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4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中国唐代秘色瓷研讨会”在京举行
相关描述:  研讨会现场   1月11日下午三点,由北京舍得永宣国际文化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唐代秘色瓷研讨会”在北京京瑞大厦举行。原法门寺博物馆馆长韩金科、原耀州窑博物馆馆长薛东星、国家博物馆文物专家窦一民、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范毓周等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一件“六瓣葵口瓷盘”展开。   秘色...
越窑:宁波人自己的瓷器(组图)
相关描述: 越窑鹦鹉秘色粉盒   越窑是唐朝、五代时越州(今浙江绍兴,宁波)的瓷窑。因此得名为“越窑”。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在唐代很出名。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碗,越州为上。其瓷类玉、类冰。” 越窑龟莲纹盘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主要分布在浙江上虞、慈溪一带,不仅生产民间用...
越窑青瓷具有四个特点-陶瓷
相关描述:  历年来考古调查表明上林湖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分布着古窑址近200处。尤以上林湖分布最为密集,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已发现了115处遗存,占窑址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各遗存的面貌特征,确认东汉、三国10处,东晋、南朝9处。隋唐至北宋170处,南宋8处。其年代跨度 之大...
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以及特点
相关描述: 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以及特点   历年来考古调查表明上林湖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分布着古窑址近200处。尤以上林湖分布最为密集,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已发现了115处遗存,占窑址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各遗存的面貌特征,确认东汉、三国10处,东晋、南朝9处。隋唐至北宋1...
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及特点
相关描述:  历年来考古调查表明上林湖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分布着古窑址近200处。尤以上林湖分布最为密集,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已发现了115处遗存,占窑址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各遗存的面貌特征,确认东汉、三国10处,东晋、南朝9处。隋唐至北宋170处,南宋8处。其年代跨度 之大...
越窑之综述
相关描述:  历年来考古调查表明上林湖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分布着古窑址近200处。尤以上林湖分布最为密集,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发现了115处遗存,占窑址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各遗存的面貌特征,确认东汉、三国10处,东晋、南朝9处。隋唐至北宋170处,南宋8处。其年代跨度之大,窑...
简述五代秘色瓷器概况
相关描述:  五代时期,吴越王国的钱氏政权也烧造了不少秘色瓷。当时吴越王国在杭州地区,正好是秘色瓷生产的区域,所以有大量秘色瓷。当时秘色瓷不停地上贡给北宋皇帝。五代后期,吴越国跟北宋达成协议:吴越要上贡。钱氏政权不愿意去打仗,也觉得自己跟赵匡胤根本打不了这仗,于是就投降了。   历史上记载了很多这...
秘色瓷器的出现导致宋代官窑制度
相关描述:  五代时期,吴越王国的钱氏政权也烧造了不少秘色瓷。当时吴越王国在杭州地区,正好是秘色瓷生产的区域,所以有大量秘色瓷。当时秘色瓷不停地上贡给北宋皇帝。五代后期,吴越国跟北宋达成协议:吴越要上贡。钱氏政权不愿意去打仗,也觉得自己跟赵匡胤根本打不了这仗,于是就投降了。   历史上记载了很多这...
老窑瓷:简述五代秘色瓷器概况
相关描述:  五代时期,吴越王国的钱氏政权也烧造了不少秘色瓷。当时吴越王国在杭州地区,正好是秘色瓷生产的区域,所以有大量秘色瓷。当时秘色瓷不停地上贡给北宋皇帝。五代后期,吴越国跟北宋达成协议:吴越要上贡。钱氏政权不愿意去打仗,也觉得自己跟赵匡胤根本打不了这仗,于是就投降了。   历史上记载了很多这...
窑口窑名的命名方法
相关描述:  我们这里所说的窑口是一种广义、细分的概念,它一般包括:窑名、型制和各种工艺特色。   窑名的命名法一般有五种:   一是按地名来分的,这是一种最普通的命名法,瓷窑以其所属州县命名,如浙江余姚上林湖的瓷窑因它地属越州而称越窑,内丘瓷窑因它地属邢州而称为邢窑,其他如定窑、龙泉窑、哥窑等...
