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8秒
所有结果692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浅谈紫砂壶的款识
相关描述:  紫砂款识是指用玺印盖或用刀镌在紫砂陶器的底部、盖内、把下等制作者、订制者或监制者的印记。明代正德年间,制壶大师供春所作的“树瘿壶”(宜兴储南强先生原藏,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是现存唯一供春传器。有“供春”二字作铁线篆镌于把内壶身,这就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紫砂款识。   紫砂款识与古印陶是一...
文心墨韵——李志国 谭文选 侯俊超 邹俊豪书画展
相关描述:​主办单位: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展览时间:2017年3月3日至3月26日展览地点:可园博物馆第一、第二展厅前言书画同源的观点在当代中国书画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中国美术形式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笔墨的力度美、韵律美、拙重美,以及它无限的造型能力和表现力,自古就被文人喜爱,是书画最具特色亦是最引...
【雅昌专栏】贾廷峰:优雅与雄阔——吴冠中与周韶华的绘画浅析
相关描述:  回望20世纪中国美术史,吴冠中与周韶华两位先生以其在中国画之现代革新历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成为后学者不可回避的两座高峰。时至今日,吴冠中之“绘画的形式美”、“笔墨等于零”,周韶华之“全方位关照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仍然如大道洪钟,在当下中国画的集体创作实践中振聋发聩,为中国画...
千珠飘香万藤中 只缘心有灵犀处
相关描述:  绘画的本质,它是由感觉、节奏、空间、灵性这样基本的语言来构成的,包括语言的笔触、线条、色彩等等。中国画一直是抓住艺术的本质,它是对自然的感受、发现和描写,更重要的是更注重自己的主观意识,它是通过你的“心源”把你看到的自然,再重新变为艺术。所以说,中国画是韵律的、有规律的程式语言,是对真...
笔墨当随何代 好笔墨与坏笔墨的判断标准
相关描述:  张雨婷(以下称雨):关于笔墨的讨论已有很多,最近我看到一组很有意思的说法:“笔墨当随时代”与“笔墨当随古代”,两者一古一今,似乎争锋相对,童老师您怎么看呢?   童中焘(以下称童):无论是“笔墨当随时代”,还是“笔墨当随古代”,我们都不能简单地下判定,对或错。因为“笔墨”的概念外延和...
笔墨当随何代——好笔墨与坏笔墨的判断标准
相关描述:  张雨婷(以下称雨):关于笔墨的讨论已有很多,最近我看到一组很有意思的说法:“笔墨当随时代”与“笔墨当随古代”,两者一古一今,似乎争锋相对,童老师您怎么看呢?   童中焘(以下称童):无论是“笔墨当随时代”,还是“笔墨当随古代”,我们都不能简单地下判定,对或错。因为“笔墨”的概念外延和...
书法的美学标准变了吗
相关描述:  如今,人们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法展,作品琳琅满目,但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在网络上搜索“书法展”,出来的新闻几万条,打开一些个人展的介绍,往往写着“草真篆隶兼备”“炉火纯青”“自成一家”;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书法家润格(即书法的报酬标准)标价动辄每平方尺几千元、近...
沈曾植: 非理性的碑学之风
相关描述:     行书黄庭坚诗轴 沈曾植 故宫博物院藏   书家能传于后世且能称大家的,必定在承袭基础上有所创造。沈曾植便是清末能称大家者之一,其书法不入清末俗流,在扬碑抑帖风气下能够安然定足,求变求通。有评论家言:“书法家的字求法;画家的字求趣;学者的字有书卷味;碑学书家的字有金石气;帖学书...
书法从何时变“奇诡”
相关描述:  从史上现存最早书论汉崔瑗《草书势》提出“畜努怫郁,放逸生奇”起,“奇诡”作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就已走进书法审美前沿。随后,汉蔡邕《笔论》提出“惟笔软则奇怪生焉”,魏杨泉《草书赋》提出“字要妙而有好,势奇绮而分驰”,西晋卫恒《四体书势》提出“奇姿谲诡,不可胜原”,南朝庾元威《论书》提出“当...
名人书法价格为何忽高忽低
相关描述:  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莫言,新近将自己发表的作品独家授权浙江文艺出版社,付梓“莫言作品全编”,囊括了他自1981年开始创作以来发表过的所有作品,被作家认可为“定稿版”。因此,莫言高兴秀出自己的书法作品赠给浙江文艺。久闻莫言书法大名,终于得以在大庭广众之下亲睹作家的翰墨——“弄潮儿...
