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150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世界现存三大西周铜禁首次聚首上海
相关描述:   由陕西省文物局、上海博物馆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共同推出的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展,于去年11月至2015年3月1日亮相上海博物馆。   该展为石鼓山西周贵族墓最新出土文物珍品的集中亮相,150件展品中包括了部分极为稀见或首次经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精品,如球...
铜镇寄情怀
相关描述:  ◆夏城   华夏收藏网讯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领袖级人物。“诗、书、画、印”四绝,为“海派”的代表人物,曾担任享誉海内外的百年名社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同为“清末...
从字数和字形方面鉴别碑帖的真假
相关描述:  对碑帖的鉴定,可以从字形、字数上进行。   古人碑碣、摩崖刻石或者经长年风化剥蚀,或者经各种毁坏,其字数和字形多有增减和变化。因而不同时代的拓本也就各不相同。由于出土、发现或前人著录都有一个最早的年限,所以鉴别者首先就要了解各种碑帖刻本所出的最早年代。如果有人拿一卷《临江帖》,说是唐...
中国画大师的帽子不是谁都能戴的
相关描述:  朱浩云   时下,画坛上“大师”一词可谓十分时髦,一些媒体常常用“大师”一词来标榜某些有成就的画家,而藏界也以收藏“大师”作品为时尚。记得有一年,中国画展艺委会组织部分专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出了20世纪13名杰出的中国画大师,排名依次为:齐白石、傅抱石、黄宾虹、吴昌硕、林风眠、李可...
裘锡圭谈古文字学学习方法
相关描述:  我想根据自己的经验,简单谈谈学习古文字的方法,供对古文字感兴趣的青年同志参考。为了行文的方便,提到当代的学者时,即使是作者的师友,也不加先生、同志等称呼。先在这里声明一下。“古文字”这个名称所指的范围可大可小。本文所说的古文字,主要指见于考古资料上的早于小篆的文字。李学勤《谈自学古文字...
罕见清代焦循绘画作品现身扬州
相关描述:  所画峰石,疑似为荷花池公园内的“九峰石”   众所周知,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汪中、阮元、焦循曾被誉为清代“扬州三儒”。记者昨获悉,扬州博物馆最近征集到了焦循的绘画作品《洞天一品图》。焦循以学者“通儒”名于世,而其书画世人所知甚少,而《洞天一品图》也为研究焦循晚年绘画风格和绘画技巧提供了...
清代焦循罕见绘画作品现身扬州 长98.5厘米
相关描述: 焦循墓 清焦循像 焦循的《洞天一品图》   众所周知,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汪中、阮元、焦循曾被誉为清代“扬州三儒”。记者昨获悉,扬州博物馆最近征集到了焦循的绘画作品《洞天一品图》。焦循以学者“通儒”名于世,而其书画世人所知甚少,而《洞天一品图》也为研究焦循晚年绘画风格和绘画...
刚柔相济“铁钩锁”—邓石如篆刻方法论探析(下)
相关描述:   邓石如 铁钩锁   我们再从邓石如一些篆刻代表作品中看看他是如何贯彻“铁钩锁”方针的。   “铁钩锁”:整印苍茫浑厚,通过适当的残破,像一把布满锈迹的“铁锁”。印中三字均以方直为主,然却在每一字的细微处加以盘曲,如“铁”字的“戈”与“锁”字的最后两笔,使印面灵动不板滞。全印的最...
吴昌硕:苦铁道人梅知己
相关描述: 吴昌硕 萧斋清供   虽然吴昌硕从任伯年学画很晚,但其实他少年时便得乡贤潘桂畦启蒙学画。吴昌硕爱梅画梅,曾特意辟出“芜园”种植数十株梅花,后来自称“苦铁道人梅 知己”,可见他对梅花的喜爱。吴昌硕自谓“苦铁画气不画形”,“作画时须凭一股气”,他将画梅称为“扫梅”,与米芾的“刷字”可谓异...
罕见清代焦循绘画作品现身扬州 长98.5厘米(图)
相关描述: 焦循墓   焦循的《洞天一品图》   所画峰石,疑似为荷花池公园内的“九峰石”   众所周知,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汪中、阮元、焦循曾被誉为清代“扬州三儒”。记者昨获悉,扬州博物馆最近征集到了焦循的绘画作品《洞天一品图》。焦循以学者“通儒”名于世,而其书画世人所知甚少,而《洞天一...