五代越窑秘色瓷水盂
相关描述:   这件五代越窑秘色瓷水盂(见图),口径3.1、底径4.5、高5.8厘米,矮圈足。外口沿画有一圆圈,既能防止水溢流出又增添美感。它质地细腻,胎壁较薄,表面打磨光滑,器型饱满规整。内外通体满釉,釉色青中带绿,是五代越窑瓷器鼎盛时期产物,反映我国古代文人、墨客超强的审美意识和精神享受。 ...
越窑——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
相关描述:东晋 越窑 青釉褐斑四系壶,高17.9cm,口径8.4cm西晋 青釉双系卣,高23.7cm,口径11.7-10.6cm,底径16.4cm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
越窑系瓷器历史、特点及工艺特色
相关描述:  唐、五代时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慈溪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鳖唇山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
探讨越窑秘色瓷与柴窑的渊源
相关描述:  柴窑在瓷学上是经历千年的一大悬案,很多人都想知道柴窑究竟是什么。而黄金源先生很早就写过《论柴窑》的文章,对柴窑的来历进行全面分析。这些论断,后来被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所证实。    那么,柴窑到底藏身何处?黄金源说,只能从现存史料和实物中才能找到真正答案。他通过不断考证后得出,“因五代后...
中国瓷之母——越窑青瓷
相关描述:  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在国内外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历来受到收藏家们的赞赏和青睐。早在2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先民们就开始烧造,主要产地在浙江的绍兴和上虞一带,在那里现已发现数百座“龙窑”遗址。那时烧制的产品主要是釉陶、印纹陶及青瓷器,比较粗糙,体型厚重规整,朴实大方。这便是越窑瓷的前身,史...
千峰翠色:唐葵口圈足秘色瓷碗
相关描述:   1987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清理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文物时,在地宫中室白石灵帐后面的圆形金银棱檀香木箱内发现13件用丝绸包裹的瓷器,精美异常,不同凡响。地宫同时出土的《物账碑》记载:“……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疊子共六枚……”考古学家经过研究对照,认定这13件瓷器...
五代秘色瓷器概况
相关描述:  五代时期,吴越王国的钱氏政权也烧造了不少秘色瓷。当时吴越王国在杭州地区,正好是秘色瓷生产的区域,所以有大量秘色瓷。当时秘色瓷不停地上贡给北宋皇帝。五代后期,吴越国跟北宋达成协议:吴越要上贡。钱氏政权不愿意去打仗,也觉得自己跟赵匡胤根本打不了这仗,于是就投降了。   历史上记载了很多这...
陶瓷鉴定专家毛晓沪被告案宣判
相关描述:  截止到12月12日,陶瓷鉴定专家毛晓沪被告案风波已过去半年多,法院终于有了结果,原告败诉。此时,关注案件内幕固然重要,但案件当中展现的一种黑色幽默,也吸引了笔者的注意:鉴定不仅是众多收藏者的“大惑”,甚至还有可能成为专家的“大祸”。 按理说,专家是靠鉴定吃饭的,特别是像毛晓沪这样在民间...
鉴定之祸解开鉴定之惑
相关描述:  截止到12月12日,陶瓷鉴定专家毛晓沪被告案风波已过去半年多,法院终于有了结果,原告败诉。此时,关注案件内幕固然重要,但案件当中展现的一种黑色幽默,也吸引了笔者的注意:鉴定不仅是众多收藏者的“大惑”,甚至还有可能成为专家的“大祸”。   按理说,专家是靠鉴定吃饭的,特别是像毛晓沪这样...
首届中国柴窑文化论坛
相关描述:       宗 旨:位列中国“柴、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的柴窑,由于迄今尚无传世品,窑址一直也未确定,而成为古陶瓷界难以破解的“哥德巴赫猜想”。近年来,陕西地区出土了大量耀州窑类型的瓷器及标本,其外观、胎、釉、器型及艺术风格等与文献记载的柴窑器非常相似,再度引起了陶瓷界、考古界、收...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