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99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自由的诗意栖居
相关描述:  “卧游”之诗情,始于魏晋贤士。唐宋山水画,皆一度讲求一个“游”字,便是要在理想化的空间中求得一种美的意境。观者徜徉其间,以达到与客观自然的理想交融。而对心性自由的求索更向前一步,则是元以后,将现实的空间打碎,对心灵意象的进一步提炼和追求,从而达到“游心”。画家们在客观世界之外,通过笔墨...
凡书之要在于变 论书法之体变
相关描述:  凡书之要在于变。书法之变乃如古今风俗礼仪规制之变,唯变则通达,更如人种进化之迭代变异。父辈人种、形貌传至子辈,虽有形貌之相似,但已有变异,若无父辈之遗貌,则人种无亲矣;但若只有父辈之遗貌而无新变,则人种不复能进化矣。故书法之妙,在于似与不似、变与不变之间。举凡书法发达之世,则以变为其最...
隶书的流变及当代创作之考察
相关描述:  一、历史回眸:书法史上隶书发展的两次变革   众所周知,古代书法史上隶书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即先秦至汉时的“隶变”与汉隶的繁盛、清代碑学期隶书的复兴。值得注意的是,“隶变”结束了使用数千年的古文形体,为以后近二千年的隶书和楷书形体开辟了新路,而且隶书独特的实用功能也帮助其确定了...
苏东天:谈书法三境界
相关描述:  学术界都知道做学问成事业者,有“三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曾录宋词三句词语予以描述,其云:“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其...
浙江嘉兴博物馆书法特展 尽显明清“碑风帖韵”
相关描述: 朱彝尊的隶书册页 嘉兴博物馆提供 摄 王国维手迹 嘉兴博物馆提供 摄   中新网嘉兴1月9日电(见习记者 吴洪 实习生 臧涵)“朱彝尊的隶书从汉碑中来,书法流动飘逸,和王时敏、郑簠被誉为清初隶书三大家”,9日,在“碑风帖韵”浙江省嘉兴书法三百年特展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志敏如...
【雅昌快讯】嘉兴书法三百年特展正在举行——国家二、三级文物供君欣赏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由嘉兴博物馆主办,平湖市博物馆和海宁市博物馆协办的“碑风帖韵”嘉兴书法三百年特展正在嘉兴市博物馆三楼禾缘厅开展。由朱彝尊、陈邦彦、张廷济、朱为弼、蒲华、沈曾植等40多位大家创作的100多幅书法作品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其中多数作品还为国家二、三级文...
变则通,通则久——谈姬子墨道绘画的文化内涵
相关描述:  当你发现一位甘于寂寞而勇于开拓探索的艺术家时,一定会同时发现他的艺术历程是一部艰辛与独创相谐、平淡与辉煌互映的生命交响曲。这是一种无为不为的境界。   姬子先生在山水画这块中国传统艺术的沃土上辛勤耕耘近五十年,经历了诸多坎坷与磨难,实现了自成风格、突破创新、境界升华的三重飞跃,积极探...
浅论现代书法鉴定
相关描述:  现代书法的鉴定相对于古代书法的鉴定既难又易。所谓难,主要是现代书法个性突出、风格各异,流派纷呈。所谓易,毕竟现代书家离我们的时间较近,其资料的对照性及鉴定的可靠性比古代书家容易得多。   现代书法的鉴定,主要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了解现代书法的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特征;二是要掌握...
浅谈现代书法鉴定
相关描述:  现代书法的鉴定相对于古代书法的鉴定既难又易。所谓难,主要是现代书法个性突出、风格各异,流派纷呈。所谓易,毕竟现代书家离我们的时间较近,其资料的对照性及鉴定的可靠性比古代书家容易得多。   现代书法的鉴定,主要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了解现代书法的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特征;二是要掌握...
何绍基与陈介祺书学的比较(下)
相关描述:   清 何绍基 惟君立轴   115.5cm×52.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三、学书历程的比较   关 于何绍基的学书过程,历来说法不一,加上何绍基对自己的学书过程的零散记述,使其更为扑朔迷离。但综合各家观点,我们大致可以得到这样一条脉络:何绍基早 年受到其父何凌汉的影响,...
