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242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3000多年前商人的医术有多高?考古专家说:超乎想象
相关描述:新华社郑州11月8日电(记者桂娟、李文哲)3000多年前不足10岁的孩童,头骨顶部正中却有一直径约1厘米的圆形穿孔。不久前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一具尸骨引起专家关注。    “这具在大司空商代墓葬里发现的尸骨,其头骨穿孔表面钝化光滑齐整,有人工开钻的痕迹,穿孔后骨头还在生长。专家推测,他...
汉文化忠实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一一著名书法家孟昭俊先生
相关描述:汉文化忠实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一一著名书法家孟昭俊先生王建钢中国著名书法家孟昭俊先生的作品  国内著名书法家孟昭俊先生,以其卓越的成就及对汉文化坚定的传承被中国文艺家创作协会授予“中华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称号,其艺术作品及个人简介分别编入《中国当代楹联墨迹集》,《当代书法家大辞典》,《国际现代...
从汉字形态说到书法美学
相关描述:米芾 蜀素帖 局部​“人不仅在意识中以理智的方式,而且也以实际工作活动的方式,表现了他自己,从而在自己所创造的那个世界中观察他自己”。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这段话,深深地启迪我们在自己所创造的书法文字形态中观察其美的内在本质与外观形式。书法美的内在本质1.书法美的物化形态线...
殷墟发掘90年: 一代代考古人和汉学家为之痴迷
相关描述:考古学家与中学生对话,讲述殷墟发掘的背后故事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参观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的妇好墓​本报记者  李  雪  文/图90年前,1928年10月13日,史学家董作宾带人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挖下一铲浮土,正式揭开商代都城的一角,为长达90年的殷墟发掘拉开序幕。90年后,2018年10...
玉器之道——解密中国文明的源代码
相关描述:2018年8月,中华书局出版了张远山关于中国文化考古的重要著作《玉器之道——解密中国文明的源代码》。书中综合考古证据,结合2100张全球玉器文物彩图,326种文献证据。阐释了华夏玉器的上古起源和中古承袭,精确论证了每种玉器的天文历法对位和宗教神话内涵。书中还系统解释了华夏文化的众多案例,如...
郑泽生个展“郑泽生的行经”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
相关描述:2018年11月7日至11日,郑泽生个展“郑泽生的行经”将于上海世博展览馆展出,展览发布会于11月9日上午十一点举行。此次展览由杨卫担任策展人,“野空间”出品。艺术家郑泽生郑泽生,1972年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被媒体誉为“灵魂画师”,始终保持对艺术纯粹的热爱,以天地自然为师,热衷背包环球旅...
“逆锋”与“藏锋”
相关描述:简牍帛书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现有三:一为孔子壁藏书,二为汲冢书,三则为今之殷墟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竹木简牍作为书写材料文字载体,使得中国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
“碑”学审美观的来源
相关描述:​康有为 书法对联“金石学”之名由清代王鸣盛等人明确提出,但“金石学”的研究,则滥觞于北宋,“碑学”是“金石学”的分支;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和赵明诚《金石录》这两部著作堪称“金石学”的奠基之作。宋代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也是有关“金石学”的重要著作,文中虽以“帖”称钟鼎彝器铭文,...
追溯考古学与殷墟的渊源——对话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唐际根
相关描述:记者:近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了哪些有重大意义的成果?唐际根: 近些年,中国考古学在史前和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近年来,史前时期的重要发现相当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后的一系列古城址,如良渚古城(距今5300至4300年)、石卯古城(距今4300至3800年)、陶...
朱彦民:甲骨文与书法艺术【天涯艺术1123期】
相关描述:一、甲骨文简介甲骨占卜是自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的一种占卜形式。但直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占卜甲骨上面才开始刻写记录这些占卜的文字,这就是甲骨文。商代之时,人们极度迷信,崇尚鬼神,凡事都以鬼神的意志来办事。《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而人和鬼神之间的交通手段就是通...
张小筑:洹水汤汤 叩问殷墟—“殷墟科学发掘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在河南安阳开幕
相关描述:10月13日上午,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安阳师范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协办的“殷墟科学发掘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开幕式在河南安阳举行。九十年前的今天,1928年10月13...
崔志坚:追溯考古学与殷墟的渊源——对话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唐际根
相关描述:记者:近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了哪些有重大意义的成果?  唐际根:近些年,中国考古学在史前和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近年来,史前时期的重要发现相当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后的一系列古城址,如良渚古城(距今5300至4300年)、石卯古城(距今4300至3800年...
西中文:毛笔是中国柔性文化的象征
相关描述:  关于文化的研究和争论,许多年来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除了人们曾经提出过的文化分类方法之外,笔者觉得,“刚柔”也不失为一个文化分类的角度。  如果把文化分为“刚性文化”和“柔性文化”两种类型,中国传统文化无疑属于柔性文化。就两种...
毛笔是中国柔性文化的象征
相关描述:挥毫落纸生云烟(毛笔)​关于文化的研究和争论,许多年来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除了人们曾经提出过的文化分类方法之外,笔者觉得,“刚柔”也不失为一个文化分类的角度。如果把文化分为“刚性文化”和“柔性文化”两种类型,中国传统文化无疑属于...
《玛雅名城的“中国龙”》讲座纪实
相关描述: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第二场公共讲演活动特别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李新伟研究员在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主讲《玛雅名城的“中国龙”》,讲座由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张清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李新伟研究员首先向大家...
张小筑:阅不尽,是殷墟——“殷墟科学发掘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侧记
相关描述:自1928年10月13日挖下殷墟第一铲后,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岁月的动荡沉浮还是炮火中的漫长跋涉、抑或是海峡相隔殷墟在梦里,考古学者探索殷墟的脚步却始终未曾停歇过。九十年过去了,于2018年10月13开幕,为期2天的九十周年纪念大会如同一次对殷墟考古的检阅,大会上50余位学者做了主旨报告...
蔡树农:刘江、章培筠 书画篆刻(捐赠)展观后
相关描述:  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老师今年93岁了,除了耳背记忆力下降之外,精神各方面都挺好,有人评论他是“用刀在石头上签下名字”的人。“请批评”、“请指导”和“向你学习”是他挂在嘴上一辈子的话。  看到领导与师长,他脸上笑呵呵,看到朋友与晚辈,脸上依然笑容可掬。个子不高,带浓重四川口音的刘老师有着...
何以证明夏朝的存在——中国考古学的哥德巴赫猜想
相关描述:夏商周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三个王朝。其中,夏王朝的建立被看作是华夏民族告别史前孩提时代的成丁礼,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这一民族的久远记忆,却因时光的流逝而变得黯淡模糊,人们甚至怀疑这一段辉煌是否曾经有过,夏王朝与夏文化成为国人心中一个拂不去的梦,也称为中国历史学家的哥德巴赫...
我对书法艺术的认识
相关描述:  中国的书法艺术从甲骨文开始,至后金文、大篆、小篆、隶书、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中国的文字是书法的载体,由于结构和笔画无穷的变化,引起观者的多种联想,这种联想就是意境,从此,中国文字的书写便成为艺术形式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各朝各代的讲究不尽相同,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
遗迹中看殷商时期的“开颅手术”
相关描述:    图为大司空M213出土骨管和骨针   在世界医学史上,外科早于内科,开颅术无疑是最复杂的外科手术,且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考古资料表明,殷商时期也有复杂开颅手术的成功案例。   安阳殷墟的后冈9号大墓,出土一具成年男性骨骼,头骨前囟点处有一穿孔。内创缘直径约8毫米,外创缘直...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