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242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2018下半年中国油画拍卖趋势
相关描述:     2018春拍中国艺术品整体行情虽明显回落,但中国油画艺术品板块在春拍市场仍较为强势,尤其是先期开拍的香港市场表现极其出色。展望2018下半年中国油画拍场未来走势,藏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1 “赵无极热”将持续   近年来,赵无极作品在香港市场屡屡拍出高价,今年春拍,“...
“玉”上的书法(上)
相关描述: 《侯马盟书》   上古时代的中国,陶文和甲骨文金文之外,能以最正规最严肃最慎重的方式施以书写镌刻者,是玉册,又曰玉版、玉片。在书法史上,我们习惯了甲骨文、青铜器铭文、陶文、竹木简牍之书,缣帛之书;纸张之书更是横贯两千年。反观这“玉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侯马盟书》出土...
特色文化活动丰富了这个暑期
相关描述:  为满足学生们暑期的文化需求,湖南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室)、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馆纷纷推出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让广大青少年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   特色活动 缤纷暑假   7月9日起,郴州市北湖区文化馆公益暑期班正式开班,该班开设了甲骨文、诗词对联等国学类课程以及基础乐理、少儿...
国家一级文物“何尊”亮相蓉城
相关描述:   开幕式现场。   “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6日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了55件一级文物。   据介绍,此次参展的青铜器具有数量多、等级高、种类全等特点。不仅有堪称中国第一部“青铜法典”的亻朕匜铭文、被...
一睹尊容 250余件青铜器相聚成博 讲述秦蜀之路上的文明交流
相关描述:   阿富汗珍宝带着异域风情款款而去,秦蜀青铜器包裹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8月6日晚,“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展,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250余件青铜器重磅亮相,包括国宝何尊在内的55件一级文物汇聚蓉城,讲述青铜这一“国之重器”背后的故事。   成都...
“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启幕 国家一级文物“何尊”亮相蓉城
相关描述: 图为开幕式现场。 岳依桐 摄   中新网成都8月6日电 (岳依桐)“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6日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了55件一级文物。   据介绍,此次参展的青铜器具有数量多、等级高、种类全等特点。不仅...
艺术批评的4个层次
相关描述:  广义的批评是无处不在的,在谈话、行文中,只要涉及对作品的陈述,就包含着对作品的感受、评价,以及对它在艺术史上的位置的判断。比如说“虞世南萧散洒落”,这是古代书法文献中常见的一种句式,这种句式中就包含着一种感觉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在中国批评史中隐藏着一条演变的线索。你看,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
艺术批评的四个层次
相关描述:  广义的批评是无处不在的,在谈话、行文中,只要涉及对作品的陈述,就包含着对作品的感受、评价,以及对它在艺术史上的位置的判断。比如说“虞世南萧散洒落”,这是古代书法文献中常见的一种句式,这种句式中就包含着一种感觉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在中国批评史中隐藏着一条演变的线索。你看,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
陈振濂谈: “前文字”时期的诸样态(下)
相关描述: 新石器时代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符图型”研究所重视的文物证据   上篇谈及,关于甲骨文成熟之前的“前文字”时期书史和文字形态,学界主要有两个派别。其一是考古派,注重刻画之迹,主张陶文刻画应该是更早的源头。如被指为距今六千年之远的仰韶文化系统中,尤以在1954年发掘出土的西安半坡原始...
先秦兩漢訛字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相关描述:  2018年7月14日至15日,由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辦的先秦兩漢訛字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近春園賓館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研院史語所的40多位學者參加了會議。   開幕式由清華大學文科建設處處長...
王宁:仓颉沮诵神话与殷墟文字的起源
相关描述:  [摘要]本文以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文字创造者仓颉和沮诵实即商王盘庚旬和小心颂。中国文字的源头是殷墟甲骨文,而殷墟文字乃创始于盘庚、小辛,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武丁时期。在占卜后的甲骨上刻署卜辞乃自武丁始,武丁以前的甲骨卜辞是不存在的。   [关键词]仓颉,沮诵,盘庚旬,小辛颂,殷墟文字  ...
付强 :谈谈甲骨文中的“示瓒”与“瓒示”
相关描述:  刘影先生缀合过一版甲骨,是《合集》27456+《合补》10222,缀合的这版甲骨已经收入《甲骨拼合四集》[1],并且刘先生对于这版缀合的甲骨写过专门的考证文章。   《甲骨拼合四集》给出的这版甲骨释文如下[2]:   缀合后的甲骨,得到两条“其示瓒”的卜辞,示瓒,刘先生认为是“给予...
【雅昌专稿】柳学智:对近现代杰出艺术巨匠的个案研究是创作的必经阶段
相关描述:  导语:2018年1月12日,“柳学智山水画作品学术展暨《傅抱石山水画法研究》专著出版论坛·高峰论艺”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开幕。本次活动由湖北省美术院、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长江出版传媒·湖北美术出版社共同主办,江苏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江西新会傅抱石纪念馆、湖美·周韶华艺术中心、武汉中部兰...
文创产品的功夫应在“萌”外
相关描述:  “这是以成吉思汗和他的12位将领为设计灵感的日历。翻开日历,每个月份都有一位代表将领,每个季节都有不同蒙古族文化元素作为区分,每一天都有我们原创的插画,里面包含有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同时还融合了蒙古族传统节日介绍,还有成吉思汗箴言。它不仅是一本日历,也是一本手账,送人或自用都非常好。”在...
18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汉语教师来华研修培训
相关描述:  中国文化传媒网讯(记者 杜英杰 任韧)由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承办的“第三届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汉语教师研修班”7月30日在京开班,来自日本、西班牙、韩国、德国、埃及、贝宁等18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22名汉语教师学员开始了为期12天的研修培训。 ...
商周至两汉时期的书画装裱
相关描述:  装裱艺术集中反映了古人的艺术与审美观念,传达了时代的审美理想。装裱虽一技艺,却与诸多因素相关联。诸如生活起居方式、陈设方式,建筑的格局与技术,人们的审美观尤其是上层人物的审美观,所用材料的制造情况等等都会影响到一个时代的装裱风格。   据考,多片甲骨用串联成册的方法,这可以说是最早的...
【雅昌快讯】“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特展”亮相成都博物馆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2018年7月27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一楼的一号临展厅与观众们见面。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中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了55件一级文物。位于秦岭两侧的成都平原、汉中平原和...
再谈书法的传承、唯美和大众之路
相关描述:  中国书法,是汉字文化最具特征的艺术,也是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艺术,被誉为东方美学之魂。熊秉明先生说过:“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林语堂先生也说“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苏士澍先生更是大力提倡“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可以说,书法在中国优秀传统...
成都博物馆推出“青铜文明特展” 国宝何尊人气高
相关描述:  国宝何尊亮相成博   “哇,‘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这个青铜器上啊。”昨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国宝何尊惊艳亮相,引来众人争相参观。该展览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55件一级文物。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1...
成都博物馆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 暗含一条古蜀道
相关描述:  7月27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馆,250多件青铜器沉稳厚重,反映了中国商周时期的大国气度;多件展品雕刻有云雷纹、兽面纹,昭示了当时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特别是“何尊”这一国之重器,更是首次阐释了“中国”的来源。   本次展览的执行策展人魏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展...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