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276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中国画家彩绘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上海美术馆开幕
相关描述: 中国馆 朱新昌作品   源于1851年的世博会,一贯秉持以“经济、文化、科技”为一体的办展理念,150年来,文化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通过世博会,进一步让各国人民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共同进步。同时也让热爱家园、崇尚人文、尊重传统、重视发展、关...
作品卖得贵就一定是大师吗?
相关描述:  最近,赵无极、吴冠中、范曾在胡润艺术榜公布的“2009年作品成交额前50名的中国在世艺术家”中名列三甲。89岁的赵无极以2.4亿元荣登榜首,91岁的吴冠中2.2亿元排名第二,72岁的范曾则以1.5亿元位列第三。这三个人中,真正意义上纯粹的中国画家只有范曾一人,本应可喜可贺,但笔者内心还...
珍品荟萃的一场盛宴 文博会:每件展品都是传奇
相关描述: 由玉雕大师张伟良创作的翡翠力作《化城》成为昨日展馆里观赏人数最多的一个展品。     在瓷盘上雕刻“拓荒牛”与深圳美景向深圳的“而立之年”献礼,在紫檀木上呈现精美国画山水,在铜雕上镂刻出形态各异的“八十七神仙”,瓷凳上描绘出衣带飘飘的飞天仙女,一块无价翡翠要等数十年遇到有缘人赋予灵性...
蒋奇谷:水、墨、彼岸……
相关描述:  作为传统水墨画的观念在当下历史发展进程中如何延伸?作为媒介,水墨画如何在其本体轨迹中发掘新的可能性?如何探索和开创展示和观赏方式的新空间, 如何刷新艺术家、工作室、作品展厅与观众的关系?以及如何探索和突破个人风格?等等。我这次参与2010年《水墨时代》展的策划,就是准备于艺术家们一起作...
“线描”三说
相关描述:  中国画是一门线的艺术   线作为面与面的交界或物象边缘的绘画线条,是人类观察世界、对话世界的直觉符号,是中国画最为基础的语言和构成形式;线作为物象特征的联结过程,又是点的运动在时间中留下的轨迹,具有极大的主观写意性和浓重的感情色彩及个人审美意识,因人而异、因地而别、因时而变。   ...
上海世博特许国画长卷《秦淮胜迹图》全球首发
相关描述:  4月20日,由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授权北京金海雀广告艺术有限公司出品的、著名画家孙元亮历时25载创作的大型历史风俗画卷《秦淮胜迹图》在南京全球首发。   金陵秦淮河蜿蜒壮观,犹如交响乐动人心弦。在秦淮河畔夫子庙大成殿里的首发仪式上,记者观赏到徐徐展开的《秦淮胜迹图》:这是一幅长达12...
《秦淮胜迹图》再现明朝风俗
相关描述: 《秦淮胜迹图》局部(明代夫子庙)   由江苏省著名画家孙元亮历时25载创作,上有赵朴初等四大名家题跋,堪称当代《清明上河图》的全景式国画长卷珍品《秦淮胜迹图》,前天在南京夫子庙大成殿呈现在世人面前。   《秦淮胜迹图》长12.80米,载有人物2000余个,以白描手法摹写的大型历史风...
87岁美籍老画家:水墨线条勾勒现代生活
相关描述: 吴学让作品《双钩水仙》   昨日下午,87岁高龄的美籍老画家吴学让站在刘海粟美术馆展馆中央耐心地为记者介绍他的中国水墨展,这也是吴学让首次在内地的个展。据了解,此次展览展出了老人精心挑选的自己在各个不同阶段的作品共59幅,从传统画到现代画,也包括上个星期刚刚创作的白描《双钩水仙》。 ...
江西瑞昌剪纸《八十七神仙图》将亮相世博
相关描述:江西瑞昌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已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日,记者从江西瑞昌市发改委获悉,瑞昌民间艺人运用剪纸手法创作出《八十七神仙图》剪纸作品,并已被江西省文化厅正式确认为上海世博会江西馆文艺展演的项目之一。 据了解,《八十七神仙图》剪纸作品,取材唐代画圣吴道子创作的《八十七神...
傅榆翔作品短评集
相关描述:  傅榆翔绘画作品透出一种高古、冷逸、荒寒的文人画格调,由此而来的超验的神秘感显得十分自然。所谓返魅,并非以荒诞、乖戾、诡谲为能事,其中真意在于召唤一种与灵性共在的生存细节,留有斯人独徘徊的空间,留有抱朴怀素的天地,犹如卡尔维诺笔下那个一生都栖息在树上的幸福男爵。   ——岛子   我...
