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197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蒋兆和儿子揭秘“徐蒋体系”如何形成
相关描述:  作为两个贫寒家庭的后代,也许是家庭环境的类似,使得他们第一次见面就惺惺相惜,以致后来形成一套影响中国美术院校教育的体系——“徐蒋体系”。第一次见面之前,蒋兆和对徐悲鸿早已慕名良久。而徐悲鸿则认为蒋兆和的水墨人物造型准确生动,笔墨运用自如。蒋兆和后来回忆说:“由于徐悲鸿的指点,这个艺术的...
当代水墨画名家郑忠的艺术之路之三十七 艺途回眸《米字格》
相关描述: 作品名称:米字格系列之一 尺寸:65x65cm 技法:丝网版画 创作年代:1991 荣获全国第五届三版展(铜版、石版、丝网版)中国版画版种大展两展银奖 荣获美国廖氏版画优秀作品奖 中国美术馆收藏 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广东省美术馆收藏 载入《中国百年版画》 载入《中国版...
【雅昌讲堂3905期】李燕:谈齐白石书法——篆刻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李燕:字壮北,李苦禅宗师之子,1943年生于北京。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李苦禅纪念馆副馆长、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等职,是全国政协第九、十届委员。 李燕 ...
跨车胡同的思念
相关描述:1959年版《齐百石画法与欣赏》  今年清明节,我坐在家中的书房里,捧出1959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齐白石画法与欣赏》,静静地拜读起来。这本发黄已久的老书,跟了我整整四十二个年头。已记不清多少次的认真品读,至今仍爱不释手。也正是从得到这本书开始,我知道了齐白石,喜欢上了画画,并与齐白...
中国画巨匠——齐白石真迹珍品展将于3月31号在长沙市李自健美术馆隆重开幕
相关描述:  距离规模空前的“中国画巨匠——齐白石真迹珍品展”开幕仅剩2天。昨日上午,此次展品的提供者——北京著名收藏家刘老先生,齐白石嫡孙、著名国画艺术家齐秉颐先生及齐白石最小孙女齐秉淙女士一齐到达李自健美术馆。更让人惊喜的是,此次来长,齐秉颐先生带来了3幅白石老人“不卖之画”参展,这样,此次展览...
怀念恩师卢光照
相关描述:草木青青柳色新, 对景描画铸真情。 遥看远处有似无, 眼前景物看得清。 2001年7月,卢光照先生为王志学作品《苍岩山胜境图》长卷题词   这首绝句是恩师卢光照2001年7月在我创作的《苍岩山胜境图》十米长卷上留下的手迹。从1992年尹瘦石先生把我引荐给卢光照先生,到2001...
90幅齐白石真迹将来湘开展
相关描述:  90幅齐白石真迹珍品将于3月31日至5月31日在其家乡湖南的长沙市李自健美术馆展出,其中大部分作品为首次公诸于世。   记者20日从李自健美术馆获悉,此次齐白石真迹珍品展的规模之大、作品之精、价值之巨,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齐白石艺术展览史上都是罕见的。目前,画展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
90幅齐白石真迹珍品将来湘开展 部分作品首次面世
相关描述:  中新网长沙3月20日电(记者 邓霞)90幅齐白石真迹珍品将于3月31日至5月31日在其家乡湖南的长沙市李自健美术馆展出,其中大部分作品为首次公诸于世。   记者20日从李自健美术馆获悉,此次齐白石真迹珍品展的规模之大、作品之精、价值之巨,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齐白石艺术展览史上都是罕见的...
齐白石:只学笔墨技巧,不亲自种,白菜如何能画好
相关描述: 古人画蔬菜,有时只画一两棵,老人是农民出身,故画菜常画一堆。白菜青白肥壮很是美观,不过笔力不厚重,常常不能把白菜肥壮的精神描绘出来,就显得单薄寡味了。白石老人的笔力特别健壮,更加以用墨浓淡相生的变化,所以能够把白菜描绘得十分肥壮。我们看他画白菜帮,仅是寥寥几笔,就有白菜洁白厚重的质感。他...
钟以敬浙派承前启后者
相关描述:  西泠印社之名已有横匾竖牌,尚缺摩崖刻石。钟以敬沉默片刻,提笔在石壁上题写了“西泠印社”四个小篆大字。吴潜乃刻碑高手,随后即取铁锤钢钎将其凿制成刻石作品。   钟以敬出生于一个儒商家庭,广有资产,在优裕的环境中,他受到了良好教育。他少年时异常聪慧,读经书过目不忘,对书画艺术和金石碑帖很...
