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242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岭上云闲风淡 卷舒纯任天真——记金陵篆刻家陈以苏先生
相关描述:  陈以苏,篆刻家,字从谷,江苏省沭阳县人,定居南京。现为中国楹联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甲骨印社理事、南京师范大学书画研究中心特聘书法家、九三学社成员。先后师从叶隐谷、徐培晨、韩天衡先生。书法篆刻作品常见于《书法》、《书法报》、《中国书画报》、《艺术百家》、《书画纵横》《江...
佳肴满案 大快朵颐 中国传统年俗的那些事儿
相关描述: 汪文斌 家有喜事 180×150cm 油画   年俗,在众多的节日民俗中是最厚重的。《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年的甲骨文义为稔熟,五谷丰收;年岁之意是其引申意,金文始有,因寒暑一轮回谷始一熟。所以“年”是极大的祈盼,也是隆重的庆祀,这一传统早在史前的上古时代即已形成。   在...
文化部门推出春节文化大餐
相关描述:  南宋·李迪 猎犬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月6日从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正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遍地开花的群众文化活动成为戊戌狗年新春令人期待的“文化大餐”。   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介绍,文化部在春节期间组织各地群众文艺工作者组成文艺小分队,赴基...
浅析汉代瓦当装饰艺术特色
相关描述:  瓦当是中国建筑檐头瓦筒的前端下垂部分,又称做筒瓦头、檐头瓦等。   瓦当上印制的图纹就称作瓦当纹样。瓦当是瓦最出彩的部分,属于中国特有的古代艺术文化遗产。   瓦当一方面解决了屋顶防雨水问题,起到防风雨侵蚀、延长建筑寿命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美化建筑装饰屋檐。   瓦当文化是各...
西泠印社再忆饶宗颐:一代通儒“炼成记”
相关描述:   饶宗颐图片来源网络   2018年2月6日,一代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在香港仙逝。2月24日,西泠印社在孤山社址举办社长饶宗颐的纪念讲座,以表追思,再度缅怀老社长。   西泠印社是研究中国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学术团体,素有“天下第一社”之称。2011年,96岁...
内蒙古发现40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文字
相关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11日对外称,内蒙古发现约40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文字,为探寻中国古代文字及甲骨文的起源等提供了新的依据。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连吉林告诉记者,文物考古人员近期对赤峰市高家台子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了约40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文...
“岁朝清供——会稽金石博物馆藏古砖砚及名家题拓展”暨“戊戌新春会稽古甓菖蒲品鉴会”在西泠印社美术馆隆重开幕
相关描述:   岁朝者,正月初一,一年之始也。清供者,清雅之供品也。是日,以仙花、瑞草、嘉果、奇石、文玩、美器供于案上,以求新年吉庆、春意盎然,此岁朝清供也。   西泠印社美术馆在春节到来之际,特别策划“岁朝清供——会稽金石博物馆藏古砖砚及名家题拓展”暨“戊戌新春会稽古甓菖蒲品鉴会”系列活动...
早期复杂社会的兴起和衰落——新石器时代晚期(3000BC~2000BC)
相关描述:  长江流域   过去常常认为长江流域对于中国文明的发展无足轻重,然而近年来的大量发现说明并非如此。和黄河流域的考古发现相似,长江流域的很多区域中心建有城墙,社会等级明显反映在丧葬制度中,手工业生产高度发达,显贵集团涉足奢侈品或威望物品的交换。良渚、屈家岭晚期,石家河、宝墩等文化在公元前...
警惕书画艺术的庸俗化
相关描述:  当今书坛画坛,涌现了一批“表演艺术家”,各个名头如雷贯耳,什么著名主持人、什么著名笑星、什么著名表演艺术家、什么著名企业家等等,层出不穷,俨然进入了全民书画时代。于是丑书、丑画充斥艺坛,再加之这些腕儿们具备炒作的实力,在拍卖会上一幅作品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令书画家无语,让书画爱好者茫然...
