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292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铜香炉,明清文人爱不释手的“手办”
相关描述:已经长大的你还在玩玩具吗? 说起玩具,你一定会认为那是小孩子的专属。 但对于古人来说, 他们也有爱不释手的“玩具”, 一块玉、一串珠、一把壶 都能成为他们把玩的对象, 我们叫这样的“玩具”为“文玩”。 明 佚名 《博古图》 不同朝代,不同时期, 流行的“玩具”也不一样...
金代磁州窑白地填黑芍药纹镜盒
相关描述:   在河北邯郸中国磁州窑博物馆,笔者邂逅了一组花卉纹瓷器。它们历经千百年依然繁美似锦,独有一种岁月沉淀之后的“芬芳”。林林总总的花卉纹瓷器中,我尤其喜欢这件金代白地填黑芍药纹镜盒(见图)。   镜盒,是古代放置铜镜的容器,是随铜镜出现应运而生的。铜镜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商周时...
给镜子找个“窝”
相关描述:  在河北邯郸中国磁州窑博物馆,笔者邂逅了一组花卉纹瓷器。它们历经千百年依然繁美似锦,独有一种岁月沉淀之后的“芬芳”。林林总总的花卉纹瓷器中,我尤其喜欢这件金代白地填黑芍药纹镜盒(见图)。   镜盒,是古代放置铜镜的容器,是随铜镜出现应运而生的。铜镜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
以玉雕世界
相关描述:   富有魅力的玉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石文化兴起于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诗词歌赋的文学形式记录和抒写了对宝玉石的审美感受,以玉描述人自然的美妙景观,描述人的美貌,描述人的美德,这说明珠宝玉石文化在华夏民族的心理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据考古资料证实,19...
白玉 收藏市场繁荣的一支兴奋剂
相关描述:   被称为玉石中翘楚的白玉,最早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器而存在。它的表面细腻润泽,最能体现刚柔兼备的品质,用它雕琢出来的艺术形象和器物曾多次在拍卖市场创下令人振奋的天价。如今,这种淬炼了积年的艺道与精魂已经到了它们的黄金时代,还是在搅局玉雕圈?   黄杨洪 和田玉籽料鹤鹿同春把件   ...
鱼龙混杂 白玉“不白”
相关描述:  被称为玉石中翘楚的白玉,最早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器而存在。它的表面细腻润泽,最能体现刚柔兼备的品质,用它雕琢出来的艺术形象和器物曾多次在拍卖市场创下令人振奋的天价。如今,这种淬炼了积年的艺道与精魂已经到了它们的黄金时代,还是在搅局玉雕圈?   黄杨洪 和田玉籽料鹤鹿同春把件   市...
蜀道虽难,却无法阻挡文明的交流
相关描述:一语“噫吁嚱,危乎高哉!”道出自古“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蜀道登天之难,也道出秦蜀之路的艰险与困苦。然而,“人定胜天”的毅然却也造就了蜀道两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位于秦岭两侧的成都平原、汉中平原和关中平原自古就是滋生文明的沃土,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相继进入繁荣时期,三地青铜文明所体现的不同文化内...
5000年前,身高2米的“山东大汉”和他的“史前之城”
相关描述:  中国早期的历史,我们熟知的是三皇五帝、夏商周。其中,商代因为有河南安阳殷墟的存在,早已是定论。而再早一些的却因缺少明证,而一度在西方流传着“中国文化西来”说法。   1928年,山东龙山文化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发现,距今4500年左右,面积20万平方米,居住人口不少于2万人,这证明了至...
纽约贞观9月8日秋季拍卖会将为您呈现 - 包含书画、瓷器、印刻及紫砂壶在内的一系列藏品
相关描述:  纽约具实力的中国古文物书画拍卖行:纽约贞观将以9月8日的秋季拍卖会迎来它的十五周年。届时,藏家们将有机会饱览一系列的中国书画作品、瓷器、古青铜器,以及小件古玩,如印刻、玉雕和鼻烟壶。   作为惯例,本篇将为您展示此次拍卖会上的明星藏品。这些藏品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工艺上都首屈一指,它们奠...