当代书画 扶不起的阿斗?
相关描述:  林明杰:《新民晚报》资深记者   牟建平:艺术市场评论人士   刘 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张 娟:中国商报记者   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在去年的艺术品市场上表现出强劲的势头,随着今春又一个拍卖季的来临,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也继续被藏家追捧。然而,中国当代书画却在这波火热...
众家评说杜平让
相关描述:  杜平让如今居住、工作在繁华的上海,但他的世界很“清静”。因为他很少与那个喧闹的世界接触。他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且让人颇有些意外的画家。   当今画坛,工笔画家日趋稀少,而有实力有创意的工笔画家更是不可多得,杜平让恰恰就是这么一个画家;当今画坛,画家的创作题材日趋“专一”(许多时候是单一...
陈佩秋评贺友直艺术
相关描述:  贺友直先生从事中国连环画创作50多年,可以用“坚守”两字来概括。贺友直对我国的连环画创作和线描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我看来,他的贡献不仅局限于连环画方面,对我们今天从事山水人物花鸟画创作也有借鉴意义,这就是他坚守艺术来源于生活、一贯地深入生活体察民俗的创作态度。   中国画自南齐、宋...
《黑白印象》刘光达水墨写意虎暨雷玲钢笔白描绘画展
相关描述:  庚寅虎年之际,云峰画苑为您隆重推出黑白印象----刘光达水墨写意虎暨雷玲钢笔白描绘画展。   此次展览分为两个系列,刘光达水墨写意虎与雷玲的钢笔白描。   刘光达笔下的虎造型丰富多变,虎的各种生活动态,情感变化在他笔下都有生动的刻画,其中更注重表现“虎”形态的透视关系,使画中运用的...
旷达奔放、典雅明丽——也谈曹明冉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相关描述:  曹明冉生长在牡丹之乡的山东曹州,自幼酷爱绘画,对牡丹情有独钟。每逢牡丹花开,就终日倘佯在牡丹丛中,六年内画了上千幅写生稿,这些“功夫”,不仅为他後来的创作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也培育了他真挚的朴实之情。所以,他创作时可以不起稿,明确立意後,即放情挥洒,一气呵成。即使数米的白描长卷,他...
心境交融——谈王乃壮的人物画
相关描述:  多年不见王乃壮兄。最近读到他的画,真有“士别三日”的感慨。   对艺术的追求,总要经历各种境界,这种种境界,是经过阅历和修养,参悟得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乃壮的画,是现代人的画,有现代人的阅历、修养—例如传统和外来绘画的一切基本功等等。但他又不同于一般时人的画,这是由...
潘公凯:严谨的素描训练是艺术根本
相关描述:   对素描的看法,我想谈两点我个人的感受:一是从宏观的文化角度看,素描是什么;二是素描的前景,也就是素描在未来的美术教育中将处于什么位置。   我们以往比较强调“素描是西方的,白描是中国的”,我认为表述不够。素描也应该是全人类的,因为它的发展暗合了人类文化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变,是人类文...
七旬瘫痪老人精心绘制《白虎图》 令人震撼
相关描述:     2月22日上午,记者在天津市河东区懿德园潘连起老人家中见到了这幅令人震撼的《百虎图》。该幅画卷长12米左右,画中的一百只老虎均栩栩如生。老人在绘制长卷时采用了工笔画的画法,在起草、白描、上色、渲染等方面匠心独具,每只老虎都风格迥异,各具神韵。老虎的胡须、牙齿以及每一处皮毛的纹路...
大型历史组画《孔子》在沈阳面世 反应孔子生平
相关描述:  一组反映孔子生平及孔子文化的大型国画组画《孔子》,近日在沈阳面世。   这一大型国画组画由著名画家郭德福潜心多年研究创作而成,由孔子事迹与孔子文化两部分组成,共58幅,分别以工笔、写意、白描等国画的不同手法进行表现。孔子事迹部分取材于孔子周游列国以及传道授业等孔子生平故事,包括《孔子...
潘玉良画展在安徽省淮南市开幕
相关描述:  2月10日上午,由淮南市文广新局、安徽省博物馆主办,淮南市博物馆承办的潘玉良画展开幕。淮南市领导潘祖华、王玉成、董庆、孙全玉,淮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潘晓等出席开幕式,并与市民一起观赏了画展。   潘玉良是中国旅居法国的一位著名爱国女画家,在艺术上合中西于一治,作品散发着神州泥土的芳香,...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