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6秒
所有结果508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我的选择与创造
相关描述:  当今世界在艺术及至人类的精神动向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长期以来被认为永恒不变、无可非议的价值,开始令人怀疑;另一方面,被人忽视或轻蔑的价值观却被正视和反思。雕塑艺术从传统的雕刻概念转向用现成物构造组合,甚至以为凡有形之物即可称之为“雕塑”,这无疑是对传统概念的冲破和改造。   我们...
走陵人私搬唐代石刻 民间力量怎样参与文保
相关描述:  近日,一些历史爱好者在陕西咸阳唐崇陵进行“走陵”活动,在陵区内搜寻了多件陵墓石刻残件,并将这些残件收集起来搬到了陵区监控摄像头下。他们表示,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唐陵内的文物。   所谓“走陵”,就是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对有历史价值的古代陵寝进行寻访,考察陵寝的神道、神兽、残存石刻等遗迹...
(传)唐王维《著色山水》将在北京匡时上拍
相关描述:     (传)唐王维《著色山水》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5月10日在北京宣布将上拍一件(传)唐王维《著色山水》。   该绢本手卷长128厘米,宽29厘米,画上有北宋刘唐老题跋,元明清时代曾由虞集、季德几、王澍先后题跋,民国时期有洪遵、虞集、黄琳、丰坊、梁清标、梁穆、董汉醇、谢...
成都市公布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30处
相关描述:   近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成都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并提出将做好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这批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共30处,分为5类,分别是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以及其他类。   记者从名单中看到,其中古墓葬一处,是位于武侯区的民国...
重庆大足石刻新发现一批文物 年内将整理公布
相关描述:   记者从重庆市文保部门获悉,近年借助科技手段,在大足石刻新发现铭文、龛窟等文物二十七处。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木的最高水平,其公布的文保单位达75处之多。最旱开凿的造像可追溯到公元七世纪。   由于开凿年代久远,在自然力等因素作用下,大足石刻...
泗县出土精美“镇水神兽”
相关描述:   日前,在泗县经济开发区曹苗村,一只满身龙鳞的精美石雕被当地文物部门从地下发掘。据介绍,这是一只“镇水神兽”,初步判断名为“趴蝮”,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或为明清时期所雕刻。在这个石刻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当地崔老先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默默保护着这个文物,历经祖孙四代半个...
笔不到处指传神 —指墨画创作谈
相关描述:  第一次接触到指墨纯属偶然,那是在美术学校当学生时,某日,买了两张宣纸,准备做写意花鸟画作业,一下笔方知是“熟宣”,不渗水,就以手指涂之,竟然得到了意外的效果。后来才知道有这种画法,名曰“指墨画”,它乃是我国传统绘画源流中的一小支流,首创于清初的高其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三百多年来,作...
大足石刻首次发现宋代纸币“交子”造像
相关描述:  记者从大足学研究中心获悉,考古人员首次在世界遗产大足石刻发现宋代纸币“交子”造像。   此次发现的纸币造像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石窟第15号龛“报父母恩重经变像”下层造像中部,一块54厘米高、100厘米宽的铭文平整面上方。   大足学研究中心考古室主任邓启兵说,在新发现的纸币造像左侧,是...
大足石刻发现宋代纸币“交子”造像
相关描述:  记者从大足学研究中心获悉,考古人员首次在世界遗产大足石刻发现宋代纸币“交子”造像。   此次发现的纸币造像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石窟第15号龛“报父母恩重经变像”下层造像中部,一块54厘米高、100厘米宽的铭文平整面上方。   大足学研究中心考古室主任邓启兵说,在新发现的纸币造像左侧,是...
