-1107),初名黻,41岁后改名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居士、海岳外史、襄阳漫士,世亦称"米南宫"。祖居太原,迁湖北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人称"米襄阳"。他为人耿直,不阿谀逢迎,故仕途并不得意。宋徽宗时曾...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9讲
相关描述:  一马春风过微雨竹间归路净无尘--薛绍彭《上清连年享清适帖》  薛绍彭(生卒年无考),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元祐元年官承仕郎,做过秘书阁修撰。书学晋唐,工真书与行、草,与米芾、苏东坡过从甚密,生前曾与米芾齐名,并称为"米薛"或"薛米"。  薛绍彭不仅专心于笔翰,而且致...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1讲
相关描述:  平和舒展、尽得风流--蔡卞《四兄帖》  蔡卞(1053-1117),字元度,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为蔡京之弟。聪颖过人,才华横溢,虽比蔡京小六岁,但与其兄同期登科。当朝宰相王安石十分看重蔡卞的才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蔡卞因为其岳父、其兄的提拔,官运亨通,历任侍御史、尚书左丞、观文...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2讲
相关描述:  书贵瘦硬方通神--赵佶《瑞鹤图题咏》、草书《千字文》  赵佶(1082-1135),是个地道的昏君。他在位25年,贬斥忠臣,听任奸佞,不修内政,以致民不聊生,烽烟四起,最后落得个身虏敌国、客死他乡的可悲下场。但他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帝王书画家。可以说,他在政治上是个失意者,而在艺术...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3讲
相关描述:  气韵生而神意连--赵构《千字文》  赵构(1107-1187),字德基,为徽宗第九子。金兵入侵中原,徽钦二宗被掳,赵构继位,是为高宗,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高宗在位36年,政治上昏庸无能,偷安忍耻,毫无政绩可言,但是他在书法史上却以其卓有建树的书作为自己立下了一块硕大的纪念...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4讲
相关描述:  禅机是悟、书道为媒--张即之《汪氏报本庵记》  张即之(1186-1263),字温夫,一字橒竂。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官至司农寺丞,主管云台观,授直秘书阁。他是著名词人张孝祥之外甥,参知行事张孝伯之子。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张即之从小就耳濡目染地接受了书法艺术的熏陶,潜心于书道,并以...
翰墨千秋·艺术领军人物——李俊
相关描述:  李俊 1953 年 9 月 8 日出生中国南京。祖籍安徽巢湖。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先后在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公安学校,中央党校学习。十七岁参加工作,曾在中国南京 33中、58 中任中文教师。后在,公安局、市外事办国际交流公司、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东方文理高级学院,企业等单位任职。自幼爱...
姜宝林:开拓笔墨图式的现代之路
相关描述: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图式、章法结构和色彩语言发展至今,经历了多元复杂的演变历程。其中不乏有关中西融合的有益尝试,无论是岭南画派“二居”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撞水撞粉画法,还是刘海粟结合西方现代派艺术对中国传统笔墨的改造,抑或林风眠对中西艺术融合之道的孤绝坚持……总而言之,中国...
【雅昌专稿】江南草圣的女儿 讲自己的水墨情事
相关描述:  她的父亲是江南大学的教授,最爱种小草,事水墨。退休后更为种草,在无锡的南边建了一座园。  王大濛的园子名“蒲园”,用以安住菖蒲的形神,寄托坚韧、安然、淡泊的文人精神。人称“江南草圣”。铁线莲盛开的“蒲园”(图片由王濛莎提供)  女儿王濛莎大概也因了这个渊源,沁染了父亲的志趣,把游学西方...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