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132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沈爱其作品“生生者生”研讨会
相关描述:         研讨会主持:杨卫   邀请评论家:皮道坚、贾方舟、徐虹、王端延、高岭、王春辰、杭春晓、盛葳   时间:2013.7.2 下午15:00   地址: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悦廊”   笔墨流与颜色海   沈爱其   数千年来,笔墨已形式奔腾不息的历史洪流。每一...
【雅昌专访】刘宇:武汉美术馆努力成为“有温度的美术馆”
相关描述: 武汉美术馆副馆长 刘宇        受访者:武汉美术馆副馆长 刘宇        采访者:雅昌艺术网华南站 潘慧敏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请您首先介绍一下武汉美术馆成立的历史背景   刘宇:武汉美术馆最早成立于1985年,当拆除以后的十年间美术馆一直处于一种名存实亡的状态。在...
王春辰 对威尼斯的“总结”很具体
相关描述:   策展人王春辰(中)与艺术家讨论布展方案   以我对王春辰的观察,策划过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经历在他身上转化为一种“轻松”的释放,人们老说经历过大事儿人就会变得大气,这大气在王春辰身上的表现就是自在了好多。或者严肃点说称之为游刃有余吧!面对提问他的回答机智、风趣,作为当事人他开始用一...
威尼斯双年展:当代艺术:如何产业链化?
相关描述:  威尼斯双年展历经百年而不衰,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展会之一,被喻为“双年展之母”,亦被称为当代艺术界里的“奥林匹克”以及当代艺术的重要标杆。从威尼斯双年展上能充分反映目前当代艺术发展变化和观念演进。二十年前,中国人开始有机会介入这一艺术盛会:1993年度威尼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奥利瓦邀请了...
威尼斯双年展:当代艺术:如何表达?
相关描述:  威尼斯双年展历经百年而不衰,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展会之一,被喻为“双年展之母”,亦被称为当代艺术界里的“奥林匹克”以及当代艺术的重要标杆。从威尼斯双年展上能充分反映目前当代艺术发展变化和观念演进。二十年前,中国人开始有机会介入这一艺术盛会:1993年度威尼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奥利瓦邀请了...
威尼斯双年展:当代艺术的“无限意象” 
相关描述:  威尼斯双年展历经百年而不衰,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展会之一,被喻为“双年展之母”,亦被称为当代艺术界里的“奥林匹克”以及当代艺术的重要标杆。从威尼斯双年展上能充分反映目前当代艺术发展变化和观念演进。二十年前,中国人开始有机会介入这一艺术盛会:1993年度威尼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奥利瓦邀请了...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式登陆与退潮
相关描述:  对于如今的中国艺术界而言,威尼斯双年展虽然早已不是那个神秘的国际大型艺术展,但在众多中国艺术家、策展人和媒体人的眼里,它依然是掌控着国际艺术权威和最高学术标准的国际艺术展。从1993年奥利瓦邀请十三位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就开始努力寻求世界认同,直到2003年正式成立...
威尼斯双年展观察: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角色
相关描述:  2013年6月1日是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对公众开放的第一天,结束了三天VIP和媒体预展之后,一直阴雨绵绵的天气开始放晴,大量游客和参观者登陆威尼斯主岛,使得圣马可广场人满为患。“看我们脚下的桥,连接了左右两座岛,整个威尼斯就是这样一百多个小岛组成,并由无数座桥连接而成。”一位中国导游在...
威尼斯双年展观察:从艺术家到策展人的主角转换
相关描述:  2013年6月1日是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对公众开放的第一天,结束了三天VIP和媒体预展之后,一直阴雨绵绵的天气开始放晴,大量游客和参观者登陆威尼斯主岛,使得圣马可广场人满为患。“看我们脚下的桥,连接了左右两座岛,整个威尼斯就是这样一百多个小岛组成,并由无数座桥连接而成。”一位中国导游在...
争议是艺术的一个特征:舒勇威尼斯归来后聊创作
相关描述: 艺术家舒勇和《古歌砖》。图/受访者提供   在艺术家舒勇的身上,你常能看到普世的观念与价值。它可以是经典的,也可以是新鲜的。这种差异的存在,会让你觉得舒勇时而肤浅,时而深刻。   6月17日,刚刚从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归来的舒勇,在长沙简牍博物馆旁的小餐馆,聊起自己的艺术创作。他说...