梅公“五瘴”警千古
相关描述:   龙图梅公瘴说   清代陈元龙咏龙隐洞有诗云:“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近年我重游桂林,特意到桂海碑林龙隐洞处,再次欣赏摩崖石刻《龙图梅公瘴说》。其文曰:“仕有五瘴。急征暴敛,剥下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昏晨醉宴,弛废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
重庆大足石刻新发现一批文物
相关描述:  从重庆市文保部门获悉,近年借助科技手段,在大足石刻新发现铭文、龛窟等文物二十七处。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木的最高水平,其公布的文保单位达75处之多。最旱开凿的造像可追溯到公元七世纪。   由于开凿年代久远,在自然力等因素作用下,大足石刻已进入高...
【雅昌专稿】即将拍卖唐王维(传)《著色山水图》,你怎么看?(附高清大图)
相关描述:  早在2017年的时候,这张《著色山水图》在大洋彼岸就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举办了关于这件古画的学术会议。一年之后的5月10日,北京匡时拍卖首度在北京公开了原作,宣布将会在6月16日北京匡时2018年春拍的夜场中进行拍卖,也倡导学术界以及收藏界进行一场透明的讨论。   ...
爱好者私自挪动唐陵石刻残件 文物部门:未经批准
相关描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年来,一些文物爱好者和民间团体组织遗址类旅游的现象,在陕西、山西等文物大省频繁出现。他们将类似活动取名为“走陵”或“游学”。而近日,一个名为“帝王陵文化研究会”的“走陵”组织因在陕西私自搬运、移动唐德宗崇陵石刻残件引发争议。   这次参与搬运的也是一...
碑林博物馆召开2018年度科研业务工作会
相关描述:  5月4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在新石刻馆多功能厅召开2018年度科研业务工作会,副馆长王原茵主持会议,馆领导及全体职工参加。   会上,馆长裴建平从碑林93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科研成果丰硕、学术活动多样、特色展览丰富等6个方面对2017年科研业务工作进行报告,提出了2018年工作规划。4名...
环岱山房金石拓片题跋专题展举办
相关描述:  由山东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泰安市文化馆、泰山环岱山房承办的“金石有声——泰山环岱山房金石拓片题跋专题展”在山东省文化馆举办。   本次展出的金石拓片精品80余件均由环岱山房主人泰安收藏家李德成提供,内容包括汉画像石、汉唐刻石、北魏造像、唐代经幢等,且经亚明、周韶华...
古丝路第一桥遭非法开挖文物裸露在外
相关描述:  被考据为古丝绸之路第一桥的厨城门一号桥遗址遭非法开挖破坏严重,在案发一年后现场仍有桥桩等珍贵文物裸露,遭受二次伤害。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检察机关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加强对古建遗址保护区城市建设用地的管理,避免其他古遗址继续遭到破坏。   据介绍,厨城门一号桥于2012年...
“郑板桥专题展”在典籍博物馆开展
相关描述:   人民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 董子龙)2018年5月4日,由国家典籍博物馆与潍坊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清官板桥 三绝传世——郑板桥专题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四展厅正式开展。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家在城东门外,薄有田产。父亲为廪生,教授书馆、算得上耕读之家,书...
“走陵”挪动唐陵石刻残件遭质疑
相关描述:  近日,20余名历史爱好者在陕西咸阳唐崇陵进行“走陵”活动时,在陵区内搜寻了多件陵墓石刻残件,并将这些残件收集起来搬到了陵区监控摄像头下。历史爱好者们表示,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唐陵内的文物,但也有人指出,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随意挪动石刻残件并不合适,甚至存在违法违规嫌疑。泾阳县唐崇陵文...
碑林陈根远参加山东两汉北朝碑刻访碑活动
相关描述:  4月23至30日,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了历史、自然、踪迹碑刻研究工作坊赴山东进行考察访碑活动,国内大学、博物馆及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30余人参与,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应邀参加考察和学术研讨。   古代碑刻作为一种历史遗存,...
三国禁碑时代曹魏、孙吴的罕见碑刻(上)
相关描述: 魏《上尊号奏》碑   关于汉末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曹操禁碑,史书有如下记载:“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建安十年(205年)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宋书·礼志二》)。   禁碑的举措在书法史上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一方面,这是对东汉厚葬风气的“移...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