沈曾植:非理性的碑学之风
相关描述:  行书黄庭坚诗轴  沈曾植  故宫博物院藏   书家能传于后世且能称大家的,必定在承袭基础上有所创造。沈曾植便是清末能称大家者之一,其书法不入清末俗流,在扬碑抑帖风气下能够安然定足,求变求通。有评论家言:“书法家的字求法;画家的字求趣;学者的字有书卷味;碑学书家的字有金石气;帖学书家的...
“奇诡”:传统书法视野中的七彩烟霞(一)
相关描述:  从史上现存最早书论汉崔瑗《草书势》提出“畜努怫郁,放逸生奇”起,“奇诡”作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就已走进书法审美前沿。随后,汉蔡邕《笔论》提出“惟笔软则奇怪生焉”,魏杨泉《草书赋》提出“字要妙而有好,势奇绮而分驰”,西晋卫恒《四体书势》提出“奇姿谲诡,不可胜原”,南朝庾元威《论书》提出“当...
笔墨之外的第三要素:结构的重要性
相关描述: 潘天寿 朱荷图 中国画   童中焘(以下称童):我们谈“笔墨”,往往都默认是指“用笔”、“用墨”,这实际上是有缺失的。这也是我认为“笔墨当随古代”这句话不妥的重要原因。回到上面我提到过的笔墨的另一个内容:点、画的关系和结构。为了更好理解,我们可以把它和书法做一个类比。书法强调的点、划...
笔墨当随何代:好笔墨与坏笔墨的判断标准
相关描述: 黄宾虹 湖舍晴初 中国画   张雨婷(以下称雨):关于笔墨的讨论已有很多,最近我看到一组很有意思的说法:“笔墨当随时代”与“笔墨当随古代”,两者一古一今,似乎争锋相对,童老师您怎么看呢?   童中焘(以下称童):无论是“笔墨当随时代”,还是“笔墨当随古代”,我们都不能简单地下判定,...
书画印三者之中书法是根基,是核心所在
相关描述:  书、画、印三门艺术都是以传统的点线审美为基础,以点线的组合构成形式为表现手段的独特的民族艺术。书画上要用印,不用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用了才更完美。 ▲ 行书对联,131×33cm×2   三者之中,书法肯定是根基。历史上看也是这样的。书法成熟的更早,连英国的艺术史家保罗·约翰逊都...
许绍满书法作品展
相关描述:  本报讯 徐国萍 早春二月,墨池吐芳。诸暨书法家许绍满带着探索与悟道成果,举办“俯仰之间”的书法作品系列展。   作为一份新春文化大礼,“俯仰之间——许绍满书法作品系列展”菜单丰富。根据活动日程安排,从2月11日元宵节开始,将一直持续至4月30日收官。回报社会成为这一活动的主旨。在开幕...
八大山人佳作领衔春季苏富比艺术周
相关描述:  3月16日,八大山人的《花鸟鱼果》十二开册将上拍纽约苏富比2017年春季亚洲艺术周,估价为250万~350万美元。这幅《花鸟鱼果》创作于1703年,属于八大山人晚年精品之一。   八大在画鸟的时候,常常故意迟缓地描绘鸟身,这样笔上的水分适当地渗透在纸上,就能画出绒绒的羽毛,有意有气,...
【雅昌专栏】陈曦:浅谈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中的绘画思想
相关描述:  晚明清初,画坛延续董其昌以来的绘画思想,以师古人代替师造化。如果说董其昌画构了一套符合文化趣味和审美理想的经典图式,四王两代人则通过精研董、巨及元四家的绘画。使董其昌确立的图式完美无缺。而后继者亦步亦趋,将绘画限制在狭小的形式空间内,使其丧失了发展的生命力。与四王同居清初画坛正统地位的...
书缘——追思冯其庸先生
相关描述: 雪骨冰枝(国画) 冯其庸   行书自作诗·金陵留别 冯其庸   人物名片   冯其庸(1924—2017),江苏无锡人。红学家、史学家、书法家、画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终身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红楼梦...
胡鹏:米芾的《紫金研帖》
相关描述: 紫金研帖 宋 米芾   胡鹏   《紫金研帖》为米芾于靖国元年(1101)以后所作,此墨迹纸本,纵28.2厘米,横39.7厘米。其上钤有朱文“司印”半印,即“典礼稽察司印”,白文“朝鲜人”“安歧之印”鱼雁形印“无恙”,朱文“安仪周家珍藏”“心赏”,白文“乾隆鉴赏”,朱文“宣统鉴赏”...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