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42秒
所有结果23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美术留学生在中国
相关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硕博留学生在爨底下村合影   今年3、4月间,来自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的100余名硕、博留学生,背上画夹、步履不停,北上北京沿河城幽州村、爨底下村,南下杭州京杭大运河、西湖、龙坞茶村、富春江、仙居皤滩古镇、高迁古村、永安溪畔的仙居绿道考察写生。   通过实地...
萧海春馆员谈中国画山水精神
相关描述:  2017年5月14日上午,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与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第三年共同主办的“上图讲座·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大家讲坛”系列讲座开讲。本轮讲座由萧海春馆员打头阵,为大家解读中国山水画的精神,正如他为上图留言“让中国山水画艺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样,这是一次传播文明与经典的讲座。 ...
“丘园养素”成都画院馆藏山水作品展举办
相关描述:   人家在翠微(国画) 2008年  满维起   本报讯  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近年来依照不同立意,分批次策划举办了多场馆藏作品展览。日前,“丘园养素”成都画院馆藏山水作品展在成都画院美术馆开幕,共展出崔振宽、李明久、吕云所、孙君良、郭文涛、钱来忠、张幼矩、李...
中国画研究生的临摹、写生、创作教学(2010年10月修订)
相关描述:  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艺术门类,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承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西方艺术的影响,中国画在20世纪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画的教育方式也出现巨大变革,徐悲鸿、林风眠、潘大寿都提出过各自的主张,为中国画的教学做出过宝贵贡献。但如何传授中国画,如何在现代的教育体制中完善中国画...
尚涛 廖慧兰:取诸怀抱与兴之所至
相关描述: 乡村放映员 局部(雕塑) 廖慧兰 古韵(国画) 137×69厘米 2012年 尚涛   本报记者 梁腾   人物名片   尚涛,国画家、书法家。1938年生于北京,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广东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
《艺术沙龙》访问对话
相关描述:  1——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这是个老话题了,中国画坛现在的多元都基于对这个问题理解的差异。上大学时在书店里买过一本书,《狂歌当哭》,是著名人物画家李世南写石鲁先生的回忆录,当时一口气读完,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石鲁对他说过的一番话:“什么是传统?传...
中国画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相关描述:    1980年代,张伟平本科时期,画家孔仲起的写生教学。   对于中国画教育,我认为不管是传统的“师徒相承”,或是美术学院的规模教育,都要首先弄清中国画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在此之后,我们才能谈美术教育的改革问题。   相比西方大师如达·芬奇、伦勃朗的素描中对对象惟妙惟肖的刻画,...
郎绍君:非学校教育——关于中国画教育的一点反省
相关描述:  学校是20世纪中国画教育的主体,但历代杰出的国画家不是通过学校,而是通过非学校的途径培养的。“非学校教育”即师徒传授结合自学的教育形式,和学校教育相比,它有短处,也有长处。过去我们只讲它的不足,对它的优长很少关注。我以为,要理解中国画教育的特殊本质,改进学校的中国画教育,重新认识非学校...
非学校教育——关于中国画教育的一点反省
相关描述: 从未接受过美术学院教育的齐白石晚年作画场景   学校是20世纪中国画教育的主体,但历代杰出的国画家不是通过学校,而是通过非学校的途径培养的。“非学校教育”即师徒传授结合自学的教育形式,和学校教育相比,它有短处,也有长处。过去我们只讲它的不足,对它的优长很少关注。我以为,要理解中国画教...
中国画的核心价值观
相关描述: 1980年代,张伟平本科时期,画家孔仲起的写生教学。   对于中国画教育,我认为不管是传统的“师徒相承”,或是美术学院的规模教育,都要首先弄清中国画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在此之后,我们才能谈美术教育的改革问题。   相比西方大师如达·芬奇、伦勃朗的素描中对对象惟妙惟肖的刻画,中国画...
