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6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萧县欧盘遗址出土隋唐青白瓷 萧窑始烧年代提前
相关描述:  芜湖的繁昌窑、淮南的寿州窑和萧县的萧窑被称为是安徽三大古名窑。其中繁昌窑和寿州窑因其在古陶瓷界的显赫地位,2001年分别晋升为全国文物保护 单位,而萧窑因种种原因,一直寂寥无声,目前仍在“省保”位置上徘徊。不过,这一现状有望得到改变,因为正在抢救性发掘的萧县欧盘古窑址中,出土了大量隋 ...
萧县欧盘遗址出土隋唐青白瓷 萧窑始烧年代提前
相关描述:  芜湖的繁昌窑、淮南的寿州窑和萧县的萧窑被称为是安徽三大古名窑。其中繁昌窑和寿州窑因其在古陶瓷界的显赫地位,2001年分别晋升为全国文物保护 单位,而萧窑因种种原因,一直寂寥无声,目前仍在“省保”位置上徘徊。不过,这一现状有望得到改变,因为正在抢救性发掘的萧县欧盘古窑址中,出土了大量隋 ...
关于对钧窑朱砂红罐窑口的考证
相关描述:  几年前,笔者在省城南文化宫古玩市场捡得一件钧窑罐.。后来,放到网上,得到了资深瓷器收藏家的肯定,他们是:广东品一品、太原李勇、上海李润臣和碣山人等,尤其以中藏网版主、资深鉴赏家为代表的收藏家的一致认可,认为是宋代、辽金和元代,但,也有一些收藏人士持不同观点。   由于笔者是瓷器收藏的...
江西赣州七里镇古窑遗址发现全国最大龙窑
相关描述:  内空4.27米,比常见的宽一倍多 或为我国延烧寿命最长的龙窑 窑室降高扩宽 烧成率高不减产 是窑业技术发展史上一大突破   在江西,说起宋元四大名窑,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的七里镇窑不得不说。自晚唐创烧以来,宋元曾鼎盛一时,到明中期停烧。其所烧产品主要有晚唐五代时期的青瓷与白瓷...
【观点】“蒋祈《陶记》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家观点与会议重大收获(下)
相关描述:   研讨会现场     二、会议新突破   与会学者跳出《陶记》年代问题之争,讨论和叙述的范围涵盖整个宋元时期的窑业,将目光投入到窑业史、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超越了仅仅研究《陶记》年代问题的意义。应该说这是本次会议的重大收获。   新突破:   1、...
【查看新闻】“蒋祈《陶记暨宋元窑业国际学术研讨会”重要学者专家之秦大树
相关描述:     秦大树   秦大树,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宋元明考古、陶瓷考古。长期以来主持古代重要窑址开展一系列考古发掘研究,例如观台磁州窑、杭州南宋老虎洞窑、定窑、禹县钧窑、景德镇晚唐蓝田窑、景德镇落马桥元代窑址、景德镇珠山御窑明清遗址考古,取得重大学术成就...
景德镇南窑遗址证明瓷器在中国从晚唐开始普及
相关描述: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景德镇南窑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作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景德镇南窑不仅填补了景德镇瓷器烧造窑炉形制最早形态的空白,更为研究唐代手工制瓷业和青釉瓷的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物证。   作为此间举办的第十一届景德镇瓷博会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景德镇南窑学术研讨会吸引了...
“从古代走来—听考古学家讲中国故事”讲座举办
相关描述:   为进一步弘扬中国历史文化,展现中国考古文物艺术精粹,推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成果开发中心、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在6月29日上午8:30,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报告厅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名家公益大讲堂第一讲“从古代走来—听考...
梳理陶瓷上的文化中国
相关描述: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写道:“人因为要生活,永远地在改变他的四周。在所有和外界重要接触的交点上,他创造器具,构成一个人工的环境。”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对这样的思想有着强烈共鸣,她认为格尔茨的思想和中国古人讲的“器以载道”东西相通。正是秉...
陶瓷的故事:梳理陶瓷上的文化中国
相关描述:   梳理陶瓷上的文化中国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写道:“人因为要生活,永远地在改变他的四周。在所有和外界重要接触的交点上,他创造器具,构成一个人工的环境。”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对这样的思想有着强烈共鸣,她认为格尔茨的思想和中国...
