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380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我与《鉴画积微录》
相关描述:  长期以来,已然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获得新书,必先翻看前言后记,看过之后,大抵便可决定是否还需继续下去。这样一来,以己度人,也就给了自己无形的压力。每次为新书撰写序跋,总是有些忐忑不安。此书的校对稿已经看过多次,封面装帧也和编辑、设计师磨合数遍,一切都早已定稿了,唯独后记一直阙如。  ...
管窥西冷春拍
相关描述:  2018西泠春拍7月圆满收官。33个专场,共计拍品5016件,总成交额11.5亿,总成交率83.5%!其中,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岁月芳香·名扬轩陈年茅台酒专场,不负众望,分别斩获白手套,9大专场取得了超过90%以上的成交率!中国书画七个专场,总成交额超过4亿元,5件拍品超过千万元...
翰墨薪传培训系列报道之十:李胜洪老师主讲——《行书揆要》
相关描述:  2018年7月19日上午9:00——12:00,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原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书法高级研修班主讲导师李胜洪老师主讲《行书揆要》。 ▲李胜洪老师授课现场   古往今来,篆书、隶书、楷书、草书的发展都存在盛衰的变化,而行书则长盛不衰,始终是书法领域的显学。...
黄琴:碑学运动的先锋周亮工
相关描述:  明末清初是篆隶复兴的关键时期,此时碑学渐兴而帖学日趋衰微。郑簠是这一时期为隶书复兴作出重要贡献的书家之一,另外包括傅山、王铎、朱彝尊、周亮工、万经、高凤翰等在内的一大批书家都在此时期的篆隶复兴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的积极探索与跻身实践对此后碑学复兴乃至碑帖结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两幅肖像 一段交情 ——李毅士、陈师曾、王梦白之间的画艺往来
相关描述:  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三个人   李毅士、陈师曾、王梦白,在多数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书籍中能分别找到这三个名字及三人的生平简介:   李毅士(1886——1942),原名李祖鸿,江苏武进(今属常州)人。出身书香世家,父亲李宝璋是清末画家,叔父李宝嘉是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的作者。19...
“游丝毛雕”话古今
相关描述:  图1 玉佩正面   图2 玉佩背面     图3 王世襄藏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   飞来的战国龙凤佩   依稀记得,那年杨梅刚刚下树。一日,平江古玩商人姜平发来微信,说他正在汨罗白水镇搜寻古旧物品,无意中发现一块很老很老的玉佩,问我要不要。   姜平与我交往近二十春秋...
定制装匣雷达定位 故宫文物能运到济南真不容易
相关描述:  7月3日开展的山东博物馆的“中正仁和——走进养心殿”,是近年来济南空前受捧的文物展,每天观众都要排队入场。   欣赏文物之余,大家不禁会问,这么多文物几百公里大转运,是怎么实现安全的?如何为无价之宝的文物运输做好保驾护航?   每件文物   都有“身份证”   在文物移交方、接...
中国考古学的滥觞和李济先生(上)
相关描述:   民众记得安阳殷墟考古的最重大事件,是甲骨文的发现。1899年,清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北京偶然发现中药舖有"龙骨",上刻文字,遂开启了浩瀚甲骨学史的新历程。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等相继投身其间,著作鱼贯而出。故尔,“安阳殷墟”——“甲骨文”是一个关联度极高的定式,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字发...
荣宝斋画院|首届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级研修班招生简章
相关描述:办学缘起   盛世兴藏,知古通今。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全面繁荣的今天,艺术品已成为艺术收藏家和投资者格外关注的热点,它不仅是厅堂布置、彰显品味的首选,也是资产配置、传诸子孙的必备选项。   收藏与投资不仅要有文化情怀,更需要鉴赏知识的积累和价值判断眼光。传统书画艺术品则在中国艺术品...
仲威:《龙门二十品》的传播史
相关描述:  龙门造像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其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直至明清一千余年不断雕凿,在伊水两岸崖壁共开窟龛两千三百余座,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近三千余品,造像题记一般由“造像时间”“造像佛名”“造像人名”“发愿文”等组成。   这一造像题记宝库,过去一直没有受到历代金...
