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790条信息
- 【雅昌快讯】佳士得香港2017年度春季拍卖国内系列巡回活动首站亮相成都
- 相关描述:
佳士得香港2017年度春季拍卖成都系列讲座现场
2017年4月24日下午2点至6点,佳士得香港2017年度春季拍卖国内系列巡回活动首站在成都举行。
据了解,佳士得香港2017年度春季拍卖将于5月26日至31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槌。本季佳士得首次将国内系列巡回活动之首站移师...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425/n926600.html
2017-04-25 13:55:16
- 斗彩鸡缸杯之后瓷器收藏界又将迎来重量级藏品
- 相关描述:
斗彩又称逗彩,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成化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雍正时期斗彩成就非凡,无论从造型设计,还是从纹饰布局到色彩的配合,以及填彩工艺等制瓷技术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阶段。
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
-
http://ca.artron.net/news_detail_
2017-04-17 11:30:03
- 陕西劳模夫妻揭开古窑面纱 潜心研究了12年
- 相关描述: 古丝绸之路从陕西长安城出发,满载瓷器和丝绸与西域国家互通有无。悠悠历史长河中先后有十三代王朝在陕西定都,由此可见陕西必定流传着御用瓷器。在陕西,耀州窑闻名全国,还有比耀州窑烧制技艺更精美成熟的窑口吗?答案是有的:柴窑。3月25日,记者走进了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了解丝路瓷器的故事。
...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401/n920710.html
2017-04-01 17:07:08
- 陕西劳模夫妻卖了饭店 潜心研究柴窑瓷器12年
- 相关描述: 古丝绸之路从陕西长安城出发,满载瓷器和丝绸与西域国家互通有无。悠悠历史长河中先后有十三代王朝在陕西定都,由此可见陕西必定流传着御用瓷器。在陕西,耀州窑闻名全国,还有比耀州窑烧制技艺更精美成熟的窑口吗?答案是有的:柴窑。3月25日,记者走进了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了解丝路瓷器的故事。
...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31/n920157.html
2017-03-31 08:39:06
- 香港蘇富比春拍 各式书画珍玩大比拼
- 相关描述:
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 估价待询
赵无极《月满千帆》估价:2500万至3500万港元
59.60克拉彩粉红钻 估价:4.68亿港元
尚·米榭·巴斯基亚《致水神》 估价:3500万至4300万港元
张大千《灊霍瑞霭》泼墨泼彩金笺 估价待...
-
http://news.artron.net/20170329/n919754.html
2017-03-29 16:01:54
- 陶瓷鉴定专家陈海波受聘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
- 相关描述: 3月18日下午,陶瓷鉴定专家、文化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陈海波先生受聘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仪式在设计艺术学院举行。副校长宁钢出席,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亚林、党总支书记阎飞及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仪式。
仪式上,宁钢对陈海波受聘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并向...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4/n918479.html
2017-03-24 17:40:17
- 瓷片收藏:残缺有时也是一种美
- 相关描述:
有人说,现在真正的古董越来越少了,其实是你缺少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古董越来越少的今天,完好瓷器也是少之又少,一片残片价值也可能不菲。
现在残片新的价值被挖掘出来了,将瓷器局部做成现代饰品,充满时尚感与古朴美感,成为了文艺范儿必备之装饰品。
因为古代瓷器的工艺非常讲究,...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1/n917621.html
2017-03-21 17:40:11
- 宋瓷回归 水到渠成
- 相关描述: 【编者按】自2012年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亮相香港苏富比,并拍出2.078亿港元的“天价”以来,数件宋窑精品屡屡斩获佳绩。而在今年3月中旬即将举办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中,包括宋瓷在内的中国古代瓷器也成为最大亮点之一,为诸家拍卖行和展销交易商所关注。
汉学家、国际宋史研究之开创者、法国...
-
http://news.artron.net/20170320/n917002.html
2017-03-20 15:31:32
- 笔墨精神,瓷上艺术 瓷板画:装饰收藏两相宜
- 相关描述: 瓷板画,又称瓷画,发端于瓷都景德镇,由景德镇烧瓷艺术演绎而来。相较于屡屡爆出的天价陶瓷来说,同属瓷器类的瓷板画价格则相对平稳,或正值入手良机。
【 瓷板画成独立品种 】
当时的瓷画艺人把纸绢上的传统国画移植到瓷器上,瓷板画受到了市场青睐,成为重要的商品瓷。在清光绪之前用作绘...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10/n914643.html
2017-03-10 17:49:08
- 笔墨精神,瓷上艺术!瓷板画:装饰收藏两相宜
- 相关描述: 瓷板画,又称瓷画,发端于瓷都景德镇,由景德镇烧瓷艺术演绎而来。相较于屡屡爆出的天价陶瓷来说,同属瓷器类的瓷板画价格则相对平稳,或正值入手良机。
【 瓷板画成独立品种 】
当时的瓷画艺人把纸绢上的传统国画移植到瓷器上,瓷板画受到了市场青睐,成为重要的商品瓷。在清光绪之前用作绘...