苏州丝绸博物馆:古韵丝有意香风绸有情
相关描述:  水一样滑腻,烟一样轻软,云一样飘逸,如一幅水墨,在雨丝轻风的浸润下,方渲染得烟丝醉软的质感。“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像痴情仙子亭亭玉立在梨花丛中拂泪自怜楚楚动人的身影,像多情少年脉脉思念在夕阳河边苦苦凝望孤独寂寞的心灵。站在大厅里,恍惚间,现代与古往的画面交错浮现,一道木门...
孔达达书法专题讲座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
相关描述:  2018年1月27日下午,“中国书法在当代审美语境下的传承与发展”——孔达达书法专题讲座,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   本次讲座由上海艺萃网络科技主办,意在通过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厘清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剖析当代书法的审美特征,并探讨在当下审美观念下中国书法该如何传承与发展。   主讲人...
西安文脉
相关描述:  在我看来,“文脉”就是文化生命的基因,“西安文脉”当然是以文艺形式表现出来的西安精神,中国几千年发展的审美,最原始根本的是文字,是图画。我们脚下的半坡遗址,曾出土过人面鱼纹彩陶盆,这是最早的中国文脉的一部分。文字,从象形、表意、形声,再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汉隶、唐楷,再到我们使用...
甲骨文书法百年
相关描述:   罗振玉甲骨文作品   董作宾甲骨文作品   丁辅之甲骨文作品   潘主兰甲骨文作品   李彦君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上的文字,这种实物文字在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已发现的甲骨实物多为商代晚期,以武丁时期为最多。文字内容多为卜辞,所刻...
荧屏掀起文化遗产热 以文物看文明 以文明扬自信
相关描述:  3000年前,周朝贵族何铸造了一件青铜尊,他在尊底有限的范围里,用122字铭文最大限度地记载了父辈们和新王姬诵的功绩。3000年后,当考古学家在122字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4个字的时候,无异于在方寸之间看到埋藏了千年的谜底——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数以亿计的文物...
文物版演员的诞生与国宝的网红之路
相关描述:  《国家宝藏》“文物综艺”的形式也算是开创文化遗产类电视节目的一个新品类,其中最关键的作料,就是给主角文物加戏,用大牌明星配戏,小剧场话剧演起来,段子吐槽说起来。总的来说,就是给原本文化感满满、历史感满满、距离感满满的文物,加上一层厚厚的综艺感“人设”,让它们不再是防弹玻璃背后岁月的代言...
苏州丝绸博物馆 古韵丝有意香风绸有情
相关描述:   水一样滑腻,烟一样轻软,云一样飘逸,如一幅水墨,在雨丝轻风的浸润下,方渲染得烟丝醉软的质感。“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像痴情仙子亭亭玉立在梨花丛中拂泪自怜楚楚动人的身影,像多情少年脉脉思念在夕阳河边苦苦凝望孤独寂寞的心灵。站在大厅里,恍惚间,现代与古往的画面交错浮...
中国书法艺术的起源
相关描述:  中国的书法艺术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艺术家胡方照
相关描述:  胡方照,旅印画家、书法家,现居江苏南京。南艺读研期间,潜心研究文人书法,从最古老的甲骨文入手,乃至汉隶简帛、宋元书法。随后前往印度,其足迹遍布整个印度。作品结合中国传统绘画,融入古印度艺术特色,独创“印度绿”这一绘画表现形式,在印度画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被印度画界称作"印度王朝文化...
宁夏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出土甲骨文
相关描述:   甲字形墓葬M13墓道填土中出土的有字卜骨   本报讯  (驻宁夏记者郭一凡)近日,宁夏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境内商周遗址发现甲骨文最西北部的一处遗址。   姚河塬商周遗址位于彭阳县新集乡红河支流李儿河、小河切割形成的塬地上,面积60余万平方米。20...
皇皇之美:基于甲金文字的三代礼乐美考索
相关描述:  探讨古代书画美学的起源,我们以为从文字考释出发是比较妥当的。因为文字可以看作是人文思想的固化,并借由文字普及到整个族群、团体,经过不断地演化和沉淀,最终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些信息保留在文字形体之中,又能与先秦古籍相互印证。当代人对美的理解暂且不论,古代先民对美的认识和理解,由“皇”“美”...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