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120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克拉克的收藏要义:永不在意流行
相关描述:     克拉克艺术中心副馆长托马斯·拉夫曼 高剑平 图   9月19日起,“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展出,上世纪初美国暴富的“黄金一代”会把艺术史都买一遍,但那不是克拉克的收藏理念,克拉克的收藏中没有一幅毕加索。克拉克夫妇在45年中收藏了500...
杭春晓:重新面对传统的价值
相关描述:  杭春晓:谈到这个问题也是谈到水墨的问题,我们面对传统的时候可以把传统分层,像传统是一个什么呢?刚刚被打匀的一杯果汁,看上去是混在一起的,实际上把果汁放得时间长一点,会分出两层出来,一层比较重的一些东西在下边,一层比较轻的东西在上边,分成两层,分成两层以后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我们经...
姜吉安:水墨不应该装在某一个观念的盒子里
相关描述:  杭春晓:绘画实际上是一次视觉欺骗。这句话也可以进行这样的一件作品,也可以进行这样一个表述。   姜吉安:目的不是为了欺骗,因为背后还是让人看到的。看到背后的垃圾,这样作品的前景和背景观众都可以看到,从展示方式来讲是有意思的。一般情况下是艺术家拿一张作品你看吧,背后的工作则隐藏起来。这...
名家碑拓亮相晴川阁:主打古代名家名作
相关描述: 名家碑拓亮相晴川阁   9月10日,汉阳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从西安碑林博物馆引进“墨石经典——西安碑林名碑名拓展”,展出黄庭坚、张旭、颜真卿等书法家名碑拓片。据介绍,西安碑林博物馆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座艺术宝库,被誉为“书法艺术圣殿”。此次来汉参...
碑拓专家武汉演示中国最早碑拓“复印”术
相关描述:  中新社武汉9月12日电 (廖咏琴 曹旭峰)中国古代如何在不损伤书法作品情况下,将书法原作“复印”至石碑之上?西安知名古碑复制专家景一泉12日在武汉演示中国最古老碑拓“复印”术。   景一泉演示说,碑拓时先用白芨水润湿宣纸后,蒙一层软性吸水的纸保护纸面,然后用毛刷轻轻敲捶,使湿纸贴附在...
古代书法大家66幅名碑拓本精品露脸
相关描述:  王羲之、苏轼、韩愈、米芾、颜真卿等中国古代书法大家的66幅名碑拓本精品,9月10在武汉晴川阁大禹文化博物馆展出。   记者展出现场看到,名碑拓本中有苏轼的《归去来辞诗碑》、韩愈的《五箴》(《游箴》、《言箴》、《行箴》、《好恶箴》、《知名箴》),米芾的《四条屏》,以及颜真卿壮年及暮年所...
王羲之等古代书法大家碑拓本再现中国书法石刻史
相关描述:  王羲之、苏轼、韩愈、米芾、颜真卿等中国古代书法大家的66幅名碑拓本精品,9月10在武汉晴川阁大禹文化博物馆展出。   记者展出现场看到,名碑拓本中有苏轼的《归去来辞诗碑》、韩愈的《五箴》(《游箴》、《言箴》、《行箴》、《好恶箴》、《知名箴》),米芾的《四条屏》,以及颜真卿壮年及暮年所...
《字里千秋-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金石拓片精品展》公共教育活动之一
相关描述:     8月3日上午,文化部2013年全国美术馆藏品季展出活动项目之一《字里千秋-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金石拓片精品展》在我馆隆重举行。为了充分发挥展览的社会效益,推广部配合本次展览策划了系列公共活动。   在开幕式当天,我们特别邀请了碑林博物馆拓片专业人员陆军现场演示拓片制作流程...
坐镇西安 批评家年会迎第七届
相关描述:   第七届批评家年会与会成员合影   9月9日-10日,2013年第七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在西安举办。西安美术馆再一次作为年会主办方为这一届年会提供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诸多方面的支持。除了为期两日的年会之外,9月8日,借助批评家年会的档期,西安美术馆还同期开幕了“文脉当代——201...
西行记【二】八月十八日(晴)
相关描述:  距比什凯克约八十公里处,有一个古城遗址,这个城中国人叫它碎叶城,是古丝路上的重镇。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我们参观古碎叶城遗址,已经是沧海桑田,一片荒芜,就连当年的皇宫遗址也只是几垛残墙,似乎还有佛寺院的遗迹,只是根据交河故城的经验判断的。而位于城中心的布拉纳塔经过翻...