-
http://news.artron.net/20170309/n914245.html
2017-03-09 16:11:05
- 官方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 利好消息或带动收藏热?
- 相关描述: 日前,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其中,“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提升社会文物管理服务水平”一项内容颇受关注。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3日也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谈及此事。在这项利好消息的影响下,民间...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6/n913142.html
2017-03-06 09:27:45
- 古瓷残片的收藏误区
- 相关描述: 在古玩市场上,常见有许多古瓷残片堆放在一起,无人问津。看着它们被冷落的样子,笔者心里真不是滋味!收藏界有句老话叫做“古瓷毛边不值钱”。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和误导:古瓷残片不仅不是废物,而且还大有收藏价值!
古瓷收藏是一个大门类,很多人趋之若鹜。在古瓷收藏界早年间流行一句话:“古瓷毛边...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8/n911663.html
2017-02-28 11:10:09
- 瓷器收藏风向逆转 百年民国瓷成“黑马”
- 相关描述: 近两年,在“清三代”瓷器相继拍出天价后,市场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很多收藏爱好者将目光落在了时代相去不远的民国瓷器上,瞬间颠覆了“越老价值越大”的市场说法。
这种转变显示,藏友更理性,不再钟情“五大名窑”,追逐元明青花,退而求其次,将收藏行为锁定距今只有百年的文化领域中,避其热点,...
-
http://news.artron.net/20170227/n911250.html
2017-02-27 10:13:11
- 古瓷残片是否有收藏价值?
- 相关描述:
在古玩市场上,常见有许多古瓷残片堆放在一起,无人问津。看着它们被冷落的样子,笔者心里真不是滋味!收藏界有句老话叫做“古瓷毛边不值钱”。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和误导:古瓷残片不仅不是废物,而且还大有收藏价值!
古瓷收藏是一个大门类,很多人趋之若鹜。在古瓷收藏界早年间流行一句话:“古瓷...
-
http://news.artron.net/20170227/n911232.html
2017-02-27 09:59:42
- 古瓷残片是否有收藏价值? 业内人士解读收藏误区
- 相关描述: 在古玩市场上,常见有许多古瓷残片堆放在一起,无人问津。看着它们被冷落的样子,笔者心里真不是滋味!收藏界有句老话叫做“古瓷毛边不值钱”。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和误导:古瓷残片不仅不是废物,而且还大有收藏价值!
古瓷收藏是一个大门类,很多人趋之若鹜。在古瓷收藏界早年间流行一句话:“古瓷毛边...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4/n910801.html
2017-02-24 15:09:48
- 沈怡萱:收藏南宋官窑有“三苦”
- 相关描述: 2017年2月23日上午十点半,“沈怡萱藏宋官窑瓷器展”在朵云沙龙隆重开幕,众多收藏同好齐聚一堂,现场热闹非凡。由于展览展出的南宋官窑在市场上实在过于稀缺,因而在不少人眼中,此次展览或许是近二十年在内地所举办的最特殊的个人瓷器收藏展之一。
小编截取了部分沈怡萱的致辞内容,分享给未...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4/n910724.html
2017-02-24 11:29:55
- 现代瓷器怎么成了赝品代名词?
- 相关描述: 现代瓷器,从何时成了赝品代名词?
瓷器收藏,是收藏行业影响比较大的一个门类,也是最为老百姓认可和关注的门类。早年间各种潘家园捡漏儿的故事,也多数是发生在瓷器之上。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陶瓷制品,甚至有些陶瓷制品会传承几代人。所以,当发现这样的老瓷器居然能让人一...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2/n910255.html
2017-02-22 20:36:02
- 伦敦最后一位中国陶瓷收藏大家 他的私人收藏笔记究竟记录了什么?
- 相关描述: 2016年离世的著名古董商坂本五郎曾说,如果有来生,他不会再干这一行了,而想成为一枚贝壳。可见收藏之路并非如人们所认为的充满金钱财富,而尽是旁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这种艰难,并非坂本一人之见,是行家们所公认的,且中西都无例外。我们也能从一本来自于琵金顿的收藏笔记中所见一斑。
对...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2/n910151.html
2017-02-22 15:01:45
- 现代瓷器 怎么成了赝品代名词?
- 相关描述:
清末的民窑瓷器
现代瓷器,从何时成了赝品代名词?
瓷器收藏,是收藏行业影响比较大的一个门类,也是最为老百姓认可和关注的门类。早年间各种潘家园捡漏儿的故事,也多数是发生在瓷器之上。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陶瓷制品,甚至有些陶瓷制品会传承几代人。所以,当发现这...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1/n909736.html
2017-02-21 10:07:54
- 伦敦最后一位中国陶瓷收藏大家 他的私人收藏笔记究竟记录了什么?
- 相关描述:
琵金顿的收藏笔记
笔记中记载,明成化青花瓜瓞绵绵宫盌于1967年以5000英镑购于伦敦苏富比
藏家罗杰·琵金顿(Roger Pilkington)
笔记中关于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的记载
2016年离世的著名古董商坂本五郎曾说,如果有来生,他不会再...
-
http://news.artron.net/20170219/n909135.html
2017-02-19 13: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