碑帖收藏的取与舍:拓本的年代越早越稀罕
相关描述: 张迁碑   碑帖拓本收藏技术含量较高,但是,也不是说不能碰。比如我们可以在历代碑帖的拓法和装裱、碑帖拓本的特点以及历代书法家的生平、特长和代表作等方面,来寻找一些门径。   多读书 读好书   碑帖收藏和字画收藏有所不同。一幅画挂起来,画面构图如何、气韵是否生动,一眼可观,也会有...
“龙门二十品”的颠沛流离史
相关描述: 龙门二十品局部   龙门造像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其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直至明清一千余年不断雕凿,在伊水两岸崖壁共开窟龛两千三百余座,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近三千余品,造像题记一般由“造像时间”“造像佛名”“造像人名”“发愿文”等组成。   《北海王元详造...
杨景舒:传书法艺术 扬工匠精神 十年专注书法研究
相关描述:   (通讯员 杨景舒 记者 王景成)还记得童年时描红的情景:执笔、提腕、运指、顿挫,一笔一划全都小心翼翼,会为个别失误的笔划而“耿耿于怀”,也会为一两处得意的笔锋而心生窃喜。如今,我们大多整齐划一的对着电脑,在键盘上运指如飞,离笔及书写却渐行渐远。   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却一直坚守着...
《龙门二十品》的传播史
相关描述:  龙门造像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其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直至明清一千余年不断雕凿,在伊水两岸崖壁共开窟龛两千三百余座,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近三千余品,造像题记一般由“造像时间”“造像佛名”“造像人名”“发愿文”等组成。   这一造像题记宝库,过去一直没有受到历代金...
《礼器碑》的经典性
相关描述:  《礼器碑》历来为古人所推崇,(明)郭宗昌《金石史》说:“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郭氏从“古雅”“结体”“传神”等方面给予了此碑最...
梨白:碑帖收藏的取与舍
相关描述:  碑帖拓本收藏技术含量较高,但是,也不是说不能碰。比如我们可以在历代碑帖的拓法和装裱、碑帖拓本的特点以及历代书法家的生平、特长和代表作等方面,来寻找一些门径。   多读书 读好书   碑帖收藏和字画收藏有所不同。一幅画挂起来,画面构图如何、气韵是否生动,一眼可观,也会有各自的感受;但...
碑帖收藏的取与舍
相关描述:  与书画拍品动辄上亿元的价格相比,成交价过百万的碑帖拓本不多。2017年《明拓苏书金刚经》,成交价为258.75万元,已属当年秋拍最高价。   碑帖拓本,是指各种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被视作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一脉,书法艺术、文字学、考古,甚至历史研究,都绕不开它。善本碑帖的传世,使得许多...
职业画家唐伯虎的“小狡狯”
相关描述:  2018年西泠春拍预展,共推出33个专场,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两件唐伯虎的作品《临流试琴图》和《修竹茅亭图》。唐寅(1470—1524),初字伯虎,年少时便因才得名,尤其是在书画艺术上的造诣更是名震吴中,曾获得乡试“解元”。只是历史上被牵连罢免、坎坷一生的唐寅,并不如传说中的“唐伯虎”那么...
周汝昌:《兰亭序》之谜
相关描述:  我的拙见,中华文化有三大国宝,《兰亭序》《文心雕龙》《红楼梦》,皆属极品,后人永难企及——更不要说超过了。我不提吴道子、顾虎头,也不提鲁班、师旷,因为真品实迹已失,无法研究;也不能备举经、史、子、集,这容易理解。所以特标三大国宝者,又因为三者皆有研究上的“多谜性”,异说多,争议多,难解...
集词为联 题跋成体
相关描述:     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是一位蜚声中外的充满传奇的风云人物。曾和其师康有为指点江山,倡导变法维新;后分道扬镳,激扬文字,拥戴民主共和;最终执教于清华大学,专心学问,纵情于艺。梁启超学贯中西,...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