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191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钧窑
相关描述:     中心窑址在河南省禹县的八卦洞和钧台一带。这里生产规模大,工艺水平最高,生产的品种很丰富,曾为北宋宫廷烧造陈设用具,供宫廷办花石纲之用。   钧瓷属北方青瓷系统,在各地钧瓷窑址中,青瓷占绝犬多数,而斑斓绚丽的彩釉瓷,其基础釉也是青瓷的釉,只是青色较淡,釉层加厚,釉层中有明显...
北宋官窑
相关描述:     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大博物馆珍藏着一些北宋官窑青瓷,端庄宏伟,紫口铁骨,釉层凝厚,青釉比较淡,开大小相错的片纹。相传这些作品是北宋徽宗、钦宗即大观、政和年间,朝廷在开封设置的官窑,专门为宫廷烧制的皇室日用器皿和陈设艺术品。烧造的器物有碗、盘、洗、樽...
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学武:瓷器残片见证柴窑历史
相关描述:  作为“五大名窑”之首的柴窑,距今已有1060年历史,是中国唯一以皇帝姓氏命名的瓷窑。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坐落于西安市曲江新区开元广场,馆内陈列着馆长王学武先生为研究柴窑而收集的史料文献、历史拓片、瓷片标本和完整器物,文献展示的内容是从古至今关于柴窑的相关记载。该馆是以揭秘中国古陶瓷千年之...
存量稀少 完整的西夏剔刻花瓷器全世界不足百件
相关描述:   1月16日,从山西专程驾车到宁夏寻宝的张先生,找到宁夏收藏协会常务理事米向军求教,“找了不少地方,西夏瓷器别说完整的,就是普通瓷片也不好找……”这是众多藏友的心声,反映出西夏瓷珍稀的现状。   中华瓷器百花园中,西夏瓷一枝独秀   瓷器自古以来被誉为“国之瑰宝”,宋代就有“黄金...
【雅昌专稿】从方力钧个案研究看中国当代艺术的“人民性”
相关描述:艺术家 方力钧  2017年10月27日下午,“一个人的艺术史——方力钧”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协办,得到了合美术馆的鼎力支持。作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当代艺术家个案研究系列的重要项目,展览以18个章节的方式全面的...
现存完整的西夏剔刻花瓷器全世界不足百件
相关描述:   米向军收藏的茶叶末釉经瓶。大口平折沿,束颈折肩,腹修长下收,暗圈足,剔刻开光折枝菊纹衬以弧线纹,腹下连续剔刻花叶一周,纹饰主次分明,色彩对比强烈,艺术效果明显。   核心提示   1月16日,从山西专程驾车到宁夏寻宝的张先生,找到宁夏收藏协会常务理事米向军求教,“找了不少地方,...
现存完整的西夏剔刻花瓷器全世界不足百件
相关描述:   米向军收藏的茶叶末釉经瓶。大口平折沿,束颈折肩,腹修长下收,暗圈足,剔刻开光折枝菊纹衬以弧线纹,腹下连续剔刻花叶一周,纹饰主次分明,色彩对比强烈,艺术效果明显。   核心提示   1月16日,从山西专程驾车到宁夏寻宝的张先生,找到宁夏收藏协会常务理事米向军求教,“找了不少地方,...
一件曾被误判的黑釉盏
相关描述:  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黑釉瓷标本,为1973年江苏镇江丹阳东汉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墓出土的黑釉小罐。江浙地区的东晋南朝墓出土黑釉瓷器较多,而唐代北方诸多生产白瓷的窑口也多有兼烧黑釉瓷的习惯。北宋以后,黑釉瓷器大量烧造,目前已知的两宋窑址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发现了黑釉瓷,且无地域性特点,...
首届岳州窑国际文化艺术节祭窑开窑仪式举办
相关描述: 开窑仪式   2017年9月28日,首届岳州窑文化复兴学术研讨会在湘阴召开,来自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的国内外20多个组织学会、2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复兴岳州窑文化,光大青瓷艺术”主题,共同研讨、弘扬青瓷艺术。省博物馆党委书记、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李建毛,岳阳...
