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2932条信息
- 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品流失20余年终“回家”
- 相关描述:
20日,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移交仪式暨“秦韵——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图为展出现场。
“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20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在中法两国政府代表及友好人士的见证下,流失海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品回归故里,并在甘肃省...
-
http://exhibit.artron.net/20150724/n763687.html
2015-07-24 10:55:35
- 古代玉雕工艺 红山文化玉器
- 相关描述: 我国用玉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玉器的价值观念和使用各不相同,雕刻的纹饰也有很大的差别。最早人们注重的是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例如,查海文化玉器有玉管、玉坠等装饰品以及玉斧等工具。
到了新石器时代,玉逐渐被用在宗教礼仪当中,作为巫师的法器和祭祀的...
-
http://ca.artron.net/news_detail_
2015-07-24 10:02:32
- 明式家具的雕饰图案颇为丰富
- 相关描述: 在中国古代家具中,明式家具的雕饰图案颇为丰富,但与其有着鲜明对比的是,其象征意义及相关器物用途却尚未被学界和行业关注理解。例如,在男性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作为重要财富象征的硬木家具,为何往往雕饰象征女性的“凤纹”呢?
中国传统图案本身就是赋予意义的图像,是最大众化、最普及的艺术形...
-
http://news.artron.net/20150723/n763406.html
2015-07-23 22:28:38
- 中国青铜器的起源:案边脞语之六十八
- 相关描述: 考古发现表明,河南小屯殷墟文化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它具有和世界文明一样的诸如都市、文字、青铜器等重要标志。以前有学者认为,小屯殷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诞生。对此,夏鼐先生说:“如果认为这是中国文明的诞生,那就未免有点像传说中的老子生下来便有了白胡子。”商代的青铜器已相当精美,因此青铜器冶...
-
http://news.artron.net/20150723/n763204.html
2015-07-23 11:50:00
- 山东烟台发现战国到魏晋大型墓葬群
- 相关描述: 为配合烟台龙口市港城大道西延工程建设,2013年4月14日至30日,烟台市博物馆对沿线进行考古勘探,并在西三甲村附近发现一大型墓葬群。5月1日至6月30日 ,烟台市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91座,目前已经整理完毕。
本次发掘所清理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723/n763634.html
2015-07-23 11:03:50
- 从礼仪到致用——古代饮食器具的审美走向
- 相关描述: 饮食是与人类生活最为贴近的一件事情。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饮食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饮食器具是其物质文化的核心所在。与此同时,饮食器具作为人们生活器用的物质载体之一,所体现出来的造型艺术、工艺制作、风俗习惯、社会功能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政治生活的阶级性,凡此种种,皆为某个特定历史...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723/n763631.html
2015-07-23 11:01:13
- 明式家具赏论:凤纹有深意
- 相关描述: 在中国古代家具中,明式家具的雕饰图案颇为丰富,但与其有着鲜明对比的是,其象征意义及相关器物用途却尚未被学界和行业关注理解。例如,在男性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作为重要财富象征的硬木家具,为何往往雕饰象征女性的“凤纹”呢?
中国传统图案本身就是赋予意义的图像,是最大众化、最普及的艺术形...
-
http://news.artron.net/20150723/n763116.html
2015-07-23 10:24:22
- 穿透瓷表的回青幽光
- 相关描述: 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缘,使我踏足江西景德镇,不无闲散地驻留了几天。本来我对瓷艺并不熟悉,对陶瓷史也仅仅是略有所闻,有关鉴定更不敢涉足,知道其中猫腻太多,尤如黑洞。但那一次无意中的考察,却让我对瓷产生了潜在的兴趣。我曾经把当时的认识写成一篇小文,论述艺分陶瓷的必要,瓷艺在现代艺术语境中转...
-
http://huanan.artron.net/20150723/n763073.html
2015-07-23 09:55:43
- 追索流失法国甘肃大堡子山秦人文物难题:如何证明是我们的
- 相关描述: 远走他乡二十载,“秦人”终归故里。昨天上午,甘肃省博物馆展出一组32件春秋时期的秦代金饰片。20多年前,它们在甘肃大堡子山被盗墓人挖出后,流失法国。经过多年的艰辛追索,法方将这批文物于20日正式移交甘肃省博物馆。据了解,这是中法两国之间首次通过协商合作促成流失文物回归的成功案例。对此,...
-
http://news.artron.net/20150723/n763061.html
2015-07-23 09:45:48
- 汉朝青铜器的工艺特点和成就
- 相关描述: 众所周知,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创造的青铜艺术的辉煌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的青铜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青铜器被广泛地使用于对天神、对祖先的祭祀,也是贵族阶层在宴乐礼仪等...