想象力贫瘠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相关描述:  威尼斯双年展历来以着重先锋艺术著称于世。那么,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情况如何?国内主流媒体充斥着诸如“中国元素亮相威尼斯双年展”之类铺天盖地的报道,很明显,他们把一个展现先锋性当代艺术的双年展,误解成了展示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的博览会。   现在国家积极鼓励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
王春辰:什么是好的艺术
相关描述:  要想在今天回答这个问题可谓是难上加难。不是说我们不能给出答案,而是当我们给出一个回答的时候,另一个答复又迅速出现,肆虐地反对着前一个。   首先,“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已经被颠覆,迄今无法获得共同理解的“艺术”定义,那么在回答“什么是好的艺术”的时候就必然是歧义横生、百辩难清。   ...
程美信:想象力贫瘠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相关描述:   程美信   威尼斯双年展历来以着重先锋艺术著称于世。那么,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情况如何?国内主流媒体充斥着诸如“中国元素亮相威尼斯双年展”之类铺天盖地的报道,很明显,他们把一个展现先锋性当代艺术的双年展,误解成了展示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的博览会。   现在国家积极鼓励艺术...
四问威尼斯之四: 差距,中国当代艺术到底从威尼斯学到什么?
相关描述:   威尼斯双年展之加拿大馆 威尼斯双年展之英国馆   威尼斯双年展历经百年而不衰,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展会之一,被喻为“双年展之母”,亦被称为当代艺术界里的“奥林匹克”以及当代艺术的重要标杆。从威尼斯双年展上能充分反映目前当代艺术发展变化和观念演进。二十年前,中国人开始有机会介...
威尼斯:中国当代艺术的欲望地
相关描述: 张建华在中国馆前表演行为艺术   每届威尼斯中国馆都会面临着争议与批评,今年也不例外。更多的批评是对展览本身,但我在此首先要提出对威尼斯中国馆展览制度的批评。的确,做中国馆的策展人是不容易的,每两年才有一次申请机会,并且压力大,困难多,不但展览要学术,更关键的是还要能拉到赞助和找到能...
回到实质的经验讨论
相关描述:  引文:   我们将“讨论”的部分呈现出来是希望能提供一种更为客观的观看,“讨论”没有涉及展览本身,而是更多的倾向展览之外的个人观点,呈现更为本质的细节。此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主题为“变位”,其实主题本身就提供了“讨论”的大空间,王春辰提出“变位”,我认为这里面是在消解某种标准化的现...
威尼斯与中国馆的“变位”关联
相关描述:  引文:   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创始于1895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巴西圣保罗双年展(The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Sao Paulo)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
当代艺术家"哭孔子"引争议 网友斥丢人
相关描述: 当代艺术家"哭孔子"   随着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作为中国艺术圈所关心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依然是话题与争议并存。   为此,批评家程美信在其博客中特别撰文批评威尼斯中国馆策展人,文中指出:“王春辰在接受《金融时报》中文网采访时的言论,完全是故弄玄虚和指鹿为马。威尼斯双年展历...
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式的登陆与退潮
相关描述: 绿园城堡外的中国展览宣传广告   对于如今的中国艺术界而言,威尼斯双年展虽然早已不是那个神秘的国际大型艺术展,但在众多中国艺术家、策展人和媒体人的眼里,它依然是掌控着国际艺术权威和最高学术标准的国际艺术展。从1993年奥利瓦邀请十三位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就开始努力...
四问“威尼斯双年展”之三:江湖,威尼斯成为中国人的盛宴?
相关描述: 绿园城堡外的中国展览宣传广告   导言:对于如今的中国艺术界而言,威尼斯双年展虽然早已不是那个神秘的国际大型艺术展,但在众多中国艺术家、策展人和媒体人的眼里,它依然是掌控着国际艺术权威和最高学术标准的国际艺术展。从1993年奥利瓦邀请十三位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就开...

每日最新