罕见清代焦循绘画作品现身扬州 长98.5厘米
相关描述:  所画峰石,疑似为荷花池公园内的“九峰石”   众所周知,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汪中、阮元、焦循曾被誉为清代“扬州三儒”。记者昨获悉,扬州博物馆最近征集到了焦循的绘画作品《洞天一品图》。焦循以学者“通儒”名于世,而其书画世人所知甚少,而《洞天一品图》也为研究焦循晚年绘画风格和绘画技巧提供了...
陕西公布2014年文物工作十件大事
相关描述:  1月23日,陕西省文物局公布了“2014年陕西文物工作十件大事”,陕西7处丝绸之路文物点申遗成功排在首位。   十件大事还包括:陕西新增省级文保单位232处,省级文保单位总数增至811处;全国首套地域文化遗产中小学教材《陕西历史文化遗产》正式出版发行;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和西安西汉长安...
七处丝路文物点申遗成功居榜首
相关描述:  昨日,省文物局公布了“2014年陕西文物工作十件大事”,我省7处丝绸之路文物点申遗成功名列榜首。   记者获悉,位列2014年陕西文物工作十件大事首位的是“我省七处丝绸之路文物点申遗成功”。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遗的...
横山书院:辽南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书院”
相关描述:  编者按:   中国传统古建筑、乡村风土人情、口耳相传的传说故事、流淌至今的集体记忆……众多细节与各种元素交织成了大连特有的乡土文化。本报《文化·地理》版今起开设《大连发现之乡土》专栏,呈现一个新鲜而丰厚的乡土大连。   文/图 关军   据说人与人相遇是需要一点缘分的,人与建筑也...
书画既不同源又不同法
相关描述:  “书画同源”、“书画同法”的理论,古今相袭,已成为不可动摇的习惯观念,虽有人提出异议,但未能动其根本,问题的解决,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今天科学的态度,仔细地推究起来,虽然书画之间有些重要的关系,但本质上毕竟是不同的,书画两者是既不同源也不同法。本文就此提出一点浅见,以供大家讨论...
专访艺术家李学伟:有据可循的的“秦篆范”
相关描述:   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巨大的夸张和变形,一窝蜂地把社会的浮躁感全都放在作品里,那么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是会倒退的。 李学伟山水画作品   李学伟用理性思维撑起多情水墨   作者:王若蛟   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养道者忘心。——《庄子·让王》   以“养志”为题的李学伟作...
书法艺术:深远得于“静”“曲”
相关描述:  民间书迹常为书家取法。近于京华街头小店门口地上见“山东煎饼”四字隶书,自然率意,不让书家。今观书史,汉晋刻砖、唐人写经、敦煌抄本、北魏刻石不少出自民间,皆为今人所资,常有新鲜活泼之气,与“二王”同登堂入室。而“二王”刻帖,反复刻石,每刻每变,讹笔乏味,毫无生气。学“二王”经典,或学民间...
深远得于“静”“曲”
相关描述:   民间书迹常为书家取法。近于京华街头小店门口地上见“山东煎饼”四字隶书,自然率意,不让书家。今观书史,汉晋刻砖、唐人写经、敦煌抄本、北魏刻石不少出自民间,皆为今人所资,常有新鲜活泼之气,与“二王”同登堂入室。而“二王”刻帖,反复刻石,每刻每变,讹笔乏味,毫无生气。学“二王”经典,或学...
大写意画的有我与忘我
相关描述:  大写意画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大写意画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有我与忘我看似相矛盾,其实是相统一的。只有有意识地追求大写意画这一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这门解衣磅礴的艺术发扬光大。大写意画;有我;无我从本质上讲,中国画都是写意的,所谓意,即主体心中...
赵叔孺印学思想管窥 —以其边款为例(上)
相关描述:      赵叔孺 无锡秦氏文锦供养    民国时期上海印坛流派纷呈,以吴昌硕为首的大写意一派,取法汉将军印、汉铸印以及石鼓文、砖瓦文,风格沉雄恣肆,其弟子有王个簃、朱复戡等;以赵叔孺为首的一派取法汉印平正一路,兼学皖派、浙派,风格淳雅堂正,其弟子有陈巨来、沙孟海等。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