非学校教育——关于中国画教育的一点反省
相关描述: 从未接受过美术学院教育的齐白石晚年作画场景   学校是20世纪中国画教育的主体,但历代杰出的国画家不是通过学校,而是通过非学校的途径培养的。“非学校教育”即师徒传授结合自学的教育形式,和学校教育相比,它有短处,也有长处。过去我们只讲它的不足,对它的优长很少关注。我以为,要理解中国画教...
姚治华:中国画发展不能靠价格炒作
相关描述:  “艺”在“术”之前,艺术不等于是技术,“艺”是修养、内功,画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内在修为,术才是纯熟的技术,两者结合好才能画好画。   近段时间,尽管世界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艺术品投资中的中国画却如春梅独秀,价格在春拍中屡创新高,一直延续到6月2日晚的保利春拍,已故国画大师李可...
黄唯理做客阳江文化大讲堂,传授中国画创作技法
相关描述:   8月13日,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画院》编辑部主任黄唯理做客阳江文化大讲堂第七讲,为阳江的美术爱好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中国画欣赏、创作与写生专题讲座。   黄唯理首先展示传统中国画的经典作品,将观众们带入了中国画的美丽意境,通过逐一点评,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国画的细节、不同...
尹吉男:中国古画中的隐秘主题与“知识生成”方法
相关描述:  2016年9月18日,正值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召开的第3天,当日晚上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座无虚席。晚8:45,在继W.T.J米歇尔教授对西方图像的精彩讨论之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先生就中国艺术问题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古画中的隐秘主题与“知识生成”方法从几幅“雅集图”谈...
对中国画教学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相关描述: 课徒稿   如何感知中国画的核心价值,学习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审美特点,有必要再次回到学习中国画的原点,从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入手,作再次认知、思考与实践,或许对中国画教学会有些益处。邵仄炯从教学中的临摹、笔墨、程式这三个内容谈自己的认识。   20世纪初,西方美术思潮与教育体制传入中国...
关于当代中国画发展现状与创新的思考
相关描述:  中国画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古至今,中国画始终以一贯的文化精神、人格追求及思想情感的抒发为创作目的,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20世纪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画坛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更是五彩缤纷,呈现出多元化、综合性的态势。面对纷繁的审美...
“笔墨著斑斓 桃李遍轩辕”谈杨长喜中国画与教学
相关描述:  书画圈网闫春玉报道 中国画有一种力量,把传奇美景带到观者眼前的同时,亦可将万千哲思引入其心田。杨长喜先生,便是这样一位有着独特艺术气息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布局严谨,疏落有致,画风清奇,把宕逸、萧散、清远、雄浑之风统于笔端,真正体现出以天质胜,以灵腑胜的审美境界。这位犹如掌握了时空转移之法...
薛云祥:时代在发展 创新即传承
相关描述:  躁热的仲夏,愈发需要宁静的内心,2016年7月30日在烟台市美术博物馆举办了“意澹雅正——中央美术学院薛云祥、刘洪志水墨作品双个展”,以艺术家各自水墨语言中清新的笔触和静逸的画面,和着展厅外的海风,给观者带来一分安逸。 艺术家薛云祥   雅昌艺术网:2014年就在烟台美术博物馆...
画家汪友农的艺术
相关描述:  我和画家汪友农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算起来有30个年头了。记得是在1988年,汪友农来到《中国画》编辑部,带来安徽老画家黄叶村先生的遗作资料,开始为这位一生坎坷而不为人知的画家做推广介绍。从此,中国画界开始知道四川陈子庄、江西黄秋园之外还有一位安徽画家黄叶村,都是长期被埋没的大师...
潘天寿绘画作品解析展:走心觅知音
相关描述:  夏至时节的杭州暑气渐长,大汗淋漓行至西子湖南畔的一处别致小院,这里是潘天寿先生晚年的居所,经扩建已成潘天寿纪念馆。进入馆中,绿意盎然,先前的暑气燥气一并消除,“潘天寿绘画作品解析展”正在此展开。正如潘先生生前低调的为人,本次展览没有开幕式、发布会,也正如先生严谨扎实的治学,展览保持了潘...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