新石器时代双体陶罐
相关描述:     双体陶罐(见图),口径11.3厘米,底径8.4厘米,高19厘米, 质地为夹砂黄陶,出土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卡若遗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现藏于西藏博物馆。因器型为两件完全相同的袋形陶罐连接而成,故名为“双体陶罐”。   双体陶罐无论从器型还是纹饰,都体现出与西藏同时期出土的...
古人与现代人都在追求艺术化的生活
相关描述:  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以及艺术文创品的使用,并非仅仅是我们现代人的专利。在古代中国的各时期,人们也有将前人制作的艺术品通过旧物改造等方式,转变为适应当代所需的“文创品”。而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由于自身的文化素养,更将自己的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那些往昔岁月的图景甚至成为我们现代人追求的艺术化生活...
一睹尊容 250余件青铜器相聚成博 讲述秦蜀之路上的文明交流
相关描述:   阿富汗珍宝带着异域风情款款而去,秦蜀青铜器包裹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8月6日晚,“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展,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250余件青铜器重磅亮相,包括国宝何尊在内的55件一级文物汇聚蓉城,讲述青铜这一“国之重器”背后的故事。   成都...
刘一闻: 临摹是不断的体验和实践
相关描述:  临摹和创作,这个问题几乎和每一个搞书法篆刻的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书法和篆刻是传统文化,是两门传统艺术。无论是广义上的或是狭义上的借鉴,都是跟临摹有关系,所以,平时写字也好,练习书法也好,学习印章也好,开始那一步一定是临摹,是绕不开的。谢稚柳先生曾经说“借鉴之道,是借鉴愈深则自创愈高...
艺术品拍卖行业青铜器迎来了春天!
相关描述:  在国家关于青铜器商场未铺开的前提下,保藏少数的合法青铜器就变成了一个出资途径。在这种状况下,一些撒播有序的或许回流的青铜器,就会有保藏价值和出资报答。   提起青铜器,关于许多藏家来说好像还处于“遥不行及”的状况。事实上,在2014年秋拍时,内地现已有了“青铜器上拍”的先例。2014...
盐城考古专家王爱东追忆当年“一段史” 头墩曾挖出国家二级文物
相关描述:  读者许先生咨询市区头墩、二墩、三墩位置的消息见报后,7月25日,盐城晚报刊登城南新区新河街道三墩社区居民指认老墩旧址的后续报道,又有读者来电提供头墩位置。原盐城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爱东,介绍了他参与挖掘头墩文物的经过。   头墩是唯一位于路东的墩子   7月25日,盐城晚报后续报道...
陕西现有孔庙遗存38处
相关描述:  记者从西安碑林博物馆了解到,该馆成立的孔庙调研小组,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搜寻、文献钩沉等多种方式对陕西孔庙遗存情况进行了专项普查,结果显示现有孔庙遗存38处。   孔庙亦称文庙,是公元前478年始创于曲阜用以祭祀孔子的家庙。作为一种固态文化存在,孔庙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考古人:我们感觉到了源头的召唤
相关描述:  源头在召唤   戴着母亲手缝的远游冠,挑起行囊,22岁的徐霞客开始了远行的旅程,他这一走前后就是30多年。   徐霞客探索过许多江河源流,其中以对长江的考察尤为深入。出生在大江之阴的徐霞客拥有大江情怀,他要由江尾至江头究明奔腾的大江由何而来。   大江东流去,大江西源何处,成书于...
震惊中外的唐恭陵盗墓大案,追回哪些国宝文物?
相关描述:  唐恭陵系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李弘之陵墓,俗称“太子冢”,亦称“孝敬皇帝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东北2.5 公里处的景山之巅。它是我国唐代陵墓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也是中原地区现存唐墓中规模最大和规格最高者,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唐恭陵   ▌...
【雅昌快讯】“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特展”亮相成都博物馆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2018年7月27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一楼的一号临展厅与观众们见面。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中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了55件一级文物。位于秦岭两侧的成都平原、汉中平原和...
成都博物馆推出“青铜文明特展” 国宝何尊人气高
相关描述:  国宝何尊亮相成博   “哇,‘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这个青铜器上啊。”昨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国宝何尊惊艳亮相,引来众人争相参观。该展览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55件一级文物。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1...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