首届“西安碑林奖”评选结果揭晓
相关描述:  8月21日,第一届“西安碑林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评选结果揭晓。本次大赛共评出入选作品200件,其中获奖作品10件,来自广东的沈桂林获得第一名。陕西有58人的作品入选,为入选人数最多的省份。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不仅是中国古代文...
多面记忆:鸿韦的雕塑
相关描述:  很久以前,一位中国的诗人写道,每一支竹笋自身都蕴涵着成竹时将发的竹节与竹叶的印迹。这就是鸿韦从陶土中发掘出来的那种深邃、有机的记忆——基本的原材料在大自然中落地生根。如同竹子一样,鸿韦所栖居的世界由他所自的初始中国文化记忆编码,继而由他在西方的经历续记。   在声名卓著的中央美术学院...
陕西新增11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相关描述:  昨日记者获悉,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我省的西汉“皇后之玺”玉玺、唐昭陵六骏石刻等11件(组)文物在列。至此我省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增至23件(组)。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公布了94件(组)一级文物,种类包含青铜器、陶瓷、玉器、杂项等四类。列入目录...
海馬迴光畫館:【 無端事件】
相关描述: 展期:2013-08-24 - 2013-09-29 展覽地點:海馬迴 光畫館(台南市中西區成功路83號2樓)   一道道未曾間斷的事件海嘯已將世界彌平,自一雙雙淡漠之眼望出,這世界早已經成為一個無事端、無事件的世界:平滑而光整,無事異於日常。在這樣的世界中,藝術家究竟如何透過其迥...
西安碑林大门“碑”字少一撇 或因书法美感
相关描述:  进入西安碑林大门,可以看到一座碑亭,上面写着“碑林”两字。最近眼尖的网友发现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这是为什么呢?记者获悉,目前流传好几种“传说”。到底哪种说法才贴近事实?   网友观点 各有说辞   说法一: 宋代前的“碑”字没有一撇   有网友认为,这个碑字是唐代题的,在唐代...
李寿墓:难以解开的千古之谜
相关描述:   李寿石椁正面的双开门。   李寿石椁、墓志。   有许多人在历史上并无建树,却由于其墓葬的殊异,在逝世千年后名声大噪,李寿便是其中之一。凭借一合国内罕见的兽首龟形墓志,一具堪称唐代石雕艺术典范的石椁,一批内容丰富、极其精美的唐代壁画,名不见经传的李寿跨越千年成为现代人走进西...
盘点“卖萌”皇帝:雍正朱批“朕就是这样汉子”
相关描述:  近日,各朝皇帝们屡屡被人们翻出卖萌的趣事,继“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朕就是这样的秉性”“朕知道了”等清代皇帝的御笔手书“萌翻”大批网友之后,有人又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发现唐玄宗亲笔手书“朕略萌”3个字。其实真正卖萌的是网友,“朕略萌”3个字出自唐玄宗御碑《石台孝经》序,原版是竖排,3个字横排...
唐玄宗跨越千年来“卖萌”?
相关描述:   近日,各朝皇帝们屡屡被人们翻出卖萌的趣事,继“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朕就是这样的秉性”“朕知道了”等清代皇帝的御笔手书“萌翻”大批网友之后,有人又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发现唐玄宗亲笔手书“朕略萌”3个字。其实真正卖萌的是网友,“朕略萌”3个字出自唐玄宗御碑《石台孝经》序,原版是竖排,3个字...
唐玄宗跨越千年来“卖萌” 亲笔手书“朕略萌”
相关描述:   近日,各朝皇帝们屡屡被人们翻出卖萌的趣事,继“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朕就是这样的秉性”“朕知道了”等清代皇帝的御笔手书“萌翻”大批网友之后,有人又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发现唐玄宗亲笔手书“朕略萌”3个字。其实真正卖萌的是网友,“朕略萌”3个字出自唐玄宗御碑《石台孝经》序,原版是竖排...
唐玄宗“朕略萌”,康熙“朕知道了”!
相关描述:  继“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朕知道了”等清代皇帝的御笔手书萌翻一群又一群网友之后,另一位“萌帝”近日也被网友发现。不过这位“萌帝”比较谦虚,他说:朕略萌。      唐玄宗穿越千年“卖萌”   记者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的新浪认证微博上看到,该微博于8月2日下午发布了一条信息:#朕略...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