卢伟孙的青瓷:“夺得千峰翠色来”
相关描述: 莲悦 山水系列 春水染月   人物名片   卢伟孙,生于1962年,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浙江省青瓷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青瓷专业艺术委员会会长,被龙泉市政府授予青瓷艺术终身成就奖。从艺30多年来,其青瓷作品融传统与现代为...
唐瓷经典:三彩、青、白瓷
相关描述: 资讯发布:   ...
异国奇珍高丽青瓷龙纹罐
相关描述:   1960年,安徽省滁县文教局拨交给安徽省博物馆一件青釉龙纹大罐(见图)。此罐高23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9厘米,腹围86.7厘米,器型硕大饱满,釉色光洁幽雅,纹饰瑰丽大方。后经专业鉴定,此乃异国奇珍——宋元时期朝鲜的高丽国外销到我国的一件青瓷珍品。   “高丽青瓷”是指朝鲜高...
国际木火节:艺术的传承与碰撞
相关描述:  捏一块泥巴变成几只小鸟,搓几块泥巴变成一只花瓶,或抽象,或神似,普普通通的泥巴在不同肤色的艺术家手里翻转、成型,最后化腐朽为神奇,有了灵性、有了生命······9月5日,记者在国家级陶瓷小镇昆仑镇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大碾广场的老窑棚看到,来自韩国、美国、土耳其、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的...
【大国徽匠系列寻访】朱兆龙:惟精惟一匠心铸就寿州窑的春天
相关描述:  寿州窑是唐代七大瓷窑之一,陆羽《茶经》记载“(寿州)瓷黄色紫”,将寿州窑列为第五位。寿州窑以中原文化为主,兼含南北方文化,并具有地方特色。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则为寿州窑的遗址,而今现年57岁来自淮南的朱兆龙老师则为寿州窑制作的...
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实践队赴越窑遗址考察学习
相关描述:  8月26日至29日,研究生院“赴越窑窑址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越窑遗址开展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考察。   据了解,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口之一,主要位于浙江上虞、慈溪、余姚一带,是中国瓷器的策源地,越窑青瓷也被称为“母亲瓷”,烧制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陆羽在《茶经》中描述道:...
【雅昌快讯】陈扬龙醴陵釉下五彩瓷展览开幕 “薄施淡染”独特技艺传承
相关描述: 薄施淡染——陈扬龙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艺传承展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9月22日,“薄施淡染——陈扬龙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艺传承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了醴陵瓷代表艺术家陈扬龙自90年代至2013年的作品,以及他陈扬龙子女及工作室近年来的创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哥”式传说
相关描述:   中国陶瓷史上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便是哥窑。它没有考古的论证,也没有史料的记载,它的传承,正应了当今的流行语:哥只是一个传说。   相传南宋时有章生一哥、生二弟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
史料记载辽国掳掠各地窑工烧制瓷器
相关描述:  近日,辽宁省博物馆举办辽代瓷器特展,展出了200余件契丹人烧制使用的瓷器。通过这些工艺精湛、造型别具一格的瓷器,我们得以一窥契丹在中国北方大地上曾经创造的辉煌。   展品中,一件当年金毓黻(fǔ)发现并公布的辽代青釉黑花瓶,让人想起辽瓷神秘面纱被揭开的过程,引出金毓黻、李文信等一大批...
若把郎红喻为刚烈勇士,胭脂红就是热情似火的少女
相关描述: 资讯发布:   ...
山西长治千年技艺红绿彩瓷 传承发展重现光彩
相关描述:     红绿彩是在1200度高温烧造而成的白釉瓷上,用笔蘸取红、绿、黄等彩料勾画出纹饰,再入窑800度左右的低温烧成。由于多以红绿两色勾画纹饰,所以俗称为红绿彩。 王一平摄   中新网长治8月22日电 (刘小红王一平)在中国陶瓷史上,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八义镇创烧的红绿彩瓷,开创了...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