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70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考古队探索金寨水下古镇 规模大范围广令人惊叹
相关描述:   10月1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成立的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工作队正式进驻金寨,对淹没在响洪甸水库的刘铭传故居刘新圩、商业古镇麻埠镇、流波镇开展水下探测,为金寨的水下文物保护规划提供素材和依据。   记者从该县政府获悉,根据考古计...
河南大学公共考古中心及微信公众平台“考古河山”——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公共考古活动展示
相关描述:  为了推动公共考古的实践和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考古活动和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全社会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整合校内外考古资源,于2015年12月筹备“河南大学公共考古中心”。2016年1月1日,河南大学公共考古中心微信公众平台 “考古河山”开始运营。中心主任为张立东,副主...
英德青塘镇意外发现13500年前人体骨架化石
相关描述:  广东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英德市青塘镇出土,这意味着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考古取得重大突破。9月26日,北京大学城市和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环境考古权威专家夏正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古人类学专家何嘉宁等专家学者赴考古现场,详细解读本次考古发现的意义...
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地再次进行考古发掘
相关描述:  羊甫头墓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街道办事处羊甫村。1998年至2001年,文物部门曾对墓地进行过正式的考古发掘,清理出大量滇文化及汉式墓葬,出土随葬器物7000余件,主要为各种类型的青铜器,特别是出土的精美漆木器,为云南滇文化墓地的首次发现,其发掘成果曾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
广东首次挖出距今一万多年前完整人体骨架化石
相关描述:  近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对英德市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课题发掘,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位于广东英德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发现了广东乃至岭南地区最早的古代墓葬,以及广东距今1万年以前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化石。   9月26日,北京大学的两位考古...
贵安考古论坛开幕 专家建议新城建设应考古先行
相关描述:  2016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系列活动之“文脉所系·人文贵安”考古论坛9月27日在贵安新区东盟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有专家在会上建议,新城建设之处应重视考古工作,注意保存祖先遗留文物。   “我认为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对于丰富地方文化底蕴具有重要作用,一个新城建设之初,...
广东英德青塘镇发现13500年前人体骨架化石
相关描述: 出土的13500年前人体骨架化石 巫幼波 摄   中新网清远9月27日电(李凌 黄振生)广东英德市政府27日通报,广东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在英德市青塘镇出土,这意味着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广东省考古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
青塘遗址发现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省考古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位于英德的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发现了广东乃至岭南最早的古代墓葬,并从中发掘出保存较为完整的人体骨架。这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为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考古...
青塘遗址发现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前古人类化石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省考古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位于英德的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发现了广东乃至岭南最早的古代墓葬,并从中发掘出保存较为完整的人体骨架。这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为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考古...
数字考古的理论与实践
相关描述:  我国的文物考古工作经历数十年的发展,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物和资料,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开展考古学研究和文物保护工作, 必须充分发挥现代测绘技术、遥感( Remote Sensing) 、地理信息系统( Geo- graphic Informa...
景观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相关描述:  景观(Landscape)是西方考古学研究中一个十分常见的概念,尽管不同研究者和不同的学术传统对景观的理解和解释千差万别,但考古学研究景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随着现象学和解释学等哲学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广泛渗透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大量新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景观考古学(L...
山西展示“十二五”考古成果
相关描述:  8月30日,由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做了大量的工作,田野考古项目接近百项,对襄汾丁村和陶寺、翼城大河口、忻州九原岗、晋阳古城、蒲州故城、绛州衙署等大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并...
关于举办“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三届国际音乐考古培训班”的通知
相关描述:  为了大力推进我国及东亚地区音乐考古事业的发展,提升音乐文物的收藏、研究与展示水平,2016年10月17日-27日在湖北省博物馆举办“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三届国际音乐考古培训班”。师资为中外著名的音乐学、考古学专家。培训对象为亚太地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博物馆、考古从业人员。培训班采用理论学习...
川陕考古研究院探寻南方丝绸之路走向
相关描述:  今年7月,一部凝聚十年心血的考古报告《越南义立冯原文化遗存发掘报告》正式出版。始于2006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在越南进行的田野考古发掘,可谓国内考古机构第一次在国外独立完成的田野考古,具有中国考古走出去的破冰意义。   20世纪80年代,一批关注东南亚考古...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考古发掘研究的进展及学术意义
相关描述:  201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石峁遗址东城门的位置进行了小规模试掘,翌年扩大发掘,整体揭露出东城门,从而确认了石峁是一座始建于新石器时代末的巨大古城。由于这一发现,石峁遗址在中国史前文明形成总进程中的重要性被第一次揭示出来。石峁也就立即成为学术界众目所望的热点。在此后几年时间里,围绕石...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考古新进展 内含文化可分三阶段
相关描述:  201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石峁遗址东城门的位置进行了小规模试掘,翌年扩大发掘,整体揭露出东城门,从而确认了石峁是一座始建于新石器时代末的巨大古城。由于这一发现,石峁遗址在中国史前文明形成总进程中的重要性被第一次揭示出来。石峁也就立即成为学术界众目所望的热点。在此后几年时间里,围绕石...
发掘考古的新文化层:思路在哪,钱在哪,人在哪
相关描述:  做展览、搞文创、建虚拟体验馆、出动漫、编卡通,看到这些,你会想到是一家考古所做得吗?近年来,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做好发掘、研究等本职工作外,不断创新,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尝试。   《神树的传说》是我国首部考古数字动漫。它取材于三星堆出土文物,结合《山海经》、《淮南子》等历史文献以及...
科潘遗址的“中国声音”:探寻失落的玛雅文明
相关描述:  科潘遗址考古 探寻失落的玛雅文明   宏伟的金字塔神庙、精美的壁画、独特的象形文字、精确的天文历法及数学体系,古老的玛雅文明曾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文明发展最辉煌的时候,玛雅人突然抛弃自己的家园大批迁移,80%的玛雅人从此销声匿迹。洪水、旱灾、疾病、外族入侵还是其他?玛雅文...
探寻失落的玛雅文明
相关描述:  宏伟的金字塔神庙、精美的壁画、独特的象形文字、精确的天文历法及数学体系,古老的玛雅文明曾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文明发展最辉煌的时候,玛雅人突然抛弃自己的家园大批迁移,80%的玛雅人从此销声匿迹。洪水、旱灾、疾病、外族入侵还是其他?玛雅文明的突然衰落,为世人留下了千古谜团。 ...
贾利民:缘结考古,岂止半生——从《考古半生缘》说开去
相关描述:   《考古半生缘》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赵春青研究员编写的一本小书,说小书不光是因为开本小、字数少,也因为书中都是一些精干的短文。但书小未必价值低,在这个动不动几册十几层地出考古报告或者图录的年代,这种小书反而不多。倒不是说考古报告和图录不重要,资料当然重要,但考古人才是整个工作的核心...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