梳理陶瓷上的文化中国
相关描述: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写道:“人因为要生活,永远地在改变他的四周。在所有和外界重要接触的交点上,他创造器具,构成一个人工的环境。”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对这样的思想有着强烈共鸣,她认为格尔茨的思想和中国古人讲的“器以载道”东西相通。正是秉...
钧瓷原产地在神垕又添证据 曾破宋代钧窑之谜
相关描述: 神垕瓷窑址发掘现场(局部) 2001年窑址第一期前段出土钧釉莲瓣洗 2001年禹州钧窑遗址出土的白地黑花瓷罐   不久前,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发现一个保存完整的瓷窑群,并发掘出大量金、元、明时期的瓷器残片和窑具残片。这处瓷窑群分布密集,共发现窑炉15座、灰坑108座、澄泥池...
景德镇出土晚唐炉窑 制瓷史可再追溯百年
相关描述:  新华网南昌1月19日专电(记者吴锺昊)记者从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获悉,景德镇浮梁县兰田窑遗址主动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过去,学界公认景德镇制瓷业创始于五代,但从兰田窑遗址中清理出的保存完好的晚唐炉窑和晚唐、五代陶瓷标本证明,景德镇制瓷业历史可再向前追溯百年。   景德镇兰田窑窑址位于...
历时五年打造的《中国出土壁画全集》北京首发
相关描述:   《中国出土壁画全集》主编、著名考古学家徐光冀在首发式上介绍此书   《中国出土壁画全集》   2012年3月16日,由科学出版社与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艺术学术论坛暨《中国出土壁画全集》首发式”,在中国美术馆七层会议厅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国内著名...
南澳Ⅰ号出水罕有青花大盘 沉船船舱发现炮状物
相关描述:  自今年4月底汕头“南澳Ⅰ号”正式启动第二阶段水下考古发掘以来,考古人员正抓住当地海域水下考古作业的“黄金季节”,加紧对这艘沉睡海底400多年的明代古沉船开展抢救发掘。   昨天,考古人员在媒体的见证下,进行了两个来小时的公开直播发掘,随着一框框青花瓷器被起吊臂从27米深的海底沉船上拉...
“南澳Ⅰ号”考古队队长:船载文物还有近两万件
相关描述:     这是一个岛屿。阴雨濛濛中,乘坐在轮船上,远远望去,南澳岛就像一位少女披上薄纱,美丽而神秘。   昨日早上7时许,本报记者从汕头出发,在莱芜码头乘坐轮渡前往南澳岛。在海底沉睡400多年的“南澳1号”明代古船,就在这一片波浪翻滚的海面下,静静躺着,等待着人们来挖掘她的故事。  ...
“南澳Ⅰ号”发现炮筒弹簧
相关描述:  记者从汕头“南澳Ⅰ号”古沉船打捞现场采访了解到,昨天,水下考古人员在打捞出成批青花瓷器的同时,又从船舱中新发现一批弹簧器状物具,共有十几个高近10厘米,直径约5厘米的“弹簧”被打捞出水,记者发现,该器物虽然历经400多年的海水锈蚀,但呈现的造型与现今的弹簧压制而成的造型无异,形状整齐划...
“南澳Ⅰ号”疑似火炮初露真容
相关描述:  今天是“南澳Ⅰ号”发现4周年的日子,尽管海面风浪较大,汕头南澳海域“南澳Ⅰ号”古沉船打捞现场依然一片繁忙,早上6时就有考古人员开始下水作业,11时左右,首批文物开始出水,依然是瓷器、铜钱等。但今天从考古现场还是传来了让人惊喜的发现,两门疑似火炮的金属物在海底初步现身,它们的发现更增加了...
南澳Ⅰ号出水罕有青花大盘
相关描述:  自今年4月底汕头“南澳Ⅰ号”正式启动第二阶段水下考古发掘以来,考古人员正抓住当地海域水下考古作业的“黄金季节”,加紧对这艘沉睡海底400多年的明代古沉船开展抢救发掘。   昨天,考古人员在媒体的见证下,进行了两个来小时的公开直播发掘,随着一框框青花瓷器被起吊臂从27米深的海底沉船上拉...
京杭大运河山东段首次发掘出古代完整船闸
相关描述:  中新社聊城12月21日电 (孔凡元)考古专家21日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地段发掘了京杭大运河上的一座船闸遗址土桥闸,考古专家称这是大运河船闸的首次完整发掘。这次发掘对于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一批重要新资料。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光今天在发掘地说,此次发掘工作是为...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