一段师生情 终身紧跟随 张德文与他的虾蟹
相关描述:  “先生搬回老宅的那天,天上下着小雨,我默默地送先生到胡同口,依依不舍地与他告别。不知不觉中,我的脸湿了,也不知道这是雨水还是眼泪。没想到,这一次与先生的分别,竟成了我与师傅的最后诀别!”张德文深吸一口气,略带惆怅地讲述了他与白石老人的一段师生情缘。   不知道这是张德文75载岁月中第...
齐白石何以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
相关描述:  徐悲鸿、齐白石同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家,两人自上世纪20年代末相识后一见如故,更因共同的艺术旨趣和创新精神结为肝胆相照、相互尊敬与支持的莫逆之交。北京画院作为收藏齐白石作品数量最多、体系最完备的艺术机构,始终将齐白石艺术的研究、展览与推广作为工作发展的重心之一。同时,我们...
白石墨妙 倾胆徐君 ——徐悲鸿眼中的齐白石
相关描述:   寻旧图(国画)  151.5×42厘米  齐白石  北京画院藏   墨虾蜀葵(国画)  101×35厘米  1948年   齐白石  徐悲鸿  徐悲鸿纪念馆藏   薛良   北京画院作为收藏齐白石作品数量最多、体系最完备的艺术机构,始终将齐白石艺术的研究、展览与推广作为工...
白石墨妙·倾胆徐君专题展开展
相关描述: 展览画报   徐悲鸿、齐白石同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家,两人自上世纪20年代末相识后一见如故,更因共同的艺术旨趣和创新精神结为肝胆相照、相互尊敬与支持的莫逆之交。北京画院与徐悲鸿纪念馆共同合作,联合推出“白石墨妙·倾胆徐君——徐悲鸿眼中的齐白石”专题展,展览将于2月2日下...
薛良:对于徐悲鸿,齐白石何以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
相关描述:  徐悲鸿、齐白石同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家,两人自上世纪20年代末相识后一见如故,更因共同的艺术旨趣和创新精神结为肝胆相照、相互尊敬与支持的莫逆之交。北京画院作为收藏齐白石作品数量最多、体系最完备的艺术机构,始终将齐白石艺术的研究、展览与推广作为工作发展的重心之一。同时,我们...
徐悲鸿眼中的齐白石
相关描述:  徐悲鸿、齐白石同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家,两人自上世纪20年代末相识后一见如故,更因共同的艺术旨趣和创新精神结为肝胆相照、相互尊敬与支持的莫逆之交。北京画院作为收藏齐白石作品数量最多、体系最完备的艺术机构,始终将齐白石艺术的研究、展览与推广作为工作发展的重心之一。同时,我们...
对于徐悲鸿,齐白石何以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
相关描述:  徐悲鸿、齐白石同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家,两人自上世纪20年代末相识后一见如故,更因共同的艺术旨趣和创新精神结为肝胆相照、相互尊敬与支持的莫逆之交。北京画院与徐悲鸿纪念馆共同合作,联合推出“白石墨妙·倾胆徐君——徐悲鸿眼中的齐白石”专题展,展览将于2月2日下午在北京画院美术...
“齐门二李”献旧藏
相关描述: 齐白石 庚午直白 72×25cm 1930年 北京画院藏   李苦禅、李可染两位先生同出于齐白石门下,被誉为“齐门二李”。李可染拜入齐门后,最重要的一点体悟就是运笔要“慢”。   李苦禅、李可染两位中国画大师同出于齐白石门下,被誉为“齐门二李”,在老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教导下...
日洗砚池挥宿墨
相关描述: 齐白石 门条 72.5×26.5cm 1940年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陆续从金农的抄经体楷书、李北海行书、汉碑篆书以及海派名家翰墨中汲取营养,逐渐走出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   齐白石早年书法从馆阁体入手,正式拜入胡沁园师门后,才在老师的影响下临习清代湘籍书家何绍基一体。随着远...
我生无田食破砚
相关描述: 齐白石 甑屋 31.5×129cm 1923年 北京画院藏   甑,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齐白石寓意自己卖字画所得可换柴米养家糊口,故为画室起名为“甑屋”。   我生无田食破砚   “我生无田食破砚”,源自古代文人苏东坡的诗句,清代篆刻名家黄易曾以此句治印。齐白石习篆刻初期,曾专...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