南博艺术馆年末再推三个新展 明清书法亮相
相关描述:  记者从南京博物院获悉,南京博物院艺术馆将推出“书画同源——明清书法的一个面向”、“兹游奇绝冠平生——傅抱石东北写生专题展”、“陈之佛民国时期工笔花鸟画展”三个展览,展期三个月。 明·徐渭  三江夜归诗 (南京博物院供图)  清·金农  昔邪之庐记墨说 (南京博物院供图) ...
奇宕潇洒出新致
相关描述:  十九世纪的晚清书坛上,阮元的《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及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都力推碑学,所谓“尊碑卑唐”,使碑学盛极一时。今天,碑帖之争早已不在,唐楷的庄严大度、魏碑的天真朴质,形成楷法中的“二美”,都是我们学习、汲取的对象。书法家李啸尝试将“二美”兼收并蓄,创造了一种新的属...
李啸书法的文化味道
相关描述:  尼采说过:“如果我们要永远幸福,那么,除非弘扬文化外,我们别无他途。”无形的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慰藉我们的心灵,除非我们放弃对幸福的渴望。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可供选择的载体之一,为我们寻求诗意的栖息地提供了最佳的寓所。李啸书法的文化味道是浓烈的,其书法之于文化,恰如隐退在香味之中的花朵,香味的...
从郑板桥案牍、赵之谦堂谕看碑学书法之发展流变
相关描述:  有清一代,自乾嘉以来,碑学大兴。碑学之兴,是在金石考据之学渐成显学的学术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从康乾之时赵、董的风行到“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  莫不口北碑,写魏体。”(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这是一个渐变的动态过程。而郑板桥和赵之谦,作为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书家,对...
赵冷月:书法艺术
相关描述:  赵冷月(1915—2002),本名亮,晚年自号晦翁,有时候亦自署“鸳湖赵冷月”,表明其为浙江嘉兴人。晚清孝廉赵介甫乃赵冷月先生的祖父,在苏浙一带颇多文名,书法亦精,所以赵冷月先生幼承庭训,很早即握管习字,进私塾后,在父亲赵廷桢的督责下,亦临池不断。书风受到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从唐楷入手。...
2014年11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艺术家-书法类: 孟昌明
相关描述:     孟昌明   2014年11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艺术家-书法类: 孟昌明   重要艺术活动:   艺术家孟昌明书法作品展《碑石风流》,于11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孟昌明艺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共展出《广罗铭碑满荡烟云》《秦神汉气魏晋风骨》《杨柳岸晓风残月长亭外古道秋云》...
新奇 古厚 拙朴——杨晓阳的大写意人物画
相关描述:  十多年来,不仅国画界侈谈写意,而且整个美术界都大讲写意。如果把写意看作民族艺术精神,那么写意在口头上和书面中早已回归,然而在艺术作品里似乎并非如此。拿众多大型美术展览的中国画而论,尽管借古开今型、融合中西型、实验水墨型三型俱备,但融合中西的水墨写实一类,在人物画中越来越成为压倒优势的形...
田绍登书画论
相关描述:  田绍登是20世纪90年代风格主义时期崛起于书坛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卓荦之处在于他既顺应了其时左右时代审美思潮的书法民间化取向,强化个性表现与视觉造型意识,同时,又立足经典文本,在书法文脉上固守了书法文人化传统。这是田绍登能够预流时风,而又超越时风的根基所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
碑帖:昔日"雅藏" 今朝遇冷
相关描述:  碑帖在古代曾是首选藏品   “碑”原意是古人测量时间的日晷和系牲畜、引棺材的用具。现在举凡在石上刻字皆曰碑,包括碣、摩崖、造像、墓志、石经、石幢、石阙等。“帖”原是文书卷轴上的签条。大约在五代时,把一些名家墨迹刻在石上、木板上再拓下来装裱成册,成为法帖。而现代意义上的碑帖,则主要是指...
浙江美术传媒2014秋拍呈现赵之谦隶书八言联
相关描述: 赵之谦 书法对联 镜片1865年作 130×28.5cm×2 约3.4 平尺( 每幅)   著录:1、《赵之谦年谱》P141荣宝斋出版社2003年出版。   2、《赵之谦书画编年图目彩图版(上)》P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3、《赵之谦书画编年图目(上)》P59上...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