-
http://news.artron.net/20150722/n762828.html
2015-07-22 14:55:57
- 青铜器收藏家虞坚:享受青铜器的“精神按摩”
- 相关描述: 虞坚在国内收藏界虽然声名不显,但在海外青铜器收藏市场上却是后起之秀。
即使是最普通的中国人,对青铜器大概也能说出自己耳熟能详的几个名字来,例如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毛公鼎等。但当进入珠江之畔广州星河湾的青铜器藏家虞坚充满古典韵味的住宅中,亲手把玩馆藏级的青铜器时,才能真正体会到...
-
http://news.artron.net/20150721/n762430.html
2015-07-21 15:51:03
- 一件宋哥窑鱼耳炉拍卖成交1008万元
- 相关描述: 宋代哥窑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仔细观察,其琢器造型多以仿青铜器为本,古拙、质朴、浑厚。胎质坚细,可分灰、油灰、黑、储诸色,其中胎质粗松者叩之吉音沙哑,呈色土黄,似欠宋代哥窑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仔细观察,其琢器造型多以仿青铜器为本,古拙、质朴、浑厚。胎质坚细,可分灰、油灰、黑、...
-
http://news.artron.net/20150721/n762292.html
2015-07-21 10:42:03
- 流失文物“回家”路途依然漫长
- 相关描述: 新华社 “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20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在中法两国政府代表及友好人士的见证下,流失海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品回归故里,并在甘肃省博物馆永久收藏和展示。这是中法两国间首次通过协商合作,促成流失文物回归的成功案例。
32件国宝顺利“回家”,也是我国对...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721/n762133.html
2015-07-21 08:55:00
- 关于古代玉器的雕刻工具与方法
- 相关描述:
有人把冶金术的发明说成是古代文明到来的一个标志,很多人也认为琢玉技术也是中国文明的一个标志,两项工艺都起源于史前时代,后人多归功于炎黄二帝那个时代。
玉为美石,习惯上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我国古玉用材主要是软玉。30年代,由于对史前考古的局限,当时把出土的玉统统定为汉代;到了5...
-
http://ca.artron.net/news_detail_
2015-07-15 09:45:01
- 金沙展出“迷失千年的古国”
- 相关描述: 通过互动展陈的方式让观众体验考古的科普展“霸:迷失千年的古国”于7月7日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揭幕,解密了未曾见于史料记载的秘境——霸国。
据了解,本次展览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策划,是今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十大考古新发现走进博物馆”之一。...
-
http://exhibit.artron.net/20150713/n759931.html
2015-07-13 15:46:16
- 王朝收藏再续辉煌 具有文明承传意识
- 相关描述: 每次看故宫博物院的展览,老是在想一个问题:这么多收藏珍品是怎么被积累并被保管起来的?比如在清皇朝被推翻前后,逊帝溥仪即以赏赐为名,将宫中的大量书画文物运出故宫,这证明当时皇禁不严,皇上可以任性地处理各种藏品,既如此,这官府收藏的规则何在?
商周时代起,王室与贵族就已经具有文明承传...
-
http://news.artron.net/20150709/n757776.html
2015-07-09 22:11:32
- 穿越古今的手工之美—花丝工艺青金石手串
- 相关描述:
花丝镶嵌青金石手串
点击购买>>>
青金石与花丝工艺的结合,配以复杂的手串编串技法无不体现出店家的独具匠心。顶珠为掐丝镀金珠12mm,配4mm青金石编珠,青金石近200颗编珠,适合15cm—16cm腕围佩戴。店主提供定制服务,无论是购买成品或是个性定制...
-
http://crc.artron.net/20150709/n757564.html
2015-07-09 13:10:00
- 马玉宝书法工作室“百人百日临名帖”活动在京启动
- 相关描述: 近日马玉宝书法工作室在京启动了“百人百日临名帖”活动,活动要求所有成员每四日临习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篆书、草书、隶书、楷书、行书五体全部通临一遍,每个书体选取了五个著名的碑帖进行临习,篆书:散氏盘、袁安碑、峄山碑、吴昌硕临石鼓文、三坟记;隶书:好太王碑、石门颂、张迁碑、礼器碑、曹全碑;...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709/n757560.html
2015-07-09 11:58:21
- 中国皇帝可任性处理各种藏品
- 相关描述: 每次看故宫博物院的展览,老是在想一个问题:这么多收藏珍品是怎么被积累并被保管起来的?比如在清皇朝被推翻前后,逊帝溥仪即以赏赐为名,将宫中的大量书画文物运出故宫,这证明当时皇禁不严,皇上可以任性地处理各种藏品,既如此,这官府收藏的规则何在?
商周时代起,王室与贵族就已经具有文明承传...
-
http://news.artron.net/20150709/n757506.html
2015-07-09 10:21:08
- 器型类瓷器基本知识集成
- 相关描述: 琢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不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如瓶、尊、罐等。
圆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瓷器,如碗、盘、碟等。
博山炉——炉的一种式样。盛行于汉、晋,系仿铜熏炉烧制。因其炉盖高耸,象征海上蓬莱三山,故名。使用时,燃香料于炉中,香...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709/n757477.